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02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包括有控制终端、PLC、混料储存容器和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其中:所述混料储存容器和原料储存容器各自配置有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所述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分别连接于PLC,所述PLC通过网线连接于控制终端;所述原料储存容器均具有排料口和连接于排料口的排料管,所述原料储存容器的自动卸料阀门对应排料口设置;所述原料储存容器通过排料管连通混料储存容器;以及,所述混料储存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其对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均单独设置有称重测量装置,方便了解各种物料配方重量,可自由灵活搭配不同物料并设定不同重量,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较高。智能化程度较高。智能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称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称重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混料称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很多物料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得到混合物料后再进行加工处理,在进行混合物料时需要使用到混料机,混料机因结构简单得到很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市面上也存在众多类型的混料机。
[0003]现有技术中,混料机不能自行称重,从而想要了解到加入物料的重量时需要每次记录所加物料的重量,而且传统的混料机内壁容易沾上物料,从而影响机体内部的洁净,影响下一次的混合。
[0004]还有,后来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可以带自动称重装置的混料装置,但是其是针对所有混合的料一起称重,单独所加入的物料也是需要单独称重后加入混合桶内并记录,否则只能获知混合后物料的重量。
[0005]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是对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均单独设置有称重测量装置,方便了解各种物料配方重量,可自由灵活搭配不同物料并设定不同重量,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较高,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混料机不能自行称重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包括有控制终端、PLC、混料储存容器和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其中:所述混料储存容器和原料储存容器各自配置有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所述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分别连接于PLC,所述PLC通过网线连接于控制终端;
[0009]所述原料储存容器均具有排料口和连接于排料口的排料管,所述原料储存容器的自动卸料阀门对应排料口设置;所述原料储存容器通过排料管连通混料储存容器;
[0010]以及,所述混料储存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称重测量装置可拆卸设置于原料储存容器、混料储存容器上。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原料储存容器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式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下往复运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原料储存容器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推料装置、振动装置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终端。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分别定义为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分别具有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和第三自动卸料阀门,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的顶部
和底部均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和第三自动卸料阀门对应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正极磁铁,所述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和第三自动卸料阀门电性连接于PLC。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有旋转支臂、旋转驱动机构、升降板、升降气缸、多个安装于升降板上的叶片组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支臂旋转,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旋转支臂上,所述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上下位移,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设置于连接件上的叶片;以及,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红外线距离感应装置。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称重测量装置包括有重力传感器和信息发送元件,所述重力传感器可拆卸式设置于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上,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信息发送元件电连接于PLC。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终端控制元件和终端电源,所述终端电源向终端控制元件供电。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终端具有触摸屏;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的重力传感器各自单独连接有称重仪表,所述称重仪表通过屏蔽电缆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接线盒,所述称重传感器接线盒连接于重力传感器;所述PLC通过RS485通讯线连接于称重仪表;
[0019]以及,所述PLC连接有空料报警单元和若干放料指示灯,所述放料指示灯各自分别与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第三自动卸料阀门连接。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料储存容器设置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连接于PLC。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混料称重设备的结构设计,所述称重测量装置实现对物料进行快速称量,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混料机不能自行称重的问题。同时,对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均单独设置有称重测量装置,方便了解各种物料配方重量,可自由灵活搭配不同物料并设定不同重量,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较高。
[0022]以及,通过推料装置和振动装置的配合,实现对混料机内壁进行清洁,有效避免了物料的粘连。
[00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终端、PLC、混料储存容器和多个原料储存容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称重仪表与称重传感器接线盒的接线原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放料指示灯、空料报警单元的接线原理图。
[0029]附图标识说明:
[0030]10、控制终端
ꢀꢀꢀꢀꢀꢀꢀꢀꢀꢀ
20、PLC
[0031]30、混料储存容器
ꢀꢀꢀꢀꢀꢀ
31、搅拌装置
[0032]40、原料储存容器
ꢀꢀꢀꢀꢀꢀ
41、排料管
[0033]42、第一储料斗
ꢀꢀꢀꢀꢀꢀꢀꢀ
43、第二储料斗
[0034]44、第三储料斗
ꢀꢀꢀꢀꢀꢀꢀꢀ
45、第一自动卸料阀门
[0035]46、第二自动卸料阀门
ꢀꢀ
47、第三自动卸料阀门
[0036]48、进料口
[0037]50、称重测量装置
ꢀꢀꢀꢀꢀꢀꢀ
51、信息发送元件
[0038]60、推料装置
ꢀꢀꢀꢀꢀꢀꢀꢀꢀꢀꢀ
61、旋转支臂
[0039]62、旋转驱动机构
ꢀꢀꢀꢀꢀꢀꢀ
63、升降板
[0040]64、升降气缸
ꢀꢀꢀꢀꢀꢀꢀꢀꢀꢀꢀ
65、叶片组件
[0041]651、连接件
ꢀꢀꢀꢀꢀꢀꢀꢀꢀꢀꢀꢀ
652、叶片
[0042]653、红外线距离感应装置
[0043]70、加热单元
ꢀꢀꢀꢀꢀꢀꢀꢀꢀꢀꢀ
80、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终端、PLC、混料储存容器和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其中:所述混料储存容器和原料储存容器各自配置有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所述称重测量装置、自动卸料阀门分别连接于PLC,所述PLC通过网线连接于控制终端;所述原料储存容器均具有排料口和连接于排料口的排料管,所述原料储存容器的自动卸料阀门对应排料口设置;所述原料储存容器通过排料管连通混料储存容器;以及,所述混料储存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测量装置可拆卸设置于原料储存容器、混料储存容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容器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式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下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容器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推料装置、振动装置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原料储存容器分别定义为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分别具有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和第三自动卸料阀门,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自动卸料阀门、第二自动卸料阀门和第三自动卸料阀门对应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和第三储料斗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正极磁铁,所述第一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田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