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78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属于纺织品制造领域,包括:底座;布层本体和编织层,所述布层本体包括基布层、第一阻燃层、第一粘合层、防绒层、第二粘合层、第一防水层、第三粘合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第二防水层、舒适层和抗菌层,所述第一阻燃层设置于基布层的底部,所述第一粘合层设置于第一阻燃层的底部,且第一阻燃层与防绒层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设置于防绒层的底部,本方案通过布层本体内多层布料的配合使用,使得该面料具备柔韧性高、面料阻燃性高、抗菌防霉效果好和防水效果高的优点,同时编织层材质的设置,金属纤维增加了抗拉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适用环境。增加了适用环境。增加了适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箱包、衣服和帐篷等物品面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箱包、衣服和帐篷等物品的面料由棉、麻等材料制作,但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例如火灾现场、金属加工厂等危险易燃环境下,传统的面料接触明火或高温后会燃烧,释放大量的热量,给人体带来严重的灼伤,对一些特殊工作人员并不适用,传统的面料并不防水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抗拉强度低,一些刮蹭很容易把衣服造成破口损坏,无法使用,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
[0003]然而作为传统窗帘面料和沙发布面料的织物在使用时,虽然美观但是不具备阻燃的特性,其阻燃性能差,在对阻燃性能要求高的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阻燃涤纶技术日益成熟,但是涤纶与火焰熔融易粘附身体上,且面料的起球也会导致火焰的持续燃烧,从而造成深度灼烧。所以在个体防护市场上应用受到限制,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的对现有的面料起球、面料阻燃性低、抗菌防霉效果差,防水效果差的问题,导致人们在使用该面料时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较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布层本体和编织层,所述布层本体包括基布层、第一阻燃层、第一粘合层、防绒层、第二粘合层、第一防水层、第三粘合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第二防水层、舒适层和抗菌层,所述第一阻燃层设置于基布层的底部,所述第一粘合层设置于第一阻燃层的底部,且第一阻燃层与防绒层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设置于防绒层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于第二粘合层的底部,且防绒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三粘合层设置于第一防水层的底部,所述第二阻燃层设置于第三粘合层的底部,且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三阻燃层设置于第二阻燃层的底部,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于第三阻燃层的底部,所述舒适层设置于第二防水层的底部,所述抗菌层设置于舒适层的底部,所述编织层设置于布层本体的表面,所述编织层由第一编织线与第二编织线相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与第二编织线的材质为金属纤维。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基布层采用杜邦CORDURA 面料。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抗菌层采用壳聚糖纤维制作的纤维线编织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采用PTFE膜与布料复合制成,PTFE膜材料的织物基材为玻璃纤维,纤维的直径范围应在3.30

4.05μm范围
内。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三阻燃层均采用聚氯乙烯纤维编织而成。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三阻燃层的阻燃面料表层的厚度为0.05mm

0.1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方案通过布层本体内多层布料的配合使用,使得该面料具备柔韧性高、面料阻燃性高、抗菌防霉效果好和防水效果高的优点,同时编织层材质的设置,金属纤维增加了抗拉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布层本体;101、基布层;102、第一阻燃层;103、第一粘合层;104、防绒层;105、第二粘合层;106、第一防水层;107、第三粘合层;108、第二阻燃层;109、第三阻燃层;110、第二防水层;111、舒适层;112、抗菌层;2、编织层;201、第一编织线;202、第二编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6]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包括:布层本体1和编织层2,布层本体1包括基布层101、第一阻燃层102、第一粘合层103、防绒层104、第二粘合层105、第一防水层106、第三粘合层107、第二阻燃层108、第三阻燃层109、第二防水层110、舒适层111和抗菌层 112,第一阻燃层102设置于基布层101的底部,第一粘合层103设置于第一阻燃层102的底部,且第一阻燃层102与防绒层104之间相粘合,第二粘合层105设置于防绒层104的底部,第一防水层106设置于第二粘合层105的底部,且防绒层104与第一防水层106之间相粘合,第三粘合层107设置于第一防水层106的底部,第二阻燃层 108设置于第三粘合层107的底部,且第一防水层106与第二阻燃层 108之间相粘合,第三阻燃层109设置于第二阻燃层108的底部,第二防水层110设置于第三阻燃层109的底部,舒适层111设置于第二防水层110的底部,抗菌层112设置于舒适层111的底部,编织层2 设置于布层本体1的表面,编织层2由第一编织线201与第二编织线 202相交织而成,第一编织线201与第二编织线202的材质为金属纤维。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起球阻燃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层本体(1)和编织层(2),所述布层本体(1)包括基布层(101)、第一阻燃层(102)、第一粘合层(103)、防绒层(104)、第二粘合层(105)、第一防水层(106)、第三粘合层(107)、第二阻燃层(108)、第三阻燃层(109)、第二防水层(110)、舒适层(111)和抗菌层(112),所述第一阻燃层(102)设置于基布层(101)的底部,所述第一粘合层(103)设置于第一阻燃层(102)的底部,且第一阻燃层(102)与防绒层(104)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二粘合层(105)设置于防绒层(104)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层(106)设置于第二粘合层(105)的底部,且防绒层(104)与第一防水层(106)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三粘合层(107)设置于第一防水层(106)的底部,所述第二阻燃层(108)设置于第三粘合层(107)的底部,且第一防水层(106)与第二阻燃层(108)之间相粘合,所述第三阻燃层(109)设置于第二阻燃层(108)的底部,所述第二防水层(110)设置于第三阻燃层(109)的底部,所述舒适层(111)设置于第二防水层(110)的底部,所述抗菌层(112)设置于舒适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沧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