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3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包括板体,板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板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板,板体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钢筋板,第一加强钢筋板和第二加强钢筋板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加固杆,板体顶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装置,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伸缩装置包括有滑动装置一、滑动装置二、螺纹杆装置,滑动装置一、滑动装置二、螺纹杆装置设置在底座的顶部,通过上下叠加的矩形第一加强钢筋板和第二加强钢筋板,可以通过起重机进行叠加,放弃老式人为调整精度叠加的方式,通过可以移动和调节的振捣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为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1、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049466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板用钢筋架,其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埋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呈圆边矩形状设置,所述第一钢筋位于叠合板本体的一端向外侧弯折,并且延伸至叠合板本体的外侧,所述叠合板本体内设置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叠合板本体两端的第一钢筋固定连接,相邻所述第二钢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钢筋。本技术中的第一钢筋在浇注叠合板的时候不会穿设在模具边框中,而是位于模具的上方,因此能够在生产模具的时候不需要在模具的边框上开孔,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同时第一钢筋设置为圆边的矩形状能够大大增强第一钢筋与建筑楼层的连接强度,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技术保护点】

1.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钢筋(9),所述板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板(7),所述板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钢筋板(6),所述第一加强钢筋板(7)和第二加强钢筋板(6)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加固杆(8),所述板体(1)顶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装置(2),所述底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一(21)包括有滑槽(213),所述滑...

【技术特征摘要】

1.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钢筋(9),所述板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板(7),所述板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钢筋板(6),所述第一加强钢筋板(7)和第二加强钢筋板(6)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加固杆(8),所述板体(1)顶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设置有伸缩装置(2),所述底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一(21)包括有滑槽(213),所述滑槽(213)开设在底座(4)的侧面,所述滑槽(213)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12),所述滑块(212)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211),所述矩形连接块(211)底部固定连接有振捣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钢筋叠合板用人工辅助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二(22)包括有固定块(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久义周伟张月吕大刚耿红峰刘春雷张振杨奇潘永鑫张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