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桦欣专利>正文

电能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52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能产生装置,该装置是于呈中空的管体内容装永磁磁流体,再于此管体上包覆铁氧体薄膜,并于管体适位处组接热源接收器,在此管体外绕设感应线圈,令此感应线圈与蓄电池相接设;由此设计,当热源接收器吸收热能后,即引起管体内永磁磁流体产生对流流动,带动永磁磁流体与铁氧体薄膜间产生磁场变化,进而引发感应线圈产生电能,以提供给蓄电池充电之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能产生装置。技术背景地球的石油资源有限,随着原油价格的暴涨,使得物品的价格也相对 提高,人们不仅会面临无原料可用的情形,且于经济上相对也会衰退,故 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经济损失不可计量,所以,只有积极发展替代能源, 才能避免能源危机带来的危机,而以风力、水力作为发电的方式,虽具有 环保,节省石油能源的效果,但其取得是受自然因素限制,故于使用上仍 有其不便性。而电力的使用除一般采用直接以插头插接市用电源的方式外,就以电池的使用最为普遍,诸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闹钟、玩具、随身听、手电 筒及汽、机车、移动电话等等;当这些装设电池的用品电量耗尽时,则须 补充新的电能,若是干电池则须丢弃换新,若是蓄电池的使用就可由电能 的补充循环再用;而一般蓄电池电能的补充方式是利用一与市用电源相接 的充电器,作为蓄电池接收市用电源的媒介元件,其原理也仅是将市用电 源的电能转嫁储蓄至蓄电池而已,故仍造成相当大的电能的消耗。所以,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市场需求,由相关行业的制造设计经验、 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发出一种可便利于蓄电池电力的补充及具 环保功效适于各种电器用品应用的电能产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产生装置,该电能产生装置可便 利于蓄电池电力的补充,并具有环保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能产生装置,该电能产生装 置主要具有一呈中空的管体,于此中空管体内容装有永磁磁流体,再于此 中空管体上包覆铁氧体薄膜,于中空管体适当位置处组接热源接收器,于 此中空管体外巻绕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圏两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电 才及对应4妾设。该永;兹-兹流体为 一 液体与纳米级晶粒永磁体的混合物。 热源接收器可吸收太阳能、煤炭燃烧或废气排放等各种型态产生的热能。由此设计,当热源接收器吸收热能后,即引起管体内永磁磁流体产生 对流流动,带动永磁/磁流体与铁氧体薄膜间产生磁场变化,进而引发感应线圏产生电能,以提供予蓄电池充电之用;本技术的电能产生装置与 一般采用石油、风力、水力发电的型态相比,其能源的产出更具便利性, 且更具环保效益。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图3: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一。图4: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二。附图标号1管体 2永磁磁流体21液体 22纳米级晶粒永石兹体3铁氧体薄膜 4热源接收器5感应线圈 6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能产生装置,主要是具有一呈中空的管体l,并于此中空管体1内容装有永磁磁流体2,该永磁磁流 体2为一液体21与纳米级晶粒永》兹体22的混合物,再于此中空管体1外 壁包覆一呈薄膜状的铁氧体薄膜3,又于中空管体1 一侧组接热源接收器4, 该热源接收器4可供吸收太阳能、电能及煤炭燃烧或废气排放等各种型态 产生的热能,令中空管体1外适位处巻绕感应线圈5,而此感应线圈5两极 可分別与蓄电池6的正、负电极对应接设。由此设计,于使用实施时,热源接收器4可接收来自太阳能、电能、 物品燃烧等任何形式产生的热能,以对中空管体1内永磁磁流体2的液体 21部分加热,使液体21产生相对温差及压差,而引起液体21产生热对流 流动的现象,由此,便可带动混合于液体中的纳米级晶粒永磁体22于管体 1内循环流动,在纳米级晶粒永磁体22流动之际,即与铁氧体薄膜3间产 生眉兹场变化,感应线圏5受此^f兹场变动影响下,即同时产生电场,也就有 了电力的形成,于此,使得感应线圈5里的自由电子开始流动,产生出电 能,该产出的电能即由感应线圏5引伸而出的两极,将电能输送予蓄电池6 作储存。请再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可于管体1外巻绕 数组感应线圏5,以供与数组蓄电池6相接设,以一次对数组蓄电池6作充 电,更提升其使用上效益。另请再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可增加管体 l绕设的圏数,以增加其发电效杲。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l.本技术主要是利用热能产生磁能,再由磁能产出电能,而该热能的接收是不拘于各种热能的来源,如太阳光的热能、物品燃烧的热能等或是废气排出时的热能皆不限制,故与一般采用石油、风力、水力发电 的型态相比,其能源的产出更具便利性,且更具环保效益。2.本技术可供与数组蓄电池相接设'以 一次对数组蓄电池作充电,于此,更增加其使用上效益性。权利要求1.一种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能产生装置主要具有一呈中空的管体,于此中空管体内容装有永磁磁流体,再于此中空管体上包覆铁氧体薄膜,于中空管体适当位置处组接热源接收器,于此中空管体外卷绕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两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电极对应接设。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永磁磁流体为 一液体与纳米级晶粒永磁体的混合物。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电能产生装置,该装置是于呈中空的管体内容装永磁磁流体,再于此管体上包覆铁氧体薄膜,并于管体适位处组接热源接收器,在此管体外绕设感应线圈,令此感应线圈与蓄电池相接设;由此设计,当热源接收器吸收热能后,即引起管体内永磁磁流体产生对流流动,带动永磁磁流体与铁氧体薄膜间产生磁场变化,进而引发感应线圈产生电能,以提供给蓄电池充电之用。文档编号H02K44/08GK201032704SQ20062014977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蔡桦欣 申请人:蔡桦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能产生装置主要具有一呈中空的管体,于此中空管体内容装有永磁磁流体,再于此中空管体上包覆铁氧体薄膜,于中空管体适当位置处组接热源接收器,于此中空管体外卷绕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两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电极对应接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桦欣
申请(专利权)人:蔡桦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