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壳体和内窥镜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09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间壳体和内窥镜手柄,中间壳体包括中间壳体本体,定位结构:所述中间壳体本体底面为平面;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上;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下壳体定位部,所述下壳体定位部供下壳体装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间壳体、内窥镜手柄和方法具有组装简单、高效且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技术效果。效且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技术效果。效且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壳体和内窥镜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间壳体和内窥镜手柄。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最早的内窥镜被应用于直肠检查,这种方法所能获得的诊断资料有限,病人不但很痛苦,而且由于器械很硬,造成穿孔的危险很大。正因为有这些缺点,内窥镜检查一直在继续应用与发展,并逐渐设计出很多不同用途与不同类型的器械。
[0003]现有的内窥镜用手持端,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714066A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手持端,将插入管、信号线、控制器等固定于外壳上,这种固定方式在组装时需要人工进行定位和组装,且组装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中间壳体和内窥镜手柄。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间壳体,用于装配内窥镜,包括中间壳体本体,定位结构:
[0006]所述中间壳体本体底面为平面;
[0007]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上;
[0008]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下壳体定位部,所述下壳体定位部供下壳体装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定位部贯穿所述中间壳体本体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电子组件定位部和吸引组件定位部,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与所述吸引组件定位部均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上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包括集成电路定位部,所述集成电路定位部供集成电路板装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吸引组件定位部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之间的距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插入组件定位部和滚动组件定位部,所述插入组件定位部供插入组件装入,所述插入组件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的一端;所述滚动组件定位部供滚动组件装入,所述滚动组件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的上侧;所述滚动组件定位部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吸引组件定位部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之间的距离。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的中间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与所述中间壳体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子组件、吸引组件、滚动组件、插入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可拆卸设置于电子组件定位部,所述吸引组件可拆卸设置于吸引组件定位部,所述滚动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滚动组件定位部,所述插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插入组件定位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将中间壳体本体的底面设置为平面,便于中间壳体在装配时的放置和定位,提高了承载体固定并承载中间壳体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后续装配的准确性;
[0018]2.本技术通过将定位结构设置于中间壳体本体上,使得待装配组件均可简单方便的安装至中间壳体本体表面,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便于对预装中间壳体进行质检;
[0019]3.本技术通过将电子组件定位部、吸引组件定位部、滚动组件定位部均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表面上侧,更加方便了待装配组件的定位和安装,使得机械手在安装时不需要翻转或移动中间壳体即可完成除上壳体、下壳体外待装配组件的安装,并且即使在安装上壳体、下壳体需要移动中间壳体时底部平面、上部定位结构的设置也更加便于传送,并且有效保证了已安装好的组件不会在移送过程中发生掉落等事件,确保了移送时装配组件的稳定性;
[0020]4.本技术的中间壳体结构简单,制备中间壳体的模具结构简单,模具易于制造,中间壳体也易于制造和实现;同时,后续的装配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装配,保证了装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了内窥镜手柄的装配效率,从而提高了内窥镜的生产效率,为内窥镜的实际生产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中截面A

A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内窥镜手柄的爆炸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的使用状态图;
[0027]图6是图5中截面B

B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第一阶段的装配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第二阶段的装配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第三阶段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中内窥镜手柄第一阶段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中内窥镜手柄第二阶段的装配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中内窥镜手柄装配完成的示意图。
[0034]其中,100、中间壳体,110、中间壳体本体,120、定位结构,121、下壳体定位部,1211、第一下壳体定位部,1212、第二下壳体定位部,1213、第三下壳体定位部,1214、第四下
壳体定位部,123、电子组件定位部,1231、第一电子组件定位部,1232、集成电路定位部,1233、第三电子组件定位部,1234、第四电子组件定位部,1235、第五电子组件定位部,1236、第六电子组件定位部,1237、第七电子组件定位部,124、吸引组件定位部,1241、第一吸引组件定位部,1242、第二吸引组件定位部,1243、第三吸引组件定位部,1244、第四吸引组件定位部,1245、第五吸引组件定位部,1246、第六吸引组件定位部,125、插入组件定位部,1251、第一插入组件定位部,1252、第二插入组件定位部,126、滚动组件定位部,1261、转轮件定位部,1262、钢丝件定位部,200、上壳体,300、下壳体,310、上壳体定位部,311、第一上壳体定位部,312、第二上壳体定位部,313、第三上壳体定位部,400、电子组件,410、集成电路板,500、吸引组件,600、滚动组件,700、插入组件,800、拍照按钮,900、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壳体(100),用于装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壳体本体(110),定位结构(120):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底面为平面;所述定位结构(120)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上;所述定位结构(120)包括下壳体定位部(121),所述下壳体定位部(121)贯穿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设置,所述下壳体定位部(121)供下壳体(300)装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120)还包括电子组件定位部(123)和吸引组件定位部(124),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123)与所述吸引组件定位部(124)均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上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间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123)包括集成电路定位部(1232),所述集成电路定位部(1232)供集成电路板(410)装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中间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定位部(123)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吸引组件定位部(124)与所述中间壳体本体(110)之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中间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