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及其电子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内窥镜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及其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镜头在观测不同远近的物体时,其像面存在一定的位移,即像距改变。因此若要获得最佳成像效果,需要调整镜头和感光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使得感光元器件表面与像面重合,这一动作称之为对焦。相机或手机镜头通常使用超声波马达、音圈马达等装置来根据图像反馈沿光轴移动镜头位置,完成对焦动作。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受限于镜体头端直径以及电磁干扰,无法使用镜头马达,其物镜和感光元器件均为固定状态,位置无法调整。因此电子内窥镜物镜通常选用较小孔径光阑来增加景深,减缓感光元器件在非像面位置时分辨率的下降。尽管如此,该方案仍有如下不可避免的缺陷:物镜进光量低,增加了照明难度和图像噪点;孔径光阑减小后,艾里斑直径增加,像面分辨率下降。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及电子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及电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所述镜筒(1)内安装有像距调节模组(2),所述像距调节模组(2)包括两片平片玻璃(21),两片所述平片玻璃(21)之间注入有密闭透明液体(22),两片平片玻璃(2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内安装有物镜镜头(11)和感光元器件(12),所述物镜镜头(11)和感光元器件(12)位于所述像距调节模组(2)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固设有连接头(13),所述连接头(13)外套接有毛细管(14),所述毛细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装置(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两片所述平片玻璃(21)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镜体头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谋堃,周健,孙宇,邓安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