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及装载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686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及装载机,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水泵、液压马达、电磁阀、喷雾降尘机构和控制开关,水泵的进水口和回水口与水箱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与喷雾降尘机构连接,水泵与液压马达机械连接,液压马达与电磁阀连接;喷雾降尘机构包括喷雾主水管和安装座,喷雾主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控制开关包括手动控制开关和自动控制开关,手动控制开关与电磁阀电连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液压马达与水泵的启停;自动控制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一端连接角位移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电磁阀,控制器根据角位移传感器发送的信号控制电磁阀的通断,进而控制液压马达与水泵的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精准降尘。现精准降尘。现精准降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及装载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及装载机,属于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主要用于铲装或短距离转运松土、沙石、煤炭、矿产等散状物料,是一种机动性好、效率高、操作轻便的工程机械,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码头、建筑工地、车站、货场等场地,其工作循环通常包括物料的装载、提升、运输和卸载。
[0003]在装载机作业过程中,尤其是物料装卸环节引发的粉尘污染对员工健康与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国家和地方大气环境管控政策不断收紧、社会关注度持续居高的时代背景下,粉尘污染防控与治理愈发严峻。
[0004]传统降尘多采用射雾器、射雾车搭配洒水车的湿法作业模式,持续喷雾,成本极高,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因场地作业车辆的增加,增添安全隐患,且未能从根源上达到预期降尘效果,实现粉尘污染的有效防控。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实现装载机散货装卸作业的精准降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降尘成本高、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无法从根源上有效防控粉尘污染的不足,提供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及装载机,基于装载机自身平台搭建,可对装载机装卸作业环节的工作区域进行精准降尘,即跟随装载机装卸作业进行间歇性喷雾,有效遏制粉尘扩散,操作方便、高效节水,极大地减少对作业场地空间的占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包括水箱、水泵、液压马达、电磁阀、喷雾降尘机构和控制开关,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均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降尘机构连接,所述水泵的曲轴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喷雾降尘机构包括喷雾主水管和安装座,所述喷雾主水管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装载机铲斗上端,所述喷雾主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
[0009]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手动控制开关和自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液压马达与水泵的启停;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一端连接角位移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发送的角度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断,进而控制液压马达与水泵的启停。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设有水过滤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降尘机构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为高压柱塞水泵。
[0013]进一步地,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包括装载机动臂角位移传感器和装载机摇臂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装载机动臂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于装载机动臂与车架连接处,所述装载机摇臂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于装载机摇臂与摇臂座梁连接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雾降尘机构设有防护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喷雾主水管可通过安装座来调节喷嘴的旋转角度,以保证喷雾对物料粉尘的覆盖面积。
[0016]进一步地,所述喷雾主水管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喷嘴采用高压细水雾喷嘴。
[0018]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所述装载机配置有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基于装载机自身平台设置喷雾降尘系统,通过间歇性喷雾,以实现粉尘的精准源头管控,不仅大幅节约水资源,操作方便、降尘效果良好,还以装载机自身液压系统作为动力源,可靠性高,不影响装载机正常工作,同时油耗增加微乎其微,符合当代低成本、低消耗的绿色发展模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降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喷雾降尘机构在铲斗上端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1:水箱;2:水泵;3:液压马达;4:电磁阀;5:角位移传感器;6:控制器;7:控制开关;8:单向阀;9:喷雾降尘机构;901:喷雾主水管;902:喷嘴;903:安装座;10:水过滤装置;11:防护装置;12:铲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液压马达3、电磁阀4、喷雾降尘机构9和控制开关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2采用压力在6~13MPa,流量在16~20L/min的高压柱塞水泵,其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及回水口,可有效调节喷雾降尘系统中水流量与压力之间的平衡。
[0030]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均与所述水箱1连接,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降尘机构9连接;所述水泵2的曲轴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液压马达3与所述电磁阀4连接,所述电磁阀4用于向液压马达3输出油液,通过电磁阀4的通断可控制液压马达3与水泵2的启停。
[0031]参见图2

3,所述喷雾降尘机构9包括喷雾主水管901和安装座903,所述喷雾主水管901通过安装座903固定在装载机铲斗12上端,所述喷雾主水管901上设置有多个喷嘴902。具体的,所述喷雾主水管901可通过安装座903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水泵(2)、液压马达(3)、电磁阀(4)、喷雾降尘机构(9)和控制开关(7),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均与所述水箱(1)连接,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降尘机构(9)连接,所述水泵(2)的曲轴与所述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液压马达(3)与所述电磁阀(4)连接;所述喷雾降尘机构(9)包括喷雾主水管(901)和安装座(903),所述喷雾主水管(901)通过安装座(903)固定在装载机铲斗(12)上端,所述喷雾主水管(901)上设置有多个喷嘴(902);所述控制开关(7)包括手动控制开关和自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与所述电磁阀(4)电连接,可通过控制电磁阀(4)的通断来控制液压马达(3)与水泵(2)的启停;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一端连接角位移传感器(5),另一端连接电磁阀(4),所述控制器(6)可根据所述角位移传感器(5)发送的角度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4)的通断,进而控制液压马达(3)与水泵(2)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之间设有水过滤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栋姚玉良李培松杨忠吴强武庆鑫王苏东范小童刘峰姜涛于立臣肖扬吴菲祁日强梁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