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61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模具。解决了现有电机转子模具生产工序多、需人工去除浇口、无法一模多用、合格率低的缺陷。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押出板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连接,其特征是:可动型芯通过顶杆与押出板连接,可动型芯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楔型油压嵌紧块卡入油压嵌紧导轨,可动型芯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与固定型芯连接,可动型芯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固定型芯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在固定浇道板一侧设有分流子,分流子上是浇口,浇道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油压缸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与固定型芯连接。主要用于生产电机转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电机转子的模具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压铸、去浇口、去毛刺,其过程大约需要80秒。电机转子的品种很多,一般每个型号的电机转子模都必须单独制作一副模具,参照图1,由于其模具靠可动入子24成型部的深度来嵌紧,固定入子25安装在可动入子上,这样容易产生芯片厚度不一,导致其合格品率一般只有75%,而且容易产生飞皮,每产生一次飞皮一般需化15分钟清除,据统计每8小时飞皮产生的次数要达5-6次,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模具的浇口去除需在压铸成型后靠人工去除,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模多用,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简化工序,提高电机转子的成品合格率,杜绝飞皮的产生,无须人工去除浇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押出板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连接,其特征是可动型芯通过顶杆与押出板连接,可动型芯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锲型油压嵌紧块卡入油压嵌紧导轨,可动型芯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与固定型芯连接,可动型芯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固定型芯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在固定浇道板一侧设有分流子,分流子上是浇口,浇道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油压缸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与固定型芯连接,油压缸内的油压活塞连接油压缸密封板,油压缸密封板上设有油压铜管,油压缸密封板下方是推板,推板下方是卸料板,卸料板连接卸料钉,卸料板外面套接有卸料套,卸料板、推板、卸料套构成卸料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只需一道工序就可制造出合格产品,所需时间为40秒;采用本技术只要更换固定型芯、固定入子驹、可动入子套、可动型芯就可达到一模多型号的生产需要,可大大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由于采用了动模油缸压紧,基本杜绝了飞皮的产生,成品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7%;而且由于将浇口设置分流子上位于固定浇道板一侧,使得浇口在毛胚压铸成型后可自动去除,无须花费大量人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机转子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压缸,2-油压活塞,3-油压缸密封板,4-卸料板,5-推板,6-卸料套,7-油压铜管,8-固定型芯隔料板,9-浇口,10-分流子,11-浇道,12-卸料钉,13-固定浇道板,14-固定型芯,15-固定入子驹,16-可动入子套,17-可动型芯,18-油压嵌紧块,19-顶杆,20-油压嵌紧导轨,21-模座,22-押出板,23-复位杆,24-可动入子,25-固定入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21,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22,押出板22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23,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19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22连接,可动型芯17通过顶杆19与押出板22连接,可动型芯17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20,锲型油压嵌紧块18卡入油压嵌紧导轨20,可动型芯17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15与固定型芯14连接,可动型芯17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16,固定型芯14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13,在固定浇道板13一侧设有分流子10,分流子10上是浇口9,浇道11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13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8,油压缸1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12与固定型芯连接,油压缸1内的油压活塞2连接油压缸密封板3,油压缸密封板3上设有油压铜管7,油压缸密封板3下方是推板5,推板5下方是卸料板4,卸料板4连接卸料钉12,卸料板4外面套接有卸料套6,卸料板4、推板5、卸料套6构成卸料机构。本技术采用三板成型,固定成型为活动,压铸成型步骤为首先进行合模,然后采用油缸压紧,进行注料后开模,开模时浇口成型板分离,固定主型和可动主型分离,然后进行顶料,首先是浇口顶料,接着铸件顶料,最后是取件,先取转子压铸气胚,然后取浇口。新老电机转子模具生产效率参数见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押出板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连接,其特征是可动型芯通过顶杆与押出板连接,可动型芯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锲型油压嵌紧块卡入油压嵌紧导轨,可动型芯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与固定型芯连接,可动型芯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固定型芯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在固定浇道板一侧设有分流子,分流子上是浇口,浇道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油压缸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与固定型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其特征是油压缸内的油压活塞连接油压缸密封板,油压缸密封板上设有油压铜管,油压缸密封板下方是推板,推板下方是卸料板,卸料板连接卸料钉,卸料板外面套接有卸料套,卸料板、推板、卸料套构成卸料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模具。解决了现有电机转子模具生产工序多、需人工去除浇口、无法一模多用、合格率低的缺陷。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押出板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连接,其特征是可动型芯通过顶杆与押出板连接,可动型芯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楔型油压嵌紧块卡入油压嵌紧导轨,可动型芯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与固定型芯连接,可动型芯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固定型芯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在固定浇道板一侧设有分流子,分流子上是浇口,浇道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油压缸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与固定型芯连接。主要用于生产电机转子。文档编号H02K15/02GK2733723SQ20042008184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林烈森 申请人:上海富可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电机转子模具,包括有模座,两个模座之间安装有长方形押出板,押出板的四个端部安装有复位杆,型芯机构有四套,通过顶杆分两排,每排两个与押出板连接,其特征是:可动型芯通过顶杆与押出板连接,可动型芯下方为油压嵌紧导轨,锲型油压嵌紧块卡入油压嵌紧导轨,可动型芯通过杆形固定入子驹与固定型芯连接,可动型芯外面套有可动入子套,固定型芯上方连接有固定浇道板,在固定浇道板一侧设有分流子,分流子上是浇口,浇道位于固定浇道板中心线位置,固定浇道板上表面有固定型芯隔料板,油压缸位于卸料机构上,卸料机构通过卸料钉与固定型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烈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可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