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64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天线组、直流电源、角规骨架、角规盒体、双向电机、主机底座以及三脚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角规技术领域,该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设计合理,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可完成多个指标的测量、记录,信息量比传统角规丰富,例如增加了各个样木的方位、距离等信息,现场出结果,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具有坡度自平校正功能,适应任何坡度的林地,环境适应性增强,测量过程不依赖自然光线,在郁闭度高的林分或阴天天气也能作业。在郁闭度高的林分或阴天天气也能作业。在郁闭度高的林分或阴天天气也能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


[0001]本技术涉及角规
,具体为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

技术介绍

[0002]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角规调查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古老而高效的调查方法。1947年,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创立的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的理论,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其基本原理一直保持,其角规工具被沿用至今。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角规工具形式和材料也有不少改进,先后出现了杆长可变角规、标尺宽度可变角规、坡度自平角规、圆形角规、棱镜角规、电子角规、数字化角规等,在便携性、方便性、适应性、功能性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0003]但是,现有的角规在郁闭度很高的林地内,光学类角规因光线不足而成像不清,直接影响人工目测机械摄像的效果,再如人工目测类的角规,需要在缺口和树木之间反复频繁变化焦点,引起视觉疲劳,影响目测效果和和判读效率。申请号CN201711031482的专利,提出了利用地面激光雷达模拟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的方法,即通过1台高精度激光雷达进行360
°
全景扫描记录点云数据,然后输送到服务器中进行大数据的分析,从中判读利用类似角规测定的结果,显然这台高精度激光雷达不是森林测量的专业设备,该方法在外业阶段需要很长的立体扫描时间和较大的设备能耗供应,还需要大量的内业计算机资源和分析时间,但是无法在现场立即得到测量结果,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可完成多个指标的测量、记录,信息量比传统角规丰富,例如增加了各个样木的方位、距离等信息,现场出结果,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天线组、直流电源、角规骨架、角规盒体、双向电机、主机底座以及三脚支架;
[0006]所述主机底座设置于所述三脚支架上,所述双向电机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上,且所述双向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角规骨架相连接,所述角规盒体套设于所述角规骨架上,所述天线组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的顶端,所述自动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上,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组、倾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以及控制面板均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上,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以及控制面板均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设置于所述角规盒体的内部,且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角规骨架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组由多个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组成。
[0008]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器USB接口、BDS卫星定位模
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显示板;
[0009]所述处理器、存储器USB接口、BDS卫星定位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显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角规盒体的侧壁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天线组包括:BDS卫星定位天线以及无线通信天线;
[0011]所述BDS卫星定位天线与所述BDS卫星定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角规骨架包括:中空管柱、轴承组以及多个支架;
[0013]所述中空管柱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的中央,所述轴承组设置于所述中空管柱的内侧壁面上,多个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中空管柱的外侧壁面上,所述中空管柱的底端设置有齿轮传动部件。
[0014]优选的,所述主机底座包括:立轴、托盘以及齿轮传动部件;
[0015]所述立轴穿设于所述中空管柱的内部,且所述立轴与所述轴承组相连接,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立轴的底端,所述齿轮传动部件套设于所述立轴上,且所述齿轮传动部件与所述双向电机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托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三脚支架相连接的固定螺杆。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可完成多个指标的测量、记录,信息量比传统角规丰富,例如增加了各个样木的方位、距离等信息,现场出结果,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人力,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
[0018]2、具有坡度自平校正功能,适应任何坡度的林地,环境适应性增强,测量过程不依赖自然光线,在郁闭度高的林分或阴天天气也能作业;
[0019]3、与用户的智能手机通信,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管理测树作业,提高整体作业的效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角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组固定角度测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倾角传感器以及方位传感器用于坡地测树示意图。
[0024]图中:1、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01、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L;102、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M;103、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R;2、倾角传感器;3、方位角传感器;4、自动控制单元;401、电路板;402、处理器;403、存储器USB接口;404、BDS卫星定位模块;405、无线通信模块;406、显示板;5、控制面板;601、BDS卫星定位天线;602、无线通信天;7、直流电源;8、角规骨架;801、中空管柱;802、轴承组;803、支架;9、角规盒体;10、双向电机;11、主机底座;1101、立轴;1102、托盘;1103、齿轮传动部件;12、三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自动控制单元4、控制面板5、天线组、直流电源7、角规骨架8、角规盒体9、双向电机10、主机底座11以及三脚支架12,连接关系如下:
[0027]主机底座11设置于三脚支架12上,双向电机10设置于主机底座11上,且双向电机10通过齿轮与角规骨架8相连接,角规盒体9套设于角规骨架8上,天线组设置于角规骨架8的顶端,自动控制单元4设置于角规骨架8上,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以及控制面板5均设置于角规骨架8上,且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以及控制面板5均与自动控制单元4电性连接,直流电源7设置于角规盒体9的内部,且直流电源7与角规骨架8相连接。
[0028]除三脚支架12以外的部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自动控制单元(4)、控制面板(5)、天线组、直流电源(7)、角规骨架(8)、角规盒体(9)、双向电机(10)、主机底座(11)以及三脚支架(12);所述主机底座(11)设置于所述三脚支架(12)上,所述双向电机(10)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11)上,且所述双向电机(10)通过齿轮与所述角规骨架(8)相连接,所述角规盒体(9)套设于所述角规骨架(8)上,所述天线组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8)的顶端,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8)上,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以及控制面板(5)均设置于所述角规骨架(8)上,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2)、方位角传感器(3)以及控制面板(5)均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源(7)设置于所述角规盒体(9)的内部,且所述直流电源(7)与所述角规骨架(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组(1)由多个激光雷达测距传感器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化新型测树角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包括:电路板(401)、处理器(402)、存储器USB接口(403)、BDS卫星定位模块(404)、无线通信模块(405)以及显示板(406);所述处理器(402)、存储器USB接口(403)、BDS卫星定位模块(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周永刚康凡王冬雅申继平王雨墨张海冲任彦涛高立恒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泽通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