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步印刷正面电极及其主副栅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步印刷正面电极及其主副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丝印工序电极设计对电池的电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与组件的工艺有关。特别是现在的TOPcon以及HIT电池,其需要正面和背面同时印刷银栅线,但是其栅线形貌和导电情况也会严重影响电性能,只有合理的栅线设计才能将高效电池的性能发挥出来。光伏行业内印刷图形从两根主栅,一步一步发展到目前的12根主栅,栅线的宽度也是由最初的150微米线宽,发展到目前的30微米,甚至最近的无网结工艺可以将栅线设计到17
‑
19微米。栅线设计的方向就是栅线设计更加细,栅线根数更加密集。
[0003]从电池电学设计的角度上看,上述设计都是为了更加均匀的收集电流,一方面更加细的栅线可以有效降低单耗,降低单片银的耗量,也可以减少栅线的遮光面积,从而让更多的入射光进入电池正面,另一方面电池片的尺寸越来越大,一片电池上细栅线的长度也越来越长,栅线横向的导电电阻对电池片串联电阻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副栅连接结构,包括主栅(1)及与主栅(1)导电相连的副栅(2),且主栅(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焊点(3),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3)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有触角(4),所述副栅(2)的端部延伸至触角(4)内部并与触角(4)相连,所述副栅(2)的宽度窄于触角(4)的最小宽度2
‑
5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角(4)采用梯形结构,且其与焊点(3)相连的一端宽度大于远离焊点(3)的一端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副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角(4)长度为0.6
‑
1.5mm,最大宽度尺寸为60
‑
100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角(4)与焊点(3)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公庆,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