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83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了一种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倾点凝点测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量倾斜前后两次电阻的变化来判定油样是否凝固,克服了现有测定方法中仅通过人工判断误差较大的缺陷,且涉及的电阻测定结构简单可靠,适用范围广泛。适用范围广泛。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了一种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倾点凝点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润滑油、绝缘油、液压油等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当温度降到油品的凝点以下时,该油品会完全失去正常流动性,当温度达到或者超过油品的倾点时,该油品能够流动。倾点和凝点是表征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0003]测量石油产品凝点的现行国家标准为GB 510

2018《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
°
并保持1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测量石油产品倾点的现行国家标准为GB/T 3535

2006《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测定方法是将试样预加热后,在规定的速率下冷却,每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到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上述这两种方法规定了测量凝点和倾点的基本方法,需要人工判断试样是否移动或流动,另有自动微量凝点测定仪仅适用于不含添加剂柴油馏分样品的测定,不能测量含添加剂柴油馏分样品的测定。近年来,另外有电容法、摄像头图像识别法、压力法、激光法、X光射线法、光电法、超声波法、振动式、近红外光谱法等相关测量倾点或凝点的应用或想法。
[0004]CN200420070208.2公开了一种石油和石油产品倾点的检测器,该检测器利用光导纤维反射法检测油品的倾点,当试样油面与检测光纤垂直时,发射光被油面反射而接收,经放大器输出高电压信号,当两者位置不垂直时,发射管被油面折射和散射,放大器输出低电压信号,但这种检测器结构复杂,灵敏度较低。CN201410338186.1公开了一种实用的测定仪,能快速测定石油和石油产品倾点,当试品尚未冻结,该测定仪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化,试品液面上升,从而测定油品的凝点,把凝点温度加上一度即为试品的倾点,但利用此种测定仪得到的倾点往往不精确,存在着较大的误差。CN201921475203.0涉及了一种采用压力检测的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与红外测温仪来对油品的凝点进行测量,再加减几度得到油品的倾点,虽然此种测定仪结构简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需要多个冷浴频繁操作的问题,但测定的倾点也存在着精确度较低的问题。CN201610044124.9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技术的原油凝点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幅度的衰减变化判断出凝点试管内部待测样品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油样是否凝胶,减小了原油凝点的测量误差。但此方法需要记录多次反射回来的脉冲回波,反复比较检测波形图与初次波形相比的衰减程度,操作比较复杂。
[0005]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新型、精准的倾点凝点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不仅能降低人为判断的误差,保证每次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同时需要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且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该倾点凝点测量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实现全自动测量,不仅完全满足GB/T 3535

2006《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和GB/T 510

2018《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中的规定,且测量准确、适用范围广。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该倾点凝点测量装置包括:
[0008]测量系统,包括电阻测量系统、温控系统和竖直设立的油样筒;所述油样筒的顶部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油样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环形标线;所述电阻测量系统包括电阻仪、两根导线、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其中,所述两根导线位于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均包括若干根固定于所述油样筒内壁且与所述油样筒底部平行的金属丝,所述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相互交叉排列,并分别通过导线与电阻仪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油样筒内壁上顶部的金属丝位于所述环形标线以下2~5mm,相邻金属丝的间距为0.02mm~0.10mm,所述金属丝长度小于所述油样筒周长的一半,所述金属丝的一端与一侧导线连接,另一端在沿所述油样筒的筒壁方向上距离另一侧导线3~5mm;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调温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样筒中央,所述调温器设置于所述油样筒外围,用于调节油样温度;
[0009]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测量系统的旋转;
[0010]控制系统,用于倾点凝点测量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油样筒优选为玻璃量筒。
[0012]本专利技术中,电阻仪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阻的变化来判断油样是否冷凝。为了减小测量电极的间距、增大测量电极的面积,优选地,金属丝直径为0.025mm~0.100mm。同时,为了减小测量高电阻率油样时的测量难度,例如绝缘油,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25根以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25~111根。
[0013]本专利技术中,电阻的测量不局限于使用齿梳状金属丝组,满足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形式同样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案中,例如将金属丝替换成金属片,设置两组相互交叉排列的第一齿梳状金属片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片组。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调温器包括制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制热模块包括加热丝,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多级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铜管。其中,利用加热丝对油样筒以及桶内的油样进行加热,利用多级半导体制冷器对油样筒以及筒内的油样进行冷却。同时为了将多级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期间产生的热量带走,在多级半导体制冷器外设置有散热铜管,散热铜管内通有冷却剂。冷却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水或者防冻液。
[0015]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温控系统对油样筒内的油样按照GB/T 510

2018和GB/T 3535

2006中的规定进行加热和冷却。具体为在加热/冷却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油样的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根据反馈的温度值调节调温器的温度对油样进行加热/冷却。本专利技术的倾点测量装置中温度传感器常规设置浸没于油样中,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距离所述油样筒的底部8~10mm,所述环形标线距离油样筒底部30~60mm。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整个测量系统沿着测量系统的旋转轴心旋转设定的角度,即在测量凝点时,将测量系统倾斜至与水平成45
°
夹角位置,并停留1min后回位;在测量倾点时,将测量系统倾斜至水平位置,并停留5s后回位。在上述倾斜过程中,若试样未凝固,浸没于油样内的金属丝会暴露于空气中,两根导线间的电阻值与未倾斜状态下的电阻值相比变化巨大;若试样凝固,金属丝始终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点凝点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点凝点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系统,包括电阻测量系统、温控系统和竖直设立的油样筒;所述油样筒的顶部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上设置有进样口,所述油样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环形标线;所述电阻测量系统包括电阻仪、两根导线、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其中,所述两根导线位于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均包括若干根固定于所述油样筒内壁且与所述油样筒底部平行的金属丝,所述第一齿梳状金属丝组和第二齿梳状金属丝组相互交叉排列,并分别通过导线与电阻仪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油样筒内壁上顶部的金属丝位于所述环形标线以下2~5mm,相邻金属丝的间距为0.02mm~0.10mm,所述金属丝的一端与一侧导线连接,另一端在沿所述油样筒的筒壁方向上距离另一侧导线3~5mm;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调温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样筒中央,所述调温器设置于所述油样筒外围,用于调节油样温度;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测量系统的旋转;控制系统,用于倾点凝点测量装置的自动化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点凝点测量装置,其中,金属丝直径为0.025mm~0.100mm;所述金属丝长度小于所述油样筒周长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运昌丁瑞峰陈云龙朱鸿鑫边宝丽刘海波王林涛冯峰王明朗邢芳玉王波李丹李娟于峰王宏伟廖祥林蒋占军付发明黄振鹏王海赵凯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