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58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包括双体船、固定在双体船上的饵料斗以及成型在饵料斗下端斗口的下料管,饵料斗中设有与下料管配合的定量出料机构,双体船的中间船体的中部位置成型有与水面连通的落料通道,中间船体在落料通道的前侧设有电源舱,电源舱中设有电源模块,双体船的底部设有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以及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一方面可利用肉食性鱼类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食,另一方面可利用肉食性鱼类对亮片式诱食假饵的追逐捕食特性对其进行诱食,与此同时,通过饵料斗将饵料定量投放在水中,可大大激发肉食性鱼类对饵料的采食兴趣和采食效率,从而完成对肉食性鱼类的适口训练。对肉食性鱼类的适口训练。对肉食性鱼类的适口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可激发肉食性鱼类进食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因它们的摄食量大,并具有相互残杀的习性,特别是在投饲不足的情况下,常会发生相互撕咬,最后导致体弱幼小者被身强力壮者所吞食,造成成活率低,直接影响养殖效益。为避免肉食性鱼类发生自相捕食,需要进行定期的诱食投喂,尤其需要在肉食性鱼类的幼鱼阶段进行饵料的适口训练,使得肉食性鱼类在整个生长周期都能接收饵料作为主食。目前,对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肉食性鱼类的适口训练通常是采用人工定点投食方式进行,该方式适用于水域面积不大的人工鱼塘鱼池,而对于承包的面积较大的自然水域,采用人工投喂费时费力,肉食性鱼类的采食效果一般,适口训练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激发肉食性鱼类进食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
[0004]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包括双体船、通过支架固定在双体船上的饵料斗,以及成型在饵料斗下端斗口的下料管,饵料斗中设有与下料管配合的定量出料机构,双体船的中间船体的中部位置成型有与水面连通的落料通道,中间船体在落料通道的前侧设有密封的电源舱,电源舱中设有电源模块,双体船的底部设有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以及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
[0006]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包括多个亮片式诱食假饵,亮片式诱食假饵通过鱼线与斜杆连接,斜杆的上端固定在双体船的底部,鱼线的长度为3~8cm,斜杆的长度为2~5cm,与双体船的底部呈30
°
~60
°
的夹角。
[0007]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饵料斗包括圆筒形的主筒和一体成型在主筒下端的锥形斗,下料管一体成型在锥形斗的下斗口上。
[0008]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定量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主筒的筒盖下表面中心位置处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下端位于下料管中,转轴在位于下料管的轴段上设有螺旋叶片。
[0009]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转轴在对应锥形斗的轴段上设有长短不一的搅拌杆。
[0010]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双体船的中间船体尾部设有推动桨,推动桨设在一钢丝网罩内,中间船体在落料通道的后侧设有电机舱,电机舱中设有与推动桨传动连接的电机。
[0011]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双体船的中间船体尾部设有稳流板。
[0012]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双体船的左右船体主体表面具有倾斜向外的反积水表面,反积水表面上设有水平的支撑部,支架的脚杆固定在对应的支撑部上。
[0013]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双体船的前端船头上铺设有太阳能面板,太阳能面板通过太阳能发电组件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0014]优选地,在上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中,主筒的筒盖上设有用于补充饵料的补料口,补料口设有密封盖。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通过在双体船的底部设置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以及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一方面可利用肉食性鱼类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食,另一方面可利用肉食性鱼类对亮片式诱食假饵的追逐捕食特性对其进行诱食,与此同时,通过饵料斗将饵料定量投放在水中,可大大激发肉食性鱼类对饵料的采食兴趣和采食效率,从而完成对肉食性鱼类的适口训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船头侧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定量出料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该装置包括双体船1、通过支架2固定在双体船1上的饵料斗3,以及成型在饵料斗3下端斗口的下料管31,饵料斗3中设有与下料管 31配合的定量出料机构4。其中,双体船1的中间船体的中部位置成型有与水面连通的落料通道11,下料管31的下端对应在落料通道11的正上方。中间船体在落料通道11的前侧设有密封的电源舱12,电源舱12中设有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模块进行对相应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另一方面,电源舱12也作为船体的平衡配重。为了激发肉食性鱼类的捕食欲望,以及将水中的肉食性鱼类吸引至船体的投料水域,该
双体船1的底部设有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6以及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5。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6可以激发肉食性鱼类对亮片式诱食假饵进行追逐捕食,激发肉食性鱼类的采食欲望。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5可利用肉食性鱼类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导,使得水中的肉食性鱼类被吸引至船体的投料水域,从而对饵料斗3 投放的饵料进行采食。
[002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6包括多个亮片式诱食假饵63,该亮片式诱食假饵63通过鱼线 62与斜杆61连接,其中,该斜杆61的上端固定在双体船1的底部。具体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鱼线62的长度设置为3~8cm,斜杆61的长度设置为2~5cm,该斜杆61与双体船1的底部设置为30
°
~60
°
的夹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斜杆61与双体船1的底部设置为30
°
的夹角。
[002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饵料斗3包括圆筒形的主筒32和一体成型在主筒32下端的锥形斗33,其中,该下料管31 一体成型在锥形斗33的下斗口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体船(1)、通过支架(2)固定在所述双体船(1)上的饵料斗(3),以及成型在所述饵料斗(3)下端斗口的下料管(31),所述饵料斗(3)中设有与所述下料管(31)配合的定量出料机构(4),所述双体船(1)的中间船体的中部位置成型有与水面连通的落料通道(11),中间船体在所述落料通道(11)的前侧设有密封的电源舱(12),所述电源舱(12)中设有电源模块,所述双体船(1)的底部设有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6)以及光谱范围为500~650毫微米的夜间照明灯带(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片式诱食假饵组件(6)包括多个亮片式诱食假饵(63),所述亮片式诱食假饵(63)通过鱼线(62)与斜杆(61)连接,所述斜杆(6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双体船(1)的底部,所述鱼线(62)的长度为3~8cm,所述斜杆(61)的长度为2~5cm,与所述双体船(1)的底部呈30
°
~60
°
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斗(3)包括圆筒形的主筒(32)和一体成型在所述主筒(32)下端的锥形斗(33),所述下料管(31)一体成型在所述锥形斗(33)的下斗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出料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主筒(32)的筒盖下表面中心位置处的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瑛孙育平黄文胡俊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