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19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包括:脱硫脱硝装置、空预器、表面式换热器和调节组件。脱硫脱硝装置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接;空预器内设置有放热管和吸热管,放热管与脱硫脱硝装置连接;表面式换热器分别与放热管和脱硫脱硝装置连接,表面式换热器内部分隔成污泥腔和烟气腔并能够进行不接触换热,污泥腔的排气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接;调节组件能够调节脱硫脱硝装置出口管道内的烟气和与放热管连接的出口管道内的烟气体积比例,以调节进入烟气腔的混合烟气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减小对后端烟气治理系统产生的影响,又能提升污泥的掺烧效率。又能提升污泥的掺烧效率。又能提升污泥的掺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有堆肥处理、海洋倾倒、卫生填埋、农业利用、建材利用和焚烧等,其中焚烧是最快速有效彻底的处置方式,能将污泥的体积减小到最小,彻底分解有机物,杀死病原体。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根据是否需要干化处理分为直接掺烧和干化掺烧,污泥直接掺烧技术是将经过污水处理厂浓缩和机械脱水后含水率为65%~80%的污泥按一定比例与煤混合进行燃烧,但是燃煤锅炉的设计燃料是煤炭,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无法进行自持燃烧,会对电厂锅炉本身的燃烧工况产生影响,且燃烧的稳定性对含水率的变化适应很差,同时,高含水率会导致污泥体积庞大,运输、存储难度大。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污泥掺烧前可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污泥直接干化掺烧是利用锅炉烟道抽取的高温烟气或锅炉排烟直接加热污泥,干化后污泥在锅炉炉膛中燃烧。通过控制污泥的进料量或高温烟气量,污泥干化后含水率、粒径大小可控。
[0003]污泥干化掺烧技术是处理污泥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污泥直接掺烧前,先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再运输至锅炉炉膛中燃烧。污泥直接掺烧时,由于烟气直接与污泥接触,污泥中的水分及污染物(VOCs等)会被带入锅炉烟气系统,容易对后端烟气治理系统产生影响,难以保证出口烟气达标排放;并且如何调节掺烧时锅炉烟气的温度,使得污泥能够达到预定的脱水目标,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其解决了污泥干化时对锅炉烟气温度的调节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包括:
[0008]脱硫脱硝装置,所述脱硫脱硝装置能够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出口管道连接以对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0009]空预器,所述空预器内设置有能够相互换热的放热管和吸热管,所述放热管与所述脱硫脱硝装置的出口管道连接;
[0010]表面式换热器,所述表面式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空预器的放热管的出口和所述脱硫脱硝装置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导热板分隔成污泥腔和烟气腔,所述污泥腔内的污泥与所述烟气腔内的烟气进行不接触换热,经过换热的所述污泥能够进入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内,所述污泥腔的排气管依次经二次风管道、所述吸热管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入口连接;
[0011]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脱硫脱硝装置的出口管道内的烟气和与所述放热管连接的出口管道内的烟气的比例,以能够调节进入所述烟气腔内的混合烟气的温度。
[0012]优选地,所述放热管的出口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与混合烟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烟气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烟气腔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脱硫脱硝装置的出口管道上以调节高温烟气的排放量,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以调节低温烟气的排放量,所述高温烟气与所述低温烟气在所述混合烟气管道内混合后通入所述烟气腔。
[0014]优选地,所述高温烟气的温度为160℃~180℃,所述低温烟气的温度为70℃~90℃,所述高温烟气和所述低温烟气能够以(2.5~3.5):(7.5~6.5)的烟气体积比例混合,以使混合后的热源烟气的温度为100℃~120℃。
[0015]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还包括电除尘设备,所述电除尘设备与所述烟气腔的出口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连接以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
[0016]优选地,所述电除尘设备的入口处设置烟气引风机。
[0017]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还包括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二次风管道上,所述送风机与所述污泥腔的排气管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吸热管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还包括污泥存储仓和污泥传送带,所述污泥传送带贯穿于所述污泥腔的内部,所述污泥传送带的首端与所述污泥存储仓连接,所述污泥传送带的尾端与运煤系统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运煤系统包括落煤口、煤仓、给煤机和磨煤机,换热后的所述污泥依次经所述落煤口、所述煤仓、所述给煤机和所述磨煤机运输至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
[0020]优选地,所述表面式换热器的上层为所述污泥腔,所述表面式换热器的下层为所述烟气腔。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表面式换热器由导热板分隔为污泥腔和烟气腔,能够对污泥与混合烟气进行不接触换热,进而能够分开处理污泥换热后产生的污染废气以及混合烟气,其中,污染废气与冷二次风混合后,经送风机导入空预器的吸热管,加热为热二次风后导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降解,以减小对后端烟气治理系统产生的影响。同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导入烟气腔中冷热烟气的烟气量,进而调节混合烟气的温度,进而能够使得污泥达到预定的脱水状态,最终使得污泥能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自持燃烧。本技术既能减小对后端烟气治理系统产生的影响,又能调节烟气腔中混合烟气的温度以提升污泥的掺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A:空预器;A0:冷二次风;A1:热二次风;B:表面式换热器;B1:污泥腔;B2:烟气腔;
C:送风机;D:循环流化床锅炉;E0:脱硫脱硝装置的出口管道;E11:第一管道;E12:第二管道;E2:二次风管道;E3:排气管;E4:混合烟气管道;F:乏汽;G0:高温烟气;G1:低温烟气;G2:混合烟气;G3:剩余烟气;H:污泥传送带;M:落煤口;Q:煤仓;R:给煤机;S:磨煤机;V1:第一调节阀;V2:第二调节阀;W:污泥存储仓;ESP:电除尘设备;SCR:脱硫脱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包括:脱硫脱硝装置(SCR),所述脱硫脱硝装置(SCR)能够与循环流化床锅炉(D)的出口管道连接以对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D)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空预器(A),所述空预器(A)内设置有能够相互换热的放热管和吸热管,所述放热管与所述脱硫脱硝装置(SCR)的出口管道连接;表面式换热器(B),所述表面式换热器(B)分别与所述空预器(A)的放热管的出口和所述脱硫脱硝装置(SCR)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表面式换热器(B)内通过导热板分隔成污泥腔(B1)和烟气腔(B2),所述污泥腔(B1)内的污泥与所述烟气腔(B2)内的烟气进行不接触换热,经过换热的所述污泥能够进入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D)内,所述污泥腔的排气管(E3)依次经二次风管道(E2)、所述吸热管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D)的二次风入口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脱硫脱硝装置(SCR)的出口管道内的烟气和与所述放热管连接的出口管道内的烟气的比例,以能够调节进入所述烟气腔(B2)内的混合烟气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管的出口连接第一管道(E11)和第二管道(E12),所述第一管道(E11)的出口与混合烟气管道(E4)连接,所述混合烟气管道(E4)的出口与所述烟气腔(B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V1)和第二调节阀(V2),所述第一调节阀(V1)设置于所述脱硫脱硝装置(SCR)的出口管道上以调节高温烟气(G0)的排放量,所述第二调节阀(V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E11)上以调节低温烟气(G1)的排放量,所述高温烟气(G0)与所述低温烟气(G1)在所述混合烟气管道(E4)内混合后通入所述烟气腔(B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烟气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烟气(G0)的温度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超赵虎军段丽张晓峰张芬芳孙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