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是对现有电机散热方式的改进,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内通风散热方式的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小功率电机典型结构是封闭式外通风冷却散热,即电机的心脏部分——定子、转子被机座、端盖封闭在电机内部。电机在负载运行时,定子转子产生的热量经铁心传给机座,再由电机尾部的风扇经风罩导向吹向机座表而的散热片进行散热。这样,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需经过多次传递才能散热,冷却空气不能进入电机内部直接冷却散热,尤其是电机最脆弱的发热部件——电机绕组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需透过绝缘纸传给铁心,铁心再传给机座,再由机座的散热片风冷散热,其散热效果极差。由此,电机积聚大量热量致使电机性能下降,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烧毁绕组。另外,上述电机的散热片的加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小功率电机因采用封闭式散热方式,致使散热效能差,以至使电机性能下降,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烧毁绕组的现状,提供一种内通风散热电机,一改传统散热方式,提高散热效能,解决了因散热效果差引起的电机性能下降,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烧毁绕组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通风散热电机,包括机座(5)、前端盖(2)、后端盖(6)、转子(1)、定子铁心(4)、风扇(7),其特征在于:机座(5)呈筒形,其后端与风罩(8)连接,并与后端盖(6)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环形进风通道口(11);机座(5)与内部的定子铁心(4)之间的空腔形成内通风通道;机座(5)前端与前端盖(2)之间留有间隙,构成环形出风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