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37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1
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由托盘主体、固定支撑柱Ⅰ、弹性支撑柱Ⅱ、角向定位柱Ⅱ、粗导向Ⅰ、粗导向块、弹性支撑柱Ⅰ、角向定位柱Ⅰ、粗导向柱Ⅱ、固定支撑柱Ⅲ、固定支撑柱Ⅱ、摩擦柱Ⅰ、摩擦柱Ⅱ、圆形减重窗口、梯形减重窗口和方向标识组成。托盘主体为圆盘形状,中心设置圆形减重窗口,环形均布梯形减重窗口,底面安装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二者等高,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用于接触前进的辊道,通过摩擦柱底面与辊道之间的摩擦给托盘提供前进的动力。托盘主体底面与摩擦柱Ⅰ底面的高度L比前进辊道与固定导轨之间的高度P高1毫米。托盘主体上表面设置方向标识,用于指示托盘安装和前进的方向。用于指示托盘安装和前进的方向。用于指示托盘安装和前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

技术介绍

[0002]转向节是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是转向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自动化制造技术的提高,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多,在转向节加工工序之间流转时,需要一种托盘,能够支撑和带动转向节在物流辊道上前进,实现工序下转。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将转向节毛坯放在托盘上,托盘置于物流辊道上,可以实现转向节工序间流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将转向节毛坯放在托盘上,托盘置于物流辊道上,可以实现转向节工序间流转,此托盘定位精准,运行平稳,轻便灵活。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由托盘主体、固定支撑柱Ⅰ、弹性支撑柱Ⅱ、角向定位柱Ⅱ、粗导向Ⅰ、粗导向块、弹性支撑柱Ⅰ、角向定位柱Ⅰ、粗导向柱Ⅱ、固定支撑柱Ⅲ、固定支撑柱Ⅱ、摩擦柱Ⅰ、摩擦柱Ⅱ、圆形减重窗口、梯形减重窗口和方向标识组成。托盘主体为圆盘形状,中心设置圆形减重窗口,环形均布梯形减重窗口,底面安装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二者等高,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用于接触前进的辊道,通过摩擦柱底面与辊道之间的摩擦给托盘提供前进的动力。托盘主体底面与摩擦柱Ⅰ底面的高度L比前进辊道与固定导轨之间的高度P高1毫米。托盘主体上表面设置方向标识,用于指示托盘安装和前进的方向。
[0005]托盘主体上设置三个固定支撑柱,分别为固定支撑柱Ⅰ、固定支撑柱Ⅱ、固定支撑柱Ⅲ,固定支撑柱Ⅰ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1,固定支撑柱Ⅱ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2,固定支撑柱Ⅲ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3。
[0006]托盘主体上设置两个角向定位柱,分别为角向定位柱Ⅰ、角向定位柱Ⅱ,角向定位柱Ⅰ对应转向节上的角向定位窝1,角向定位柱Ⅱ对应转向节上的角向定位窝2。
[0007]托盘主体上设置两个弹性支撑柱,分别为弹性支撑柱Ⅰ、弹性支撑柱Ⅱ,弹性支撑柱Ⅰ对应转向节上的辅助支撑点1,弹性支撑柱Ⅱ对应转向节上的辅助支撑点2。
[0008]托盘主体上设置两个粗导向柱和一个粗导向块,分别为粗导向柱Ⅰ、粗导向柱Ⅱ和粗导向块,它们从转向节外形上加以限制,防止左件和右件装错,起到预导向作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转向节毛坯放在托盘上,托盘置于物流辊道上,可以实现转向节工序间流转,此托盘定位精准,运行平稳,轻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转向节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的俯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放置转向节时的主视图。
[0014]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放置转向节时的俯视图。
[0015]图6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工作时的示意图。
[0016]图中,1

托盘主体,2

固定支撑柱Ⅰ,3

弹性支撑柱Ⅱ,4

角向定位柱Ⅱ,5

粗导向柱Ⅰ,6

粗导向块,7

弹性支撑柱Ⅰ,8

角向定位柱Ⅰ,9

粗导向柱Ⅱ,10

固定支撑柱Ⅲ,11

固定支撑柱Ⅱ,12

摩擦柱Ⅰ,13

摩擦柱Ⅱ,14

圆形减重窗口,15

梯形减重窗口,16

方向标识,17

转向节,A

固定支撑点1,B

固定支撑点2,C

固定支撑点3,X

辅助支撑点1,Y

辅助支撑点2,M

角向定位窝1,N

角向定位窝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和工作情况。
[0018]一种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由托盘主体1、固定支撑柱Ⅰ2、弹性支撑柱Ⅱ3、角向定位柱Ⅱ4、粗导向Ⅰ5、粗导向块6、弹性支撑柱Ⅰ7、角向定位柱Ⅰ8、粗导向柱Ⅱ9、固定支撑柱Ⅲ10、固定支撑柱Ⅱ11、摩擦柱Ⅰ12、摩擦柱Ⅱ13、圆形减重窗口14、梯形减重窗口15和方向标识16组成。托盘主体1为圆盘形状,中心设置圆形减重窗口14,环形均布梯形减重窗口15,底面安装摩擦柱Ⅰ12和摩擦柱Ⅱ13,二者等高,摩擦柱Ⅰ12和摩擦柱Ⅱ13用于接触前进的辊道,通过摩擦柱底面与辊道之间的摩擦给托盘提供前进的动力。托盘主体1底面与摩擦柱Ⅰ12底面的高度L比前进辊道与固定导轨之间的高度P高1毫米。托盘主体1上表面设置方向标识16,用于指示托盘安装和前进的方向。
[0019]托盘主体1上设置三个固定支撑柱,分别为固定支撑柱Ⅰ2、固定支撑柱Ⅱ11、固定支撑柱Ⅲ10,固定支撑柱Ⅰ2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1A,固定支撑柱Ⅱ11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2B,固定支撑柱Ⅲ10对应转向节上的固定支撑点3C。
[0020]托盘主体1上设置两个角向定位柱,分别为角向定位柱Ⅰ8、角向定位柱Ⅱ4,角向定位柱Ⅰ8对应转向节上的角向定位窝1M,角向定位柱Ⅱ4对应转向节上的角向定位窝2N。
[0021]托盘主体1上设置两个弹性支撑柱,分别为弹性支撑柱Ⅰ7、弹性支撑柱Ⅱ3,弹性支撑柱Ⅰ7对应转向节上的辅助支撑点1X,弹性支撑柱Ⅱ3对应转向节上的辅助支撑点2Y。
[0022]托盘主体1上设置两个粗导向柱和一个粗导向块,分别为粗导向柱Ⅰ5、粗导向柱Ⅱ9和粗导向块6,它们从转向节外形上加以限制,防止左件和右件装错,起到预导向作用。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转向节毛坯放在托盘上,托盘置于物流辊道上,可以实现转向节工序间流转,此托盘定位精准,运行平稳,轻便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固定支撑柱Ⅰ、弹性支撑柱Ⅱ、角向定位柱Ⅱ、粗导向Ⅰ、粗导向块、弹性支撑柱Ⅰ、角向定位柱Ⅰ、粗导向柱Ⅱ、固定支撑柱Ⅲ、固定支撑柱Ⅱ、摩擦柱Ⅰ、摩擦柱Ⅱ、圆形减重窗口、梯形减重窗口和方向标识,其特征在于:托盘主体为圆盘,中心设置圆形减重窗口,环形均布梯形减重窗口,底面安装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二者等高,摩擦柱Ⅰ和摩擦柱Ⅱ用于接触前进的辊道,通过摩擦柱底面与辊道之间的摩擦给托盘提供前进的动力;托盘主体底面与摩擦柱Ⅰ底面的高度L比前进辊道与固定导轨之间的高度P高1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节自动化加工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托盘主体上设置三个固定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莹朱利利郭建东刘坤阳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