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摆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57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摩擦摆支座,包括上部连接板、下端连接板、双弧形摆动滑板、夹持板及铰接轴;上部连接板包括顶板和上滑动板,上滑动板内侧预制有上弧槽;下端连接板包括底板和下滑动板,下滑动板内侧预制有下弧槽;双弧形摆动滑板的上边缘与上弧槽贴合,下边缘与下弧槽贴合;上弧槽内设有上滑动层,下弧槽内设有下滑动层;夹持板对称设置在双弧形摆动滑板两侧,夹持板的内侧设有竖向滑动层。通过双弧形摆动滑板上下两个曲面及两个侧面的滑动作用,延长摩擦摆的摆动幅度和频率,故双弧形摆动滑板上下两个曲面可采用较小曲率配合两个侧面滑动摩擦便可使得本申请摩擦摆具有较强延长自振周期的效果。申请摩擦摆具有较强延长自振周期的效果。申请摩擦摆具有较强延长自振周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摆支座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隔震
,涉及一种摩擦摆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摩擦摆是一种隔振部件,它是在利用2个曲面滑动摩擦来实现支座减隔震功能的前提下,也依靠钟摆原理来延长下部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达到减小地震力的效果,摩擦摆的隔振效果与摩擦摆内部可以产生滑动区域的面积大小和曲面曲率有关。目前,2曲面式摩擦摆若要实现较大的摆动幅度,则曲面需要具有较大的曲率,这也将导致2曲面式摩擦摆在水平面的设计尺寸较大,在实际工程中无法满足较小截面柱或支撑节点的使用需求。而适用于较小截面尺寸柱或支撑节点的摩擦摆其内部摩擦板的曲率较小,结构在摩擦摆摆动的安全范围内摆动幅度受限,这会使得摩擦摆延长结构自振周期的能力有限。故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较小尺寸柱或支撑节点且对结构自振周期有较大延长增幅的摩擦摆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摆支座,解决了现有摩擦摆支座自振周期短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摩擦摆支座,包括上部连接板、下端连接板、双弧形摆动滑板、夹持板及铰接轴;
[0006]上部连接板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下侧的上滑动板,上滑动板内侧预制有上弧槽;
[0007]下端连接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侧的下滑动板,下滑动板内侧预制有下弧槽;
[0008]双弧形摆动滑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为弧形,上边缘与上弧槽贴合,下边缘与下弧槽贴合;
[0009]上弧槽内设有上滑动层,下弧槽内设有下滑动层;
[0010]夹持板对称设置在双弧形摆动滑板两侧,夹持板的内侧设有竖向滑动层;
[0011]铰接轴贯穿于双弧形摆动滑板和两夹持板中。
[0012]进一步,在夹持板的外侧设有两根连接螺杆,顶板和底板通过连接螺杆连接。
[0013]进一步,位于一侧的两根连接螺杆通过连接梁连接,连接梁中部开有用于贯穿铰接轴的轴孔,连接梁的两侧开有用于贯穿连接螺杆的通孔。
[0014]进一步,双弧形摆动滑板由上扇形板和下扇形板一体连接而成,上扇形板的弧长小于下扇形板的弧长。
[0015]进一步,下扇形板的质心与铰接中心的距离大于上扇形板的质心与铰接中心的距离。
[0016]进一步,顶板上开有若干个固定孔,用于与上部结构螺栓连接。
[0017]进一步,上滑动层、下滑动层及竖向滑动层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0018]进一步,双弧形摆动滑板与铰接轴之间采用轴承转动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摆支座,包括上部连接板、下端连接板、双弧形摆动滑板、夹持板及铰接轴;上部连接板的下表面开有上弧槽,下端连接板的上表面预制有下弧槽,上弧槽内设有上滑动层,下弧槽内设有下滑动层;夹持板对称设置在双弧形摆动滑板两侧,夹持板的内侧设有竖向滑动层;通过双弧形摆动滑板上下两个曲面及两个侧面的滑动作用,来延长本申请摩擦摆的摆动幅度和频率,故双弧形摆动滑板上下两个曲面可采用较小曲率配合两个侧面滑动摩擦便可使得本摩擦摆具有较强延长自振周期的效果,当双弧形摆动滑板上下两个曲面采用小曲率设计时,此时双弧形摆动滑板的平面尺寸就会有效减小,故本摩擦摆具有较强延长自振周期能力的同时还适用于较小截面尺寸的柱或支撑节点连接;铰接轴贯穿于双弧形摆动滑板和两夹持板中,双弧形摆动滑板以铰接轴为旋转中心摆动,起到支撑双弧形摆动滑板作用的同时,避免双弧形摆动滑板滑脱。
[0021]进一步,双弧形摆动滑板上部弧形段的弧长小于下部弧形段的弧长,可以使得下部弧形段的重量大于上部弧形段的重量,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双弧形摆动滑板具有更高的摆动频率,进而帮助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的半剖结构主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双弧形摆动滑板与下部支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上部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A区域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B区域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D区域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一种摩擦摆支座中C区域的示意图。
[0031]其中,1为上部连接板,11为顶板,12为上滑动板,13为固定孔,14为上弧槽;
[0032]2为下端连接板,21为底板,22为下滑动板;
[0033]3为双弧形摆动滑板,31为上扇形板,32为下扇形板,33为上滑动层,34为下滑动层,35为轴承;
[0034]4为连接螺杆,5为连接梁,6为夹持板,7为铰接轴,8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摆支座,包括上部连接板1、下端连接板2、双弧形摆动滑板3、夹持板6及铰接轴7;上部连接板1包括顶板11和设置在顶板11下侧的上滑动板12;下端连接板2包括底板21和设置在底板21上侧的下滑动板22,如图6

8所示,上
弧槽14内设有上滑动层33,下弧槽内设有下滑动层34;夹持板6对称设置在双弧形摆动滑板3两侧,夹持板6的内侧设有竖向滑动层;夹持板6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21之间,且与底板21连接,铰接轴7贯穿于双弧形摆动滑板3和两夹持板6中。
[0037]如图5所示,顶板1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3,固定孔13可以便于顶板11与上部结构进行螺栓连接。
[0038]如图5所示,上滑动板12内侧预制有上弧槽14,上弧槽14用来和双弧形摆动滑板3上部贴合,上弧槽14和双弧形摆动滑板3之间设置有上滑动层33。
[0039]如图2所示,下滑动板22内侧预制有下弧槽,双弧形摆动滑板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为弧形,上边缘与上弧槽14贴合,下边缘与下弧槽贴合。
[0040]上滑动层33、下滑动层34及竖向滑动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改性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中一种制作。
[0041]连接梁5固定连接与两个连接螺杆4之间,四个连接螺杆4共设置两个连接梁5。
[0042]铰接轴7设置在两个连接梁5之间,保证铰接轴7与连接梁5不能发生相对转动。
[0043]如图4所示,在两个连接梁5相对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板6。铰接轴7同时穿过两个夹持板6,铰接轴7的轴线与夹持板6垂直,夹持板6可以配合两个连接梁5共同支撑铰接轴7。两个夹持板6相对的内侧还贴合设置有竖向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板(1)、下端连接板(2)、双弧形摆动滑板(3)、夹持板(6)及铰接轴(7);上部连接板(1)包括顶板(11)和设置在顶板(11)下侧的上滑动板(12),上滑动板(12)内侧预制有上弧槽(14);下端连接板(2)包括底板(21)和设置在底板(21)上侧的下滑动板(22),下滑动板(22)内侧预制有下弧槽;双弧形摆动滑板(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为弧形,上边缘与上弧槽(14)贴合,下边缘与下弧槽贴合;上弧槽(14)内设有上滑动层(33),下弧槽内设有下滑动层(34);夹持板(6)对称设置在双弧形摆动滑板(3)两侧,夹持板(6)的内侧设有竖向滑动层;铰接轴(7)贯穿于双弧形摆动滑板(3)和两夹持板(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夹持板(6)的外侧设有两根连接螺杆(4),顶板(11)和底板(21)通过连接螺杆(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恒宇席嘉诚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