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82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属于无级调速电动机领域。包括:电机、外壳、电枢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固定联接磁极,磁极外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外壳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内设置励磁绕组。具有结构简单、惯量小、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调速范围大,起动电流小、低转速、转矩大、运行平稳,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级调速电动机,特别是一种调速范围广,无失控区的双磁路无级调整速电动机。本技术申请日前,市场上公开及使用的无级调速电动机,单磁路大惯量调速电动机,如曲阜市电机厂生产的“YCT电磁调速电动机”,主要包括电动机、磁极、电枢、线圈几部分组成,直接用电动机带动电枢旋转,磁极处于从动部分,且为单磁路结构形成,因此,存在着惯量大,结构复杂,存在失控区,低速时转矩小,调速范围小等缺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惯量小、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调速范围大、启动电流小、低转速、大转矩,运行平稳,易于控制的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枢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固定联接磁极,磁极外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外壳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内设置励磁绕组。所述的电机固定联接磁极,目的在于提供使磁极在电机轴的作用下产生一个旋转磁场。所述的磁极外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目的在于使电枢与磁极产生相对运动,产生交变磁场,成立耦合运动,产生驱动力矩的力。外壳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内设置励磁绕组,目的在于产生磁场,并形成一个双磁路,提高磁效率。为了保持本机恒转矩,可存电机输出轴设置磁铁,线圈及信号反馈控制装置,达到运行平稳目的。为了及时排放机内产生热量,提高机体的使用寿命,可在壳内电机轴处设置风扇,外壳中部设置散热片,外壳两端设置排进气孔。本技术结构的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惯量小、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调速范围大、启动电流小、低转速、转矩大,运行平稳,易于控制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包括外壳、电机、电枢几部分,电机轴设置磁极、磁极外置与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外壳内电枢位置对应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设置励磁绕组,电机输出轴设置由磁铁、线圈及信号的馈控制装置组成的反馈控制装置,电机轴设置风扇,外壳中部设置散热片,两端设置进排气孔,外壳两端设置前法兰,后法兰。本机可在0-2960转/分范围内进行平滑调速。低转速、大转矩,绕组电感时间常数小是单磁路的1/2左右。权利要求1.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枢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固定联接磁极,磁极外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外壳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内设置励磁绕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输出端设置磁铁,线圈及信号反馈控制装置。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电机轴设置风扇。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中部设置散热片 ,两端设置进排气孔。专利摘要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属于无级调速电动机领域。包括电机、外壳、电枢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固定联接磁极,磁极外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联接的电枢,外壳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导磁体内设置励磁绕组。具有结构简单、惯量小、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调速范围大,起动电流小、低转速、转矩大、运行平稳,易于控制等优点。文档编号H02K7/10GK2219561SQ95233248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敏生, 夏成德, 路宏 申请人:济南市中德力实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磁路无级调速电动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枢几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轴[2]固定联接磁极[6],磁极[6]外置与电机输出轴[2]固定联接的电枢[11],外壳[7]内电枢对应位置处设置导磁体[8],导磁体[8]内设置励磁绕组[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生夏成德路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中德力实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