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01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由定子、转子、磁场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组成,定子为9槽,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定子磁楔为有齿槽顶隙;转子8块磁钢嵌入转子内,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与一般永磁电机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以下优点:(一)具有足够大的转矩及适宜的速度调节范围,可不借助减速装置,电机可以直接进行动力拖动;(二)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三)具有超大转矩,而工作电流较一般永磁电机小3~5倍,并且其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具体为一种低速的永磁 同歩电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是各种设备动力的来源。而设备在运行中对转矩 和转速有严格的要求,为满足这种需要,屏弃传统传动模式,在不借 助机械减速装置的情况下,实现电机的直接拖动,达到低速,大转矩 和无脉动平滑调速,是实现市场的追求目标。永磁电机由于电机转子磁场的几何形状不同,使转子磁场在空间 的分布可分为正弦波和方波两种。因此当转子旋转时在定子上产生的 反电动势波形也有两种, 一种为正弦波,另一种为方波。两种波形的 永磁电机在原理,模型及控制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两者均可实现超 大转矩、低速传动的性能。由于永磁电机体积小,性能好,高效节能 的特点得到日溢广泛的应用,可以取代齿轮传动的超大转矩永磁同步 电机,更为人们所重视。另外,本专利申请人在于2007年6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710028536.4,名称为"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的专利申请中公 开了一种电机,与一般永磁电机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具有足够 大的转矩及适宜的速度调节范围,可不借助减速装置,电机可以直接进行动力拖动;(二)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三) 具有超大转矩,而工作电流较一般永磁电机小3 5倍。但是,其定子磁楔为环状导体,定子无齿槽顶隙的结构在制作时 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不是很高,未能发挥其最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 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永磁同步电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永磁同歩电机,电机由定子、转子、磁场位置传感器和 速度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① 定子为9槽,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② 定子磁楔为有齿槽顶隙;③ 转子8块磁钢嵌入转子内,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 当电机磁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转矩转速和电压的关系如下式 Ti = n。 Ui Toni U0式中TQ——原电机转矩T,——改进电机转矩 nQ——原电机同步转速 ni——改进电机同步转速 U0——原电机电压U,——改进电机电机电压。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一般永磁电机比较,本技术的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以下优点(一) 具有足够大的转矩及适宜的速度调节范围,可不借助减速装 置,电机可以直接进行动力拖动;(二)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三) 具有超大转矩,而工作电流较一般永磁电机小3 5倍。 并且,由于是采用定子磁楔为有齿槽顶隙的结构,因而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歩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定子绕组绕线图; 图4是本技术电机的反电动势波形图; 图5是本技术电机的矩角特性曲线图; 图6是目前一般感应电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是目前的永磁电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l、图2,本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由定子2、转子l、 磁场位置传感器4和速度传感器5组成。参照图l,本技术的电机属于分数槽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定 子2为9槽结构,槽形为直槽,均匀分布,槽形相同,定子磁楔为有 齿槽顶隙。转子1由8块矩形永久磁铁嵌入其内,嵌入方式为径向排列或切 向排列。两者有不同的磁场结构,但均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定子绕组为三相,排列形式见绕线图3,三相3组绕组12(T排 列。定子转子气隙(双向)为1.2 2.2毫米。另外,所述磁场位置传感器4为内置式,同歩性和精度较高。 本技术样机实际测试效果1.反电动势波形,如图4所示;2..通过外动力使电动机转子旋转,设定驱动转数为210r.p.m.用 电压表测得电机定子绕组反电势相电压A、 B或C为175V; 线电 压AB、 BC、 AC为285V3. 该技术电机外部控制器电压为400V。4. 电机的矩角特性,如图5,对电机拖动以DC25V,恒流+8.5A。 在电机轴加一杠杆(lm)用弹簧秤在18(T电角度内连续测得力矩数据, 获得的曲线为电机的矩角特性曲线。该曲线最大力矩为 M=166,6N m.5. 电机牵出性能测定是考核该电机的最大力矩和在电流不断增 加的情况下牵出特性。本技术的电机与其它永磁电机及感应电机的区别,以图6 8 进行说明,如图6,对于一般的感应电机,其电机转动参数与极数相关;如图7,对于一般的永磁电机,其电机转动参数应完全与极数相 关;而参照图8,其电机转动参数与极数无关。本技术永磁同步电机的实施及工作如下(一) 电机旋转原理,参照图9从图9中可见,电机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N S)对转子磁场S N 实施同歩旋转,而电机内磁场位置U、 V、 W是通过电机内置的磁场位 置传感器,将测出的电机转子位置信号传送给驱动器,通过控制功率变 换器中的逆变器换流,以保持转子磁场和定子磁场一定的相角差。以 便保证电机能够良好的实行调控。(二) 实现超大转矩和低速传动方法 当电机磁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转矩转速和电压的关系如下式Ti 二 n0 Ui Ton! Uo式中T。——原电机转矩T\——改进电机转矩 n。——原电机同步转速 ni——改进电机同步转速 U0——原电机电压(控制)——改进电机电机电压(控制)例如转矩提高,转速减少,控制电压调整情况下计算方法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式中结果表明,当转矩提高5.3倍,电机转速下降至200 r.p.m,而电 机控制电压为400V,可见传统定子为多槽结构时,无法达到上述目 的。采用定子为9槽,绕线空间较大,比原有电机绕组增加5.3倍匝数 是可以实现的,对比等转矩电机通常为大功率高速电机,电机属恒转 矩调节,驱动器需变频达到低速输出的要求,无论是变频变压,还是变 频变流,电机的调节,都会降低传动效率,且低速脉动平滑调节十分 困难。本技术较前者有明显优势。采用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取得超大转矩和需要的低转速,而且电机 的控制接近于恒功率的调节。(三) 电机驱动电压的确定方法由于电机定子匝数的成倍增加,反电势波形电压也相应提高,当 设定低速额定转速之后所测得的反电势线电压的s/^倍是驱动器的 控制电压。(四) 电机额定功率<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M——Efe机额定转矩 kg mn "~^机额定转速 转/分N——fe机额定功率 kW 例如:n =200 r.p.mM =30 kg MN= 30X200 =6.2 kW 975类比普通电机M二30kg M n = 1000r.p.mN= 30X1000 =31kW 975从上可知,本技术的电机提高了5倍。 与一般永磁电机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 具有足够大的转矩及适宜的速度调节范围,可不借助减速装 置,电机可以直接进行动力拖动。(二)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三) 内置式磁场位置传感器,同步性和精度较高。(四) 具有超大转矩,而工作电流较一般永磁电机小3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由定子、转子、磁场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    ①定子为9槽,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    ②定子磁楔为有齿槽顶隙;    ③转子8块磁钢嵌入转子内,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    ④当电机磁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转矩转速和电压的关系如下式    T↓[1]/T↓[0]=n↓[0]/n↓[1].U↓[1]/U↓[0]    式中:T↓[0]-原电机转矩    T↓[1]-改进电机转矩    n↓[0]-原电机同步转速    n↓[1]-改进电机同步转速    U↓[0]-原电机电压    U↓[1]-改进电机电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鸿吴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鹤龙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