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5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模组,用以解决目前散热模组的散热效率不敷需求的问题。其包括:一个散热器,具有至少一个热管,该热管由一个蒸发段热连接一个第一导热座,该热管由至少一个冷凝段热连接至少一个第一鳍片组;及一个冷却器,具有一个槽体,该槽体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热座及一个第二鳍片组结合,该槽体内具有相连通的一个上腔室及一个下腔室,该第二导热座对位于该下腔室,该第二鳍片组对位于该上腔室,该槽体内填充有相变化液,该冷却器可拆装地结合该第一导热座。装地结合该第一导热座。装地结合该第一导热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散热模组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模组,尤其是一种可帮助电子设备维持适当工作温度的复合式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散热模组通常包括一个吸热座、多个热管及一个鳍片组,该多个热管贯穿该吸热座并形成U字形,该鳍片组再套入该多个热管。类似于该现有的散热模组的多个实施例已公开于中国台湾公告第M558388及M592213号等专利案当中。
[0003]上述现有的散热模组,通过该吸热座吸收电子设备运作时其热源所产生的热能,并将热能传导给该多个热管,使该多个热管中的工作液从液态蒸发成气态,而气态的工作液可在流向该多个热管的冷端的过程中,通过该鳍片组快速散热而降温冷凝回液态,液态的工作液可利用重力或该多个热管内的毛细结构回流至热端(该吸热座周遭)。然而,由于该现有的散热模组即使在运行解热的状态下,该吸热座处的温度也还高达五十多度(℃),当该电子设备超频运作而升温时,常会造成该多个热管干烧,以及散热效率不满足需求的情况。
[0004]有鉴于此,现有的散热模组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模组,供使用者可依散热需求选择将不同散热机制组件组装在一起使用,以提升散热效率。
[0006]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模组,可使热流循环可视化。
[0007]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模组,可提升构件之间的组装便利性或稳固性。
[0008]本技术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左”、“右”、“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技术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09]本技术全文所记载的元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技术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技术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复数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0010]本技术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形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本技术全文所述的“热连接”是指将两者连接后能够进行热传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选择连接方式;例如,相连接的两者可以直接接触,或是以导热垫片(Thermal pad)之类的导热材间接接触。
[0011]本技术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包括:一个散热器,具有至少一个热管,该热管由
一个蒸发段热连接一个第一导热座,该热管由至少一个冷凝段热连接至少一个第一鳍片组;及一个冷却器,具有一个槽体,该槽体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热座及一个第二鳍片组结合,该槽体内具有相连通的一个上腔室及一个下腔室,该第二导热座对位于该下腔室,该第二鳍片组对位于该上腔室,该槽体内填充有相变化液,该冷却器可拆装地结合该第一导热座。
[0012]由此,本技术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可供使用者在一般散热需求的使用情况下,仅以该散热器吸收热源的热能;而散热需求提高时,则可再叠加该冷却器以辅助该散热器散热,可避免该散热器的热管干烧,且可有效提升整体散热效率以满足更高的散热效率需求。
[0013]其中,该槽体为以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可透视的结构。如此,使用者可以从外部看见该相变化液的工作形态,例如可看见有气泡在液态相变化液中翻搅,使热流循环可视化,及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具有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功效。
[0014]其中,该相变化液可以为有色流体。具有提升热流循环可视化效果的功效。
[0015]其中,该槽体可以具有一个下开口连通该下腔室并可以由该第二导热座封闭,该槽体可以具有一个上开口连通该上腔室并可以由该第二鳍片组封闭。如此,该冷却器可以由简易的结构提供冷凝相变化液的效果,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0016]其中,该第二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外表面及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可以接触该槽体内的相变化液。如此,该第二导热座所吸收的热能可更有效率地传导给该相变化液,具有散热效率的功效。
[0017]其中,该第一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面及一个第二面,该第二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外表面及一个内表面,该第一导热座的第一面可用以热连接一个热源,该第二导热座的外表面可以热连接该第一导热座的第二面。如此,该第一导热座可供该第二导热座稳固组装,且该第一导热座可快速吸收热源的热能并传导给该第二导热座,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及散热效率等功效。
[0018]其中,该第一导热座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导热座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结合部,相对应的该第一结合部可以与该第二结合部相结合。如此,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
[0019]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可以位于该第一导热座的外侧,且不在该热管的延伸方向上。如此,可避免在组装该冷却器时造成干涉,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
[0020]其中,该第一结合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可以分别位于该第一导热座的相对两侧。如此,具有提升组装稳固性的功效。
[0021]其中,各第一结合部可以具有一个凸耳及贯穿该凸耳的至少一个锁孔;该第二结合部的数量可以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数量,各第二结合部可以具有位于该第二导热座外侧的一个延伸板,以及贯穿该延伸板的至少一个锁孔。如此,该散热器及该冷却器可由简易的结构快速组装结合或拆开,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
[0022]其中,该第一鳍片组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该热管可以具有一个蒸发段位于两个冷凝段之间,其中一个冷凝段可以热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鳍片组,另一个冷凝段可以热连接另一个第一鳍片组。如此,具有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同时呈现本技术与热源的相对位置关系;
[0024]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同时呈现本技术与热源的结合关系;
[0025]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剖图,同时呈现本技术与热源的结合关系;
[0026]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同时呈现本技术与热源的结合关系;
[0027]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同时呈现本技术与热源的结合关系。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散热器
[0030]11:第一导热座
[0031]111:第一面
[0032]112:第二面
[0033]12:固定部
[0034]13:热管
[0035]13a:蒸发段
[0036]13b:冷凝段
[0037]14:第一鳍片组
[0038]15:第一结合部
[0039]151:凸耳
[0040]152:锁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散热器,具有至少一个热管,该热管由一个蒸发段热连接一个第一导热座,该热管由至少一个冷凝段热连接至少一个第一鳍片组;及一个冷却器,具有一个槽体,该槽体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热座及一个第二鳍片组结合,该槽体内具有相连通的一个上腔室及一个下腔室,该第二导热座对位于该下腔室,该第二鳍片组对位于该上腔室,该槽体内填充有相变化液,该冷却器可拆装地结合该第一导热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槽体为以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可透视的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槽体具有一个下开口连通该下腔室并由该第二导热座封闭,该槽体具有一个上开口连通该上腔室并由该第二鳍片组封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外表面及一个内表面,该内表面接触该槽体内的相变化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面及一个第二面,该第二导热座具有相对的一个外表面及一个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记廷陈雅惠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