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过滤器及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深度脱氮除磷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过滤器及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水是城市河湖主要补给水源,其中的氮磷浓度普遍高于天然水体,易导致补给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加重,爆发水华的风险也随之提升,因此,有必要对补给河湖的再生水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以降低潜在的生态风险。
[0003]目前,普遍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例如,可以在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进水中投加除磷絮凝剂,采用乙酸钠作为碳源,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截留含磷絮体,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但由于使用液体碳源且同时截留过滤,导致深床反硝化滤池需要频繁反冲洗且深度脱氮效果不佳。若脱氮除磷分步进行,则会导致深度脱氮除磷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过滤器及处理系统,以简化深度脱氮除磷步骤,保证脱氮除磷操作方便可靠,可以适用于工厂(工程)化操作。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过滤器,包括:外筒、内筒、截流填料结构、生物填料结构、与所述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截流填料结构、生物填料结构、与所述内筒连通的第一进水管,以及与所述外筒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内筒设在所述外筒的内部;其中,所述截流填料结构位于所述内筒的内部,所述内筒具有溢流结构,所述外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所述第一端面为基准,所述第一进水管低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所述溢流结构高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表面;所述生物填料结构位于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之间的区域,以所述第一端面为基准,所述生物填料结构低于所述溢流结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水管低于所述生物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和/或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具有至少一层填料层,每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多孔填料层、沸石填料层、石英砂层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流填料结构具有多孔填料层、沸石填料层和石英砂层,所述石英砂层、所述沸石填料层和所述多孔填料层沿着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分布方向分布;当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具有多孔填料层和石英砂层,所述多孔填料层、所述石英砂层沿着所述第二端面至所述第一端面的分布方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流填料结构和/或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具有石英砂层,沿着所述第一端面到所述第二端面的分布方向,所述石英砂层所含有的石英砂粒径逐渐减小;当所述截流填料结构和/或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具有多孔填料层,所述多孔填料层含有的多孔填料为活性炭纤维和/或耐分解有机纤维,所述耐分解纤维为多孔海绵纤维或布料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生物填料结构具有多孔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结构还包括固体碳源层,所述固体碳源层位于所述多孔填料层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碳源层含有的有机碳源为颗粒状有机碳源,所述有机碳源的粒径为3mm~5mm;和/或,所述固体碳源层含有的有机碳源为可生物降解的聚酯类有机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还具有第一实心孔板和第二实心孔板,所述第一实心孔板位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实心孔板位于所述截流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所述生物填料结构还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锋,徐汉文,秦伟,文湘华,曹效鑫,庞洪涛,陈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