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99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卫衣本体,针织面料包括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还包括多条连接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的连接纱,多条连接纱在所述针织面料上形成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条,相邻连接条之间形成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不相连的空气层横条,空气层横条内以浮线方式设有多根彩色纱线,彩色纱线在空气层横条的横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彩色纱线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之间,不易受到磨损,不易出现起球现象,通过连接纱将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的局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连接条,保证了针织面料的有型挺括。料的有型挺括。料的有型挺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


[0001]本技术涉及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追求不再只限于遮体、舒适、调节体温平衡等,对于外观的时尚性也越来越重视,在追求服装最基本的服用需求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服装的外观展示自己的个性、态度等。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卫衣用毛圈布或者空气层夹丝布,毛圈布较为柔软,成衣挺阔性较差,空气层夹丝布虽然具有挺括性,但是容易起毛起球,且两者表面都为平纹结构,视觉单调。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起球、挺括性相对较好、视觉新颖的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卫衣本体,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还包括多条连接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的连接纱,多条连接纱在所述针织面料上形成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条,多个连接条沿纵向排布,相邻连接条之间形成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不相连的空气层横条,空气层横条内以浮线方式设有多根彩色纱线,彩色纱线在空气层横条的横向延伸。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彩色纱线为150D/144F的段染涤纶纱。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尼龙单丝面层由30D的第一尼龙纱以纬平针交织而成,所述尼龙单丝底层由30D的第二尼龙纱以纬平针交织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尼龙纱和所述第二尼龙纱均为半消光透明纱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所述空气层横条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面层由12根尼龙纱交织而成,12根尼龙纱沿纵向窜套在一起。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所述空气层横条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底层由12根尼龙纱交织而成,12根尼龙纱沿纵向窜套在一起。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连接条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面层和所述尼龙单丝底层通过20根所述连接纱交织而成,多根所述连接纱沿纵向排布。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条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底层中还编织有20D的氨纶纱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纱为75D/72F的舞龙纱。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290g/m2。
[001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面层和底层均采用尼龙纱线进行编织,强度和耐
磨性优良,彩色纱线以浮线的方式设置在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之间,不易受到磨损,不易出现起球现象,通过连接纱将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的局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连接条,保证了针织面料的有型挺括,空气层横条中的彩色纱线形成彩色横条,使得针织面料的视觉更加新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针织面料的俯视结构简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向简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织针面料的编织原理图。
[0021]图中:
[0022]卫衣本体100
ꢀꢀꢀꢀꢀꢀꢀꢀꢀꢀꢀꢀꢀꢀꢀꢀꢀꢀ
连接条10
[0023]空气层横条20
ꢀꢀꢀꢀꢀꢀꢀꢀꢀꢀꢀꢀꢀꢀꢀꢀꢀ
第一尼龙纱31
[0024]第二尼龙纱32
ꢀꢀꢀꢀꢀꢀꢀꢀꢀꢀꢀꢀꢀꢀꢀꢀꢀ
连接纱33
[0025]彩色纱线34
ꢀꢀꢀꢀꢀꢀꢀꢀꢀꢀꢀꢀꢀꢀꢀꢀꢀꢀꢀ
氨纶35
[0026]尼龙单丝面层101
ꢀꢀꢀꢀꢀꢀꢀꢀꢀꢀꢀꢀꢀꢀ
尼龙单丝底层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8]参照图1至图4,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具体采用缝接)而成的卫衣本体100,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尼龙单丝面层101和尼龙单丝底层102,还包括多条连接尼龙单丝面层101和尼龙单丝底层102的连接纱33,多条连接纱33在所述针织面料上形成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条10,多个连接条10沿纵向排布,相邻连接条10之间形成尼龙单丝面层101与尼龙单丝底层102不相连的空气层横条20,空气层横条20内以浮线方式设有多根彩色纱线34,彩色纱线34在空气层横条20的横向延伸,彩色纱线34在纵向可以有弯曲。
[002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彩色纱线34为150D/144F的段染涤纶纱。
[003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尼龙单丝面层101由30D的第一尼龙纱31以纬平针交织而成,所述尼龙单丝底层102由30D的第二尼龙纱32以纬平针交织而成。
[003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尼龙纱31和所述第二尼龙纱32均为半消光透明纱线。
[003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所述空气层横条20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面层101由12根尼龙纱交织而成,12根尼龙纱沿纵向窜套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所述空气层横条20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底层102由12根尼龙纱交织而成,12根尼龙纱沿纵向窜套在一起,从而使得空气层横条20在纵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每个连接条10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面层101和所述尼龙单丝底层102通过20根所述连接纱33交织而成,多根所述连接纱33沿纵向排布,从而使得连接条10在纵向具有一定的宽度。
[003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条10对应的所述尼龙单丝底层102中还编
织有20D的氨纶35纱线。
[003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纱33为75D/72F的舞龙纱。
[003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290g/m2。
[0036]本技术采用双面圆机进行编织,第一尼龙纱31在下盘成圈,第二尼龙纱32在上盘成圈,形成无连接的透明的尼龙单丝面层101与尼龙单丝底层102,彩色纱线34不参与成圈,在尼龙单丝面层101与尼龙单丝底层102之间形成浮线,连接纱33在尼龙单丝面层101与尼龙单丝底层102之间交替成圈,形成致密的连接条10。氨纶35纱线在上盘成圈,增加针织面料的弹性。
[0037]本技术的D,业界称为丹尼尔数,其系指9000米纱线的重量(单位为克)。本技术中的F,是指一根纱线中微细纤维的根数。
[0038]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卫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还包括多条连接尼龙单丝面层和尼龙单丝底层的连接纱,多条连接纱在所述针织面料上形成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条,多个连接条沿纵向排布,相邻连接条之间形成尼龙单丝面层与尼龙单丝底层不相连的空气层横条,空气层横条内以浮线方式设有多根彩色纱线,彩色纱线在空气层横条的横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纱线为150D/144F的段染涤纶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单丝面层由30D的第一尼龙纱以纬平针交织而成,所述尼龙单丝底层由30D的第二尼龙纱以纬平针交织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彩色横条效应的针织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尼龙纱和所述第二尼龙纱均为半消光透明纱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程熙谢焓伍嫣魏莉马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