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86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传统施工电梯使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电梯包括正式电梯基础、标准节、下部载人梯笼、硬质防护层和上部货运梯笼,标准节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正式电梯基础上;标准节的顶部依次穿过下部载人梯笼、硬质防护层和上部货运梯笼向上延伸设置;正式电梯基础设在地下室,硬质防护层设在拆模层,以使下部载人梯笼能在地下室和拆模层之间运行;上部货运梯笼设在硬质防护层上方使其能在拆模层与作业层之间运行。本申请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给施工电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有效增加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也解决了外立面、装饰装饰与室外工程的穿插难题。的穿插难题。的穿插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电梯作为主要的建筑垂直运输工具,在二次结构、装饰装修等施工阶段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承担着将人员、物资、设备运送至楼层的工作。
[0003]传统的施工电梯具有以下缺点:(1)传统施工电梯常规设置在建筑物外侧,拆除前,外立面无法施工,施工电梯拆除后,外立面收口部位需借助吊篮等相关工具进行二次收口;不利于节约成本和工期;(2)传统的施工电梯基础设置在车库顶板或回填土上,需要回顶或存在基础下沉风险,安全隐患较大;(3)井道电梯单个轨道仅可设置1台梯笼,未对轨道进行有效利用;(4)常规施工电梯无法达到地下室及施工作业层,使得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施工电梯使得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包括正式电梯基础、标准节、下部载人梯笼、硬质防护层和上部货运梯笼,其中,所述标准节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正式电梯基础上;所述标准节的顶部依次穿过所述下部载人梯笼、所述硬质防护层和所述上部货运梯笼向上延伸设置;
[0007]所述正式电梯基础设置在地下室,所述硬质防护层设置在拆模层,以使所述下部载人梯笼能够在地下室和拆模层之间运行;所述上部货运梯笼设置在所述硬质防护层上方使其能够在拆模层与作业层之间运行。
[000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标准节的底部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下限位器,在所述硬质防护层的下方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上限位器。
[00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上限位器的下方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传动机构,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传动机构与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上下运行。
[00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上设有第一防坠器,所述标准节通过附墙与墙体结构固定连接。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部货运梯笼包括翻板门、电梯门和内部空间,所述翻板门和所述电梯门通过联动装置同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部空间的顶部为敞口状。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位于所述上部货运梯笼的下方且靠近所述硬质防护的位置设有上部货运梯笼下限位器,在标准节的上部且位于所述上部货运梯笼的上方位置设有上部货运梯笼上限位器,在所述上部货运梯笼上设有第二防坠器,在位于所述硬质防护
层上方的所述标准节上设有上部货运梯笼传动机构,所述上部货运梯笼传动机构与所述上部货运梯笼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部货运梯笼上下运行。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质防护层包括外框、斜角撑、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和花纹钢板,其中,所述基础主梁设置在所述硬质防护层的中部,在所述基础主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斜角撑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基础主梁的前后侧分别通过所述基础次梁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所述花纹钢板设置在所述硬质防护层的表面。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硬质防护层的下方设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一端通过固定钢板与井道内壁焊接,另一端穿过井道内壁延伸至所述硬质防护层的底部。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字钢延伸出井道内壁的长度不小于500mm。
[00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质防护层与所述工字钢之间通过防护连接件连接,所述防护连接件为螺栓或U型环。
[00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包括正式电梯基础、标准节、下部载人梯笼、硬质防护层和上部货运梯笼,其中,标准节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正式电梯基础上;标准节的顶部依次穿过下部载人梯笼、硬质防护层和上部货运梯笼向上延伸设置。正式电梯基础设置在地下室,硬质防护层设置在拆模层,以使下部载人梯笼能够在地下室和拆模层之间运行;上部货运梯笼设置在硬质防护层上方使其能够在拆模层与作业层之间运行。本申请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选择将井道梯安装在正式电梯井道内,减免了施工电梯基础。通过在单个轨道上下安装两个梯笼,上部梯笼为货运梯笼,下部梯笼为载人梯笼,两个梯笼之间通过硬质防护层进行隔离,增加了井道电梯轨道的利用率,可到达地下室和施工作业层,节省了基础施工的费用又可在地下室拆模后直接投入使用。本申请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给施工电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有效地增加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也解决了外立面、装饰装饰与室外工程的穿插难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中上部货运梯笼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中硬质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的A

A截面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中硬质防护层的固定方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中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正式电梯基础;2

下部载人梯笼下限位器;3

标准节;4

下部载人梯笼;5

第一防坠器;6

下部载人梯笼传动机构;7

下部载人梯笼上限位器;8

附墙;9

硬质防护层;10

上部货运梯笼下限位器;11

上部货运梯笼传动机构;12

上部货运梯笼;13

第二防坠
器;14

上部货运梯笼上限位器;15

翻板门;16

电梯门;17

内部空间;18

外框;19

斜角撑;20

基础主梁;21

基础次梁;22

花纹钢板;23

固定钢板;24

防护连接件;25

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式电梯基础(1)、标准节(3)、下部载人梯笼(4)、硬质防护层(9)和上部货运梯笼(12),其中,所述标准节(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正式电梯基础(1)上;所述标准节(3)的顶部依次穿过所述下部载人梯笼(4)、所述硬质防护层(9)和所述上部货运梯笼(12)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正式电梯基础(1)设置在地下室,所述硬质防护层(9)设置在拆模层,以使所述下部载人梯笼(4)能够在地下室和拆模层之间运行;所述上部货运梯笼(12)设置在所述硬质防护层(9)上方使其能够在拆模层与作业层之间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准节(3)的底部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下限位器(2),在所述硬质防护层(9)的下方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上限位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上限位器(7)的下方设有下部载人梯笼传动机构(6),所述下部载人梯笼传动机构(6)与所述下部载人梯笼(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4)上下运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载人梯笼(4)上设有第一防坠器(5),所述标准节(3)通过附墙(8)与墙体结构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货运梯笼(12)包括翻板门(15)、电梯门(16)和内部空间(17),所述翻板门(15)和所述电梯门(16)通过联动装置同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部空间(17)的顶部为敞口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双笼井道施工电梯,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广兴郑兴白宇闫亚团李守富王腾何伟锋张栋续育飞雷荣兴王超徐盼陈伯佳张勤雄郭坤李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