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17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排放孔,排放孔开设于处理箱的一外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处理箱的内部还设置有分离机构和刮泥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腔,两个圆形封板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灌注管和驱动杆,驱动杆的延伸端上设置有伺服电机,内分离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一。该用于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具备处理彻底、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由于污泥多是污水中沉淀的具有很强流动性的高含水量土壤,现有的处理装置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很难处理彻底,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堆积粘附而聚块凝结,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


[0001]本技术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涉及污泥处理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
[0003]污泥很容易滋养厌氧微生物,因此,对经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培养厌氧微生物来说十分方便,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滤除其中的杂质,由于污泥多是污水中沉淀的具有很强流动性的高含水量土壤,现有的处理装置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很难处理彻底,大直径杂物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堆积粘附而聚块凝结,覆盖在滤网上,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具备处理彻底、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由于污泥多是污水中沉淀的具有很强流动性的高含水量土壤,现有的处理装置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很难处理彻底,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堆积粘附而聚块凝结,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排放孔,所述排放孔开设于处理箱的一外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还设置有分离机构和刮泥机构;
[0007]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腔、外分离筒、内分离筒、圆形封板、过滤孔一、过滤孔二、灌注管、驱动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分离腔的内部设置有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所述外分离筒套设于内分离筒的外部,所述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形封板,两个所述圆形封板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灌注管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延伸端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分离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一,所述外分离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二;
[0008]所述刮泥机构包括:直板、凸块、刮板和螺丝一,两个所述直板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凸块的相对面之间活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凸块之间旋接有螺丝一。
[0009]优选的,所述分离腔开设于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处理箱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搭接槽,所述灌注管以及驱动杆分别穿过两个搭接槽并延伸于处理箱的外部。
[0010]将灌注管和驱动杆搭接在处理箱内的两个搭接槽上,伺服电机驱动驱动杆使得搭接槽承载灌注管和驱动杆,以便外分离筒进行转动。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圆形封板上靠近外分离筒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套设于内固定环的外部,所述内固定环的外侧壁与内分离筒的内侧壁相适配,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壁与外分离筒的外侧壁相适配。
[0012]内固定环与内分离筒之间通过螺栓进行拆分固定,外固定环与外分离筒之间通过螺栓拆分固定,方便对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进行清理。
[0013]优选的,所述灌注管与内分离筒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灌注管的延伸端上旋接有螺纹封管头。
[0014]螺纹封管头对灌注管进行封闭,防止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污泥流出崩溅的情况。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延伸端上靠近内部位置处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腔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
[0016]驱动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螺栓进行拆分固定。
[0017]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斜台底,所述斜台底的较低端指向排放孔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刮泥机构还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处理箱的内侧壁与两个搭接槽共面的面上,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滑杆和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处理箱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两个所述直板分别与滑杆和双向丝杆之间活动连接。
[0019]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腔、外分离筒、内分离筒、圆形封板、过滤孔一、过滤孔二、灌注管、驱动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分离腔的内部设置有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所述外分离筒套设于内分离筒的外部,所述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形封板,两个所述圆形封板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灌注管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延伸端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分离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一,所述外分离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二。
[0020]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刮泥机构,包括:直板、凸块、刮板和螺丝一,两个所述直板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凸块的相对面之间活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凸块之间旋接有螺丝一。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和刮泥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第一、本技术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通过将两个圆形封板和外分离筒以及内分离筒进行组装,将灌注管和驱动杆搭接在处理箱内的两个搭接槽上,将驱动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进行连接,从灌注管处向着内分离筒内灌注污泥原料,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杆带动外分离筒和内分离筒进行缓慢转动,使得内分离筒内的污泥原料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使得污泥不会停留凝结,并将污泥中的大直径杂物与污泥内含水量高的土壤进行分离,大直径杂物被内分离筒阻挡,含水量高的土壤通过内分离筒上的过滤孔一流出并滴落至外分离筒内,由于外分离筒也在跟随驱动杆转动,因此,滴落至外分离筒内的含水量高的土壤再次被外分离筒通过其上的过滤孔二进行二次过滤,使得污泥被处理的更加彻底,直至通过过滤孔二处流出滴落至斜台底上并经排放孔排出,其流程更加简洁、处理更加彻底,从而大大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率。
[0023]第二、本技术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通过将两个直板置于外分离筒的两侧,使得两个直板上的两个刮板与外分离筒的外侧壁相接触,从而尽快的将外分离筒表面的经处理后较为细致的污泥刮除方便其快速下落,起到更好的辅助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分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分离机构侧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侧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主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俯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处理箱;2、分离机构;201、分离腔;203、外分离筒;204、内分离筒;205、圆形封板;206、外固定环;207、内固定环;208、过滤孔一;209、过滤孔二;210、灌注管;211、螺纹封管头;212、驱动杆;213、连接腔;214、连接孔;215、伺服电机;216、斜台底;217、搭接槽;3、刮泥机构;301、滑槽;302、滑杆;303、双向丝杆;304、旋钮;305、直板;306、凸块;307、刮板;308、螺丝一;4、排放孔。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排放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4)开设于处理箱(1)的一外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还设置有分离机构(2)和刮泥机构(3);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分离腔(201)、外分离筒(203)、内分离筒(204)、圆形封板(205)、过滤孔一(208)、过滤孔二(209)、灌注管(210)、驱动杆(212)和伺服电机(215),所述分离腔(201)的内部设置有外分离筒(203)和内分离筒(204),所述外分离筒(203)套设于内分离筒(204)的外部,所述外分离筒(203)和内分离筒(204)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圆形封板(205),两个所述圆形封板(205)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灌注管(210)和驱动杆(212),所述驱动杆(212)的延伸端上设置有伺服电机(215),所述内分离筒(20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一(208),所述外分离筒(20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二(209);所述刮泥机构(3)包括:直板(305)、凸块(306)、刮板(307)和螺丝一(308),两个所述直板(305)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306),两个所述凸块(306)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凸块(306)的相对面之间活动连接有刮板(307),所述刮板(307)与凸块(306)之间旋接有螺丝一(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01)开设于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处理箱(1)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搭接槽(217),所述灌注管(210)以及驱动杆(212)分别穿过两个搭接槽(217)并延伸于处理箱(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形封板(205)上靠近外分离筒(203)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外固定环(206)和内固定环(207),所述外固定环(206)套设于内固定环(207)的外部,所述内固定环(207)的外侧壁与内分离筒(204)的内侧壁相适配,所述外固定环(206)的内侧壁与外分离筒(203)的外侧壁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210)与内分离筒(204)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灌注管(210)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迟骋韩雅红刘路明房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