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物料,使用也越来越多,混凝土通常是由多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制成,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预拌混合设备及其重要,但是现有的混合设备在使用时会因为设备内部物料过多导致搅拌混合不充分,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生产质量,而且对较大体积的混合物不能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容易造成设备内部的堵塞,影响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工艺及装置,解决了物料过多导致的搅拌不充分以及较大体积物料容易造成设备内部堵塞的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桶身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桶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输送箱,所述动力输送箱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桶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桶身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桶(1)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输送箱(3),所述动力输送箱(3)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搅拌桶(1)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的轴身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9),所述搅拌轴(8)的轴身上设置有运料绞龙(10),所述搅拌桶(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导向板(5),所述出料导向板(5)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搅拌桶(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箱(3)包括有安装箱(301)、转轴(302)、第一齿轮(303)、第一安装杆(304)、第二齿轮(305)、第二安装杆(306)、第三齿轮(307)、第四齿轮(308)、第一齿牙(309),所述搅拌轴(8)的一端设置在安装箱(301)的内部,所述安装箱(301)设置在搅拌桶(1)的上表面,所述转轴(302)的一端设置在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所述转轴(30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安装箱(301)、搅拌桶(1)且转动设置在搅拌轴(8)的内部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2)的一端轴身且位于安装箱(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05),所述第二齿轮(305)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杆(304),所述第一安装杆(30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箱(301)的上端内壁,所述第二齿轮(305)远离第一齿轮(303)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307)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杆(306),所述第二安装杆(306)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箱(301)的上端内壁,所述第三齿轮(30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308),所述第四齿轮(308)的一侧与第一齿牙(309)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牙(309)均匀分布设置在搅拌轴(8)位于安装箱(301)内的一端轴身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包括有安装环(901)、主动锥齿轮(902)、从动锥齿轮(903)、主动转杆(904)、太阳齿轮(905)、行星齿轮(906)、从动转杆(907)、第二齿牙(908)、连接杆(909)、弧形安装杆(910)、限位弹簧(911)、密封盖(912),所述转轴(302)的轴身上且位于搅拌轴(8)内均匀分布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黄天贵,霍东海,王谦,韩庆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