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211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缆,包括导体芯、包裹在导体芯上的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上的屏蔽层和包裹在屏蔽层上的外护套;第一应力管,包裹在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上;和第二应力管,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上,所述第一应力管为包含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应力管,所述第二应力管为包含线性材料的线性应力管,且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介电常数高于所述第一应力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非线性应力管和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线性应力管的组合能够更好地控制电缆的切割区域处的电场,使得电缆的切割区域处的电场分布更均匀,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缆终端产品的工频耐压裕度。型能够提高电缆终端产品的工频耐压裕度。型能够提高电缆终端产品的工频耐压裕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终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的电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用于高压的电力电缆一般包括导体芯、包裹在导体芯上的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上的屏蔽层和包裹在屏蔽层上的外护套。因此,在进行电力电缆的接续时,必须先去除电力电缆的一段外护套,以便外露出一段屏蔽层,然后再将外露出的屏蔽层的一部分去除,以便外露出一段绝缘层,最后再将外露出的绝缘层的一部分去除,以便外露出一段导体芯。
[0003]由于在切除屏蔽层之后,会在电力电缆的屏蔽层被切除的区域处产生电场集中,为了降低该区域处的表面电场,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电力电缆的屏蔽层被切除的区域上设置一个应力控制锥,用于降低此处的表面电场。但是,应力控制锥的体积较大,增大了电缆终端的体积,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而且电场控制效果不佳。
[000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在电力电缆的外露出的屏蔽层和绝缘层上缠绕应力控制带的方案,但是该应力控制方案的效果不佳,工频耐压裕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缆,包括导体芯、包裹在导体芯上的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上的屏蔽层和包裹在屏蔽层上的外护套;第一应力管,包裹在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上;和第二应力管,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上,所述第一应力管为包含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应力管,所述第二应力管为包含线性材料的线性应力管,且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介电常数高于所述第一应力管。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介电常数在1~8的范围以内;并且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介电常数在15~50的范围以内。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介电常数为1、2、3、4、5、6、7或8;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介电常数为15、20、25、30、45或50。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非线性系数在1~5mm/kV的范围以内。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非线性系数为1mm/kV、2mm/kV、3mm/kV、4mm/kV或5mm/kV。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体积电阻率在108Ω
·
cm~10
15
Ω
·
cm的范围以内;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体积电阻率在10
10
Ω
·
cm~10
13
Ω
·
cm的范围以内。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电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面上,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电缆的绝缘层的切割端面,使得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绝缘层和屏蔽层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中。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应力管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电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面上,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电缆的绝缘层的切割端面,使得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以及所述第一应力管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二应力管中。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第一绝缘管,所述第一绝缘管包裹在所述第二应力管上。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管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电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面上,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电缆的绝缘层的切割端面,使得所述第二应力管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一绝缘管中。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压接在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导体芯上。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第二绝缘管,所述第二绝缘管包裹在所述第一绝缘管上。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管的一端包裹在所述电缆的外护套上,另一端包裹在所述连接端子上,使得所述第一绝缘管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二绝缘管中。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绝缘伞裙管,所述绝缘伞裙管包裹在所述第二绝缘管上。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伞裙管包括管状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壁上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伞状裙部。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伞裙管的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管并包裹到所述第二绝缘管上,另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绝缘管并包裹到所述连接端子上。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管的所述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绝缘伞裙管。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的一端热缩在所述电缆的外护套上,另一端热缩在所述第二绝缘管和所述绝缘伞裙管上。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管具有热缩性能并以热缩的方式包裹在所述电缆的外露出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上;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具有热缩性能并以热缩的方式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上。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管具有热缩性能并以热缩的方式包裹在所述第二应力管上;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管具有热缩性能并以热缩的方式包裹在所述第一绝缘管上;和/或
[0026]所述绝缘伞裙管具有热缩性能并以热缩的方式包裹在所述第二绝缘管上。
[0027]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非线性应力管和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线性应力管的组合能够更好地控制电缆的切割区域处的电场,使得电缆的切割区域处的电场分布更均匀,而且本技术能够提高电缆终端产品的工频耐压裕度。
[0028]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9]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线缆终端的示意图,其中电缆终端的一半被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
[0031]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缆,包括导体芯、包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10),包括导体芯(11)、包裹在导体芯(11)上的绝缘层(12)、包裹在绝缘层(12)上的屏蔽层(13)和包裹在屏蔽层(13)上的外护套(14);第一应力管(31),包裹在所述电缆(10)的外露出的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上;和第二应力管(32),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31)上,所述第一应力管(31)为包含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应力管,所述第二应力管(32)为包含线性材料的线性应力管,且所述第二应力管(32)的介电常数高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介电常数在1~8的范围以内;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32)的介电常数在15~50的范围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介电常数为1、2、3、4、5、6、7或8;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32)的介电常数为15、20、25、30、45或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非线性系数在1~5mm/kV的范围以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非线性系数为1mm/kV、2mm/kV、3mm/kV、4mm/kV或5mm/k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体积电阻率在108Ω
·
cm~10
15
Ω
·
cm的范围以内;和/或所述第二应力管(32)的体积电阻率在10
10
Ω
·
cm~10
13
Ω
·
cm的范围以内。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管(3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电缆(10)的外护套(14)的切割端面上,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电缆(10)的绝缘层(12)的切割端面,使得所述电缆(10)的外露出的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一应力管(31)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管(32)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电缆(10)的外护套(14)的切割端面上,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电缆(10)的绝缘层(12)的切割端面,使得所述电缆(10)的外露出的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以及所述第一应力管(31)被完全包裹在所述第二应力管(32)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还包括第一绝缘管(4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鸿王艳丽苏崎戴晓星胡清杨桦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