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6650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步骤为:S1.将聚合物多元醇与酸酐混合,在催化剂(I)和阻聚剂作用下发生酯化,然后滴加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进行链延长反应得中间体;S2.投入不饱和异氰酸酯与中间体反应得到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无任何溶剂加入,安全环保,不会出现溶剂挥发的情况,在原先聚酯树脂的基础上加入了聚氨酯基团,使其刚韧兼备,在钢或玻璃等基材表面涂覆后剥下时,有较好可剥离性。有较好可剥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丙烯酸酯改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金属和玻璃早已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业的基础,同时金属、玻璃也是家庭和办公室家具设计的新潮标准。但是,由于其所有优点是金属、玻璃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和磨损。这就需要使用保护膜在金属、玻璃表面可以防止任何此类损坏。保护膜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屏障,可以吸收划痕或擦伤,并阻止任何液体或固体污染物。这种一次性薄膜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快速剥离下来。
[0003]UV固化可剥离保护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与这些传统保护材料相比,具有施工简单、方便,环境友好,加工温度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目前,市场上面出现各种类型的保护膜,其中有PE保护膜、PET保护膜等,使用这些保护膜确实能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各自的缺点,如PE保护膜的周围发生翘曲、与产品粘接不稳定等,并且在更换保护膜或其他情况下剥离过程中存在剥离不净的问题。一方面因为保护膜为了不易刮花保证一定的硬度要求,在硬度方面做了加强,但柔韧性相对降低,从而出现翘曲、断裂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改进中羟基的引入增加了其附着力,剥离力增加,使其成膜后难以剥离,并且韧性不够,达不到完整剥离的效果,影响用户体验。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结合《光固化材料性能及应用手册》中“3.2.1不饱和聚酯的合成”与“3.5.1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进一步改进得到一种聚酯丙烯酸酯,通过引入聚氨酯基对羟基进行封端改性,降低了羟基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其在基材上的附着力,其中的丙烯酸酯基团增加了官能度与活性,而聚氨酯成分增加了其柔韧性、达到了增韧的目的,又使其有耐磨性,让其刚韧兼备。其低聚物与单体、光引发剂等复配得到光固化可剥离保护膜,此保护膜回避了PE、PET保护膜上出现的问题,固化后的膜澄清透明低黄变,在钢材和玻璃等基材表面上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涂覆后剥下时,有很好可剥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至少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诸多问题之一。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聚合物二元醇与酸酐混合,在催化剂(I)和阻聚剂作用下发生酯化,然后滴加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进行链延长反应得中间体;
[0009]S2.不饱和异氰酸酯在阻聚剂的作用下,与中间体反应得到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2为,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II)作用下,加入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发生酯化,将产物溶解后加入阻聚剂,滴加步骤S1中间体进一步与产物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物二元醇,酸酐,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二异氰酸酯,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2.02):(2~2.15):(2~2.02):(2~2.1)。
[0012]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制备方法种,各组分按质量占比,所述催化剂(I)为0.5

1%,催化剂(II)0.01

0.5%,阻聚剂0.01

0.5%。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酯为4

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

羟乙基丙烯酰胺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催化剂(I)选自四甲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戊基溴化铵、二甲基二辛基溴化铵、三甲基丙基溴化铵、三苯基膦、N,N

二甲基苄胺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II)选自钛酸丁酯、辛酸亚锡、二丁基醋酸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乙酸锌、异辛酸锌、异辛酸锌、异辛酸铋、月桂酸铋、新癸酸铋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阻聚剂选自甲基氢醌、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对羟基苯甲醚。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合物多元醇选自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聚酰胺酯二元醇、聚丙烯酸类二元醇、聚烃二元醇、聚硫酯二元醇、聚硫醚二元醇和聚碳酸酯二元醇的至少一种。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酐为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酐、乙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纳迪克酸酐的至少一种。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在制备光固化保护膜中的应用,可实现光固化保护膜在钢或玻璃等基材表面涂覆后剥下时,有较好可剥离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在原先聚酯树脂的基础上加入了聚氨酯基团,实现了聚酯树脂中羟基的封闭,可降低材料对基材的附着力;另外通过引入的聚氨酯并且使其刚韧兼备,使其在应用于光固化膜并使用于钢或玻璃等基材表面涂覆后剥下时,有较好可剥离性。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无任何溶剂加入,安全环保,不会出现溶剂挥发的情况,是聚酯类材料应用于光固化保护膜时改性的理想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0024](1)在装有搅拌装置、测温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混合聚合物二元醇和酸酐,加热到80

170℃,直到酸酐熔融完全后,加入催化剂(I)和阻聚剂,反应到酸值达到反应完毕的理论酸值,得到反应中间体(I)。
[0025]所述聚合物二元醇选自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聚酰胺酯二元醇、聚丙烯酸类二元醇、聚烃二元醇、聚硫酯二元醇、聚硫醚二元醇和聚碳酸酯二元醇的至少一种;优选羟基位于主链两端的聚合物。
[0026]所述酸酐为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酐、乙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纳迪克酸酐的一种或几种。
[0027]所述催化剂(I)选自四甲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戊基溴化铵、二甲基二辛基溴化铵、三甲基丙基溴化铵、三苯基膦、N,N

二甲基苄胺的一种或多种。
[0028]步骤(1)中,以聚合物二元醇为聚烃二元醇、酸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合物二元醇与酸酐混合,在催化剂(I)和阻聚剂作用下发生酯化,然后滴加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进行链延长反应得中间体;S2.不饱和异氰酸酯在阻聚剂的作用下,与中间体反应得到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为,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II)作用下,加入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发生酯化,将产物溶解后加入阻聚剂,滴加步骤S1中间体进一步与产物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氨酯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二元醇,酸酐,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二异氰酸酯,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2~2.02):(2~2.15):(2~2.02):(2~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占比,所述催化剂(I)为0.5

1%,催化剂(II)0.01

0.5%,阻聚剂0.01

0.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酯为4

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

羟乙基丙烯酰胺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琳杨义浒徐建明陈锐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