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31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房屋本体,支撑杆的顶部设有防雨板,支撑杆上套设有导向板,翼杆的一端设有集水斗,空心球的底部设有滴管,滴管的下方设有储水箱;导向板的底部设有压杆,导向板的顶部固定设有PLC控制装置,房屋本体的侧壁设有鸣笛器,当雨水顺着防雨板向下滴落后,通过集水斗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随着集水斗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加,导向板向下压缩压簧,当压杆抵触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输入至PLC控制装置,鸣笛器立即被启动,以提醒用户将第一手动阀打开,汇集至空心球内的雨水则从滴管滴落至储水箱内进行储存,不仅有效的避免雨水因直接从屋顶滴落而打湿住户的衣物,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收利用。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的厂房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构件是由钢材组成的。包括钢柱子,钢梁,钢结构基础,钢屋架,钢屋盖。例如公告号为CN109944328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钢结构房屋,包括地基、框架和屋顶,所述地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框架包括定位柱和横梁,所述定位柱的下端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相邻两根所述定位柱之间设有两根所述横梁,两根所述横梁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横梁中的一根横梁为第一横梁,另一根横梁为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横梁距离地基的距离为3.2米,所述第二横梁距离所述第一横梁的距离为3米,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定位柱连接,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下侧设有第一天花板,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上侧设有木地板,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下侧设有第二天花板,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上侧设有防水板,所述框架的四周设有墙体,所述屋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框架的前侧的墙体包括外框和封闭板,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封闭板与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一端与所述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卡接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还设有门体和窗户;位于所述框架的左侧、右侧和后侧的墙体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所述外墙面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外侧,所述内墙面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内侧,所述外墙面包括龙骨架和干挂石材,所述龙骨架固定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龙骨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干挂石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干挂石材内侧的四角位置处设有卡钩,所述容纳腔的四角位置处设有卡扣,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扣卡接连接,该房屋的屋顶由于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容易从屋顶滴落而打湿住户的衣服,给住户的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轻型钢结构房屋的屋顶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倾斜固定设有防雨板,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设有压簧,所述压簧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设有翼杆,所述翼杆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底部均倾斜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集水斗的一端均固定于空心球上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腔连通,所述空心球的底部固定设有滴管,所述滴管的一侧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滴管的下方对应设有储水箱;所述集水斗位于所述防雨板的下
方,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压杆,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对应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导向板的顶部固定设有PLC控制装置,所述房屋本体的侧壁固定设有鸣笛器。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6]进一步地,所述翼杆的形状为弧形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水箱的侧壁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手动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鸣笛器均与所述PLC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球的球径为5cm

10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雨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雨水顺着所述防雨板向下滴落后,通过所述集水斗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随着所述集水斗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加,所述导向板向下压缩所述压簧,当所述压杆抵触所述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所述压力信号输入至所述PLC控制装置,所述鸣笛器立即被启动,以提醒用户将所述第一手动阀打开,汇集至所述空心球内的雨水则从所述滴管滴落至所述储水箱内进行储存,不仅有效的避免雨水因直接从屋檐滴落而打湿住户的衣物,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4]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房屋本体1,房屋本体1的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部倾斜固定设有防雨板3,支撑杆2上套设有导向板4,导向板4的底部对称固定设有压簧5,压簧5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支撑杆2上,导向板4的两端对称固定设有翼杆6,翼杆6远离导向板4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集水斗7,集水斗7的底部均倾斜设有引流管8,引流管8远离集水斗7的一端均固定于空心球9上且与空心球9的内腔连通,空心球9的底部固定设有滴管10,滴管10的一侧设有第一手动阀101,滴管10的下方对应设有储水箱11;集水斗7位于防雨板3的下方,导向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压杆41,房屋本体1的顶部对应设有压力传感器42,导向板4的顶部固定设有PLC控制装置12,房屋本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鸣笛器13,具体而言,当雨水顺着防雨板3向下滴落后,通过集水斗7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随着集水斗7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加,导向板4向下压缩压簧5,当压杆41抵触压力传感器42时,压力传感器42将压力信号输入至PLC控制装置12,鸣笛器13立即被启动,以提醒用户将第一手动阀101打开,汇集至空心球9内的雨水则从滴管10滴落至储水箱内进行储存,不仅有效的避免雨水因直接从屋顶滴落而打湿住户的衣物,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001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翼杆6的形状为弧形状。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储水箱11的顶部设有开口110,储水箱11的侧壁设有排水管111,排水管111上设有第二手动阀102,具体而言,当需要对雨水进行回收利
用时,只需拧动第二手动阀102即可将雨水排出。
[001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压力传感器42和鸣笛器13均与PLC控制装置12电性连接。
[001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心球9的球径为5cm

10cm。
[001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防雨板3的材质为不锈钢。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心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房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倾斜固定设有防雨板,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设有压簧,所述压簧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设有翼杆,所述翼杆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底部均倾斜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集水斗的一端均固定于空心球上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腔连通,所述空心球的底部固定设有滴管,所述滴管的一侧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滴管的下方对应设有储水箱;所述集水斗位于所述防雨板的下方,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压杆,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对应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导向板的顶部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锋孙现忠王喜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通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