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及防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及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们国家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及小轿车的普及,发生在护栏端头、出口三角区、胡同收费站前端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现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
‑
2017)规定高速公路路侧上游端头进行外展或者设置缓冲设施,以达到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目的。
[0003]缓冲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目前防撞端头、防撞垫能解决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护栏端部的大部分问题,但填挖交界处的护栏端头面临护栏不好生根、固定效果差、防护等级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及防护栏,用于解决填挖交界处护栏端头不好固定、防护等级较低的问题。
[0005]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护栏端部外展结构,所述护栏端部外展结构设置于防护栏的端部,且相对于防护栏主体部分向道路外侧延展;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端部外展结构设置于防护栏的端部,且相对于防护栏主体部分向道路外侧延展;所述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包括一排第一立柱、一排防阻块以及第一防护梁,所述第一防护梁通过所述一排防阻块安装于所述一排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防护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一排第一立柱的排列方向之间具有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梁相对于所述防护栏主体部分的防护梁向道路外侧延展,且延展倾斜率小于或等于1/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防护栏主体部分的立柱的排列方向平行,且所述一排第一立柱所在立面与所述防护栏主体部分的立柱所在立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栏端部外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排第一立柱所在立面与所述防护栏主体部分的立柱所在立面之间的间隔为12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虎,张宏松,申林林,卜倩淼,于海霞,张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