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23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装置,包括外壳体、管道一、内壳体、保温套、恒温槽体、螺旋通道、盖子、恒温槽、固定螺钉和密封垫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启动循环泵将恒温腔中的恒温液体通过管道一和管道二分别输送到螺旋通道和螺旋形片体中对恒温槽体侧壁和底面同时进行恒温加热,从而确保了恒温加热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换热后的恒温液体则通过回流管回流到恒温腔中并通过恒温加热盘进行持续的恒温加热,从而确保了恒温槽长时间恒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恒温腔中央设置有过滤网,从而能够对循环流动的恒温液体进行过滤,也就避免了长时间工作造成管路的堵塞影响加热的效果。时间工作造成管路的堵塞影响加热的效果。时间工作造成管路的堵塞影响加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恒温装置有固定式液体恒温槽、便携式干井炉。固定式液体恒温槽是将一个腔体分隔为两个或三个空间,并且加热器安装在槽体内部;为保证容下加热器等自身零件以及考虑到需要放入被检测元件的尺寸较大,工作腔尺寸较大,直径200mm以上,插入深度500mm,可测量大多数温度元件,这样同时带来介质充填多,自重大,单人无法搬运的问题;使用车辆运输时,必须将介质取出,否则由于没有密封设计,运输时极易导致介质泼洒,污染其它设备。其测量精度高,但是其固定放置,不易移动,且升温慢。便携式干井炉测试腔体积10mm,插入深度180mm,便于携带,但是其只能测量小型温度元件,测量精度差,而现有的恒温装置长时间恒温效果比较差且不够均匀,另外携带也比较麻烦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恒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恒温装置长时间恒温效果比较差且不够均匀,另外携带也比较麻烦和不便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管道一(2)、内壳体(3)、保温套(4)、恒温槽体(5)、螺旋通道(6)、螺旋形片体(7)、管道二(8)、循环泵(9)、恒温腔(10)、恒温加热盘(11)、回流管(12)、加液孔(13)、观察口(14)、盖子(15)、恒温槽(16)、固定螺钉(17)和密封垫(18);所述外壳体(1)中央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壳体(3),所述外壳体(1)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一(2);所述内壳体(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套(4);所述恒温槽体(5)上侧边缘处通过数个固定螺钉(17)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上侧,所述恒温槽体(5)上侧内部设有恒温槽(16),所述恒温槽体(5)侧壁内部设有螺旋通道(6),所述恒温槽体(5)上侧边缘处底面与所述内壳体(3)顶面之间设有密封垫(18);所述螺旋通道(6)右上侧入口与管道一(2)上侧开口相连接,所述螺旋通道(6)左下侧出口与内壳体(3)内部左下侧相连通;所述螺旋形片体(7)底部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内部底面上,所述螺旋形片体(7)顶部固定连接在恒温槽体(5)底面上;所述管道二(8)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右下侧内部,所述管道二(8)左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栋张善凯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优测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