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67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0
本申请涉及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藏式建筑的领域,藏式边玛墙包括边玛墙本体、多个设置在边玛墙本体上的藏红板、设置在藏红板与边玛墙本体之间的支撑龙骨、设置在支撑龙骨与藏红板之间用于将藏红板长度方向以及垂直于藏红板长度方向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撑龙骨与边玛墙本体之间用于将支撑龙骨沿支撑龙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支撑龙骨长度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边玛墙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与多个藏红板一一对应,所述藏红板位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本申请具有便于藏红板的安装和更换,提高藏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调节校对藏红板的安装位置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藏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边玛墙是藏式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样式,主要砌筑于外墙顶部形成女儿墙,因其主要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边玛草作为墙体的一部分,边玛草枝干较轻且呈红色,从而既减轻了墙体荷载,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0003]目前,为简化边玛墙的施工工艺同时提升边玛墙的强度,首先采用水泥浆砂、大理石板等制作墙体,同时在墙体顶部预留多个安装槽,随后将刷有藏红漆料的藏红板安装至安装槽内,但是,藏红板需要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且通过螺栓固定藏红板需要在藏红板上开设孔,开孔后的藏红板开孔处容易局部开裂,导致藏红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且藏红板安装偏斜或需要更换损坏后的藏红板时,藏红板上的开孔难以与墙体上的螺栓孔一一对应,从而需打新的螺栓孔与藏红板上的开孔相适配,不仅操作较为繁琐,且导致墙体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藏红板的安装和更换,提高藏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调节校对藏红板的安装位置,本申请提供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藏式边玛墙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藏式边玛墙,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藏式边玛墙,包括边玛墙本体、多个设置在边玛墙本体上的藏红板、设置在藏红板与边玛墙本体之间的支撑龙骨、设置在支撑龙骨与藏红板之间用于将藏红板长度方向以及垂直于藏红板长度方向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撑龙骨与边玛墙本体之间用于将支撑龙骨沿支撑龙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支撑龙骨长度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边玛墙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与多个藏红板一一对应,所述藏红板位于对应的安装槽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修建边玛墙时,首先制作边玛墙本体,接着在边玛墙本体上预留多个安装槽,随后将藏红板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固定至支撑龙骨上,接着将支撑龙骨通过调节机构安装至安装槽内,即可完成边玛墙的施工;在边玛墙的施工过程中,其对藏红板进行固定时,采用固定机构可实现藏红板与支撑龙骨的快速固定,通过调节机构又可调节支撑龙骨沿其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并加以固定,使支撑龙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斜,使藏红板更加的靓丽,而且需要拆卸更换损坏后的藏红板时,解除固定机构的固定状态即可实现藏红板的快速拆卸,且安装时无需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并且无需在藏红板上开孔,使藏红板不易局部开裂,不会破坏藏红板自身的属性,延长了藏红板的使用寿命。
[0007]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底壁上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与边玛墙本体之间的第一螺栓、抵接至第一连接板上方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
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支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沿支撑龙骨长度方向的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腰型槽与边玛墙本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沿垂直于支撑龙骨长度方向的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二腰型槽与第一连接板螺纹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调节机构将支撑龙骨安装固定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板抵接至安装槽的底壁上,接着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一连接板进行固定,随后将第二连接板抵接至第一连接板上表面,并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即可实现支撑龙骨的固定;若支撑龙骨需沿其长度方向调节位置,首先施工人员将第一螺栓拧松,接着沿支撑龙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即可带动第二连接板和支撑龙骨移动至所需安装位置,最后将第一螺栓拧紧即可,其中边玛墙本体上无需重复打孔,仅需移动第一连接板即可调节支撑龙骨的位置,从而不易对边玛墙本体造成二次破坏,提高了边玛墙的强度;若支撑龙骨需沿垂直于支撑龙骨长度方向调节位置,首先将第二螺栓拧松,接着沿垂直于支撑龙骨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即可带动支撑龙骨移动至所需安装位置,最后将第二螺栓拧紧即可,其中第一连接板上无需重复打孔,仅需移动第二连接板即可调节支撑龙骨的位置,从而不易对第一连接板造成二次破坏。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支撑龙骨之间固设有斜拉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拉板与支撑龙骨和第二连接板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对支撑龙骨进行支撑,且斜拉板增大了第二连接板与支撑龙骨之间的连接面积,使两者的连接处不易发生断裂,提高了第二连接板与支撑龙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固设在支撑龙骨远离边玛墙本体一侧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设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相互靠近一侧的挡板、四个分别固设在支撑龙骨内四个端角处的支撑箱、转动连接在支撑箱上的限位板、与限位板固定连接的齿轮、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箱内的齿条、设置在支撑龙骨长度方向同一侧两个齿条之间用于控制两个齿条同步反向移动的联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箱内用于限制齿条移动距离的限位组件;所述藏红板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挡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挡板均与藏红板抵接;所述支撑龙骨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限位板位于收纳槽内,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且位于所述支撑龙骨同一侧的两个齿轮的旋向相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藏红板时,首先施工人员将藏红板放置在多个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此时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使藏红板不能上下移动,同时挡板使藏红板不能沿垂直于藏红板的长度方向移动;接着施工人员通过联动组件带动支撑龙骨长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齿条相互靠近或远离,齿条带动与其相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板转动,使限位板伸出收纳槽,并与藏红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抵接,使藏红板不易左右晃动,从而将藏红板沿其长度方向进行限位,防止藏红板脱离支撑龙骨;反之,施工人员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反向转动,齿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反向转动,使限位板收入收纳槽,从而便于将藏红板拆卸;其中限位组件便于施工人员控制限位板转出或者转入收纳槽,从而便于施工人员操控固定机构的状态。
[0013]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支撑龙骨远离藏红板一侧的螺杆、滑移连接在螺杆上的曲柄杆、两个铰接在曲柄杆两端的摇杆;所述螺杆位于曲柄杆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摇杆分别与两个齿条铰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个齿条同步反向移动时,首先施工人员转动螺杆,螺杆带动曲柄杆转动,曲柄杆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即可带动与其铰接的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两个齿条的同步反向移动。
[0015]可选的,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自锁螺母,所述自锁螺母与支撑龙骨抵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锁螺母自锁性较好,从而使螺杆不易受振动等影响转动,从而提高了联动组件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设在支撑箱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齿条的上下两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式边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玛墙本体(1)、多个设置在边玛墙本体(1)上的藏红板(2)、设置在藏红板(2)与边玛墙本体(1)之间的支撑龙骨(3)、设置在支撑龙骨(3)与藏红板(2)之间用于将藏红板(2)长度方向以及垂直于藏红板(2)长度方向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4)、设置在支撑龙骨(3)与边玛墙本体(1)之间用于将支撑龙骨(3)沿支撑龙骨(3)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支撑龙骨(3)长度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5);所述边玛墙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多个安装槽(11)与多个藏红板(2)一一对应,所述藏红板(2)位于对应的安装槽(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式边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1)底壁上的第一连接板(5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51)与边玛墙本体(1)之间的第一螺栓(52)、抵接至第一连接板(51)上方的第二连接板(53)、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3)与第一连接板(51)之间的第二螺栓(55);所述第二连接板(53)与支撑龙骨(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上开设有沿支撑龙骨(3)长度方向的第一腰型槽(511),所述第一螺栓(52)贯穿第一腰型槽(511)与边玛墙本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3)上开设有沿垂直于支撑龙骨(3)长度方向的第二腰型槽(531),所述第二螺栓(55)贯穿第二腰型槽(531)与第一连接板(5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藏式边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3)与支撑龙骨(3)之间固设有斜拉板(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式边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多个固设在支撑龙骨(3)远离边玛墙本体(1)一侧的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42)、固设在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42)相互靠近一侧的挡板(43)、四个分别固设在支撑龙骨(3)内四个端角处的支撑箱(44)、转动连接在支撑箱(44)上的限位板(45)、与限位板(45)固定连接的齿轮(46)、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箱(44)内的齿条(47)、设置在支撑龙骨(3)长度方向同一侧两个齿条(47)之间用于控制两个齿条(47)同步反向移动的联动组件(48)、以及设置在支撑箱(44)内用于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志段文博赖文桢艾向合王斌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