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40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座和换热装置,至少两个换热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在纵向上间隔分布于底座上;换热装置包括:主体、端板、第一隔板和换热管,换热管为置于主体内腔的U形管,U形管有多个,多个U形管的两端穿过端板后伸入壳盖的内腔,且同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壳盖的两部分;换热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焚烧炉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增减,能够有效保证热量不会被浪费,提高了回收利用率;换热装置通过底座进行固定,能够在增减之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便于进行拆卸运输。卸运输。卸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医疗垃圾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很强传染性的危险物,无疑将推行更严格的处理技术。现有的医疗垃圾一般通过焚烧炉灭菌焚烧进行处理,焚烧炉在对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加以利用,直接排放至大气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和浪费。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回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座和换热装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在纵向上间隔分布于所述底座上;
[0007]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0008]主体,所述主体为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在所述主体的开口端设有壳盖;
[0009]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主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壳盖之间,以将所述主体的内腔和所述壳盖的内腔隔开;
[0010]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在所述壳盖的内腔,以将所述壳盖的内腔等分为两部分;
[0011]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置于主体内腔的U形管,所述U形管有多个,多个所述U形管的两端穿过所述端板后伸入所述壳盖的内腔,且同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壳盖的两部分;
[0012]所述壳盖对应所述第一隔板的其中一侧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其中一侧设有对应所述进水口的出气口,另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出水口的进气口,任意纵向相邻的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0013]优选地,在所述主体的内腔设有多个第二隔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交错分布与所述主体轴线对称的两侧,并在所述主体的轴向投影上与所述壳盖由所述第一隔板等分的两部分相对应。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一侧固连在主体的内壁,另一侧过所述主体的轴线后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通道。
[0015]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
[0016]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钢板折弯所形成的方形壳状结构,在支撑座上方设有对应所述主体的弧形槽缺口;
[0017]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钢板折弯所形成的与所述支撑座相匹配的方形壳状结构,在所述连接座的上下均设置有对应所述主体的弧形槽缺口;
[0018]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连接座在纵向上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连接座相邻侧的弧形槽缺口合围形成对应主体的放置孔,所述连接座之间的相邻侧的弧形槽缺口合围形成对应所述主体的放置孔。
[0019]优选地,以通过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连接座之间、相邻两个连接座之间均通过连接板进行固定。
[002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对应弧形槽缺口径向的两侧,并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连接座进行固定。
[0021]优选地,纵向相邻的两个换热装置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位置均相对所述主体的轴线做180
°
旋转。
[0022]优选地,所述壳盖和所述主体之间通过法兰进行固定;
[0023]所述端板通过所述壳盖和所述主体之间法兰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底部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螺孔,用于连接地脚螺栓。
[0024]有益效果:换热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焚烧炉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增减,能够有效保证热量不会被浪费,提高了回收利用率;换热装置通过底座进行固定,能够在增减之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便于进行拆卸运输。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简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余热利用装置的剖视简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简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结构简图。
[0030]图中:1、主体;2、进气口;3、出气口;4、支撑座;5、连接座;6、出水口;7、进水口;8、壳盖;9、第二隔板;10、U形管;11、端板;12、第一隔板;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如图1

4所示,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座和换热装置,至少两个换热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在纵向上间隔分布于底座上;可以根据实际焚烧炉所产生的热量对换热装置进行增减,能够有效保证热量不会被浪费,换热装置通过底座进行固定,能够在增减之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便于进行拆卸运输。换热装置包括:主体1、端板11、换热管和第一隔板12,主体1为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并且具有一定长度,其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具体地,当长度较长时具有较长的换热时间,在主体1的开口端设有壳盖8,壳盖8为与主体1相匹配的盖状或者半球状结构,端板11设置于主体1的开口端与壳盖8之间,以将主体1的内腔和壳盖8的内腔隔开;第一隔板12,第一隔板12固定在壳盖8的内腔,以将壳盖8的内腔等分为两部分;换热管为置于主体1内腔的U形管10,U形管10有多个,多个U 形管10的两端穿过端板11后伸入壳盖8的内腔,且同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壳盖8的两部分;壳盖8对应第一隔板12的其中一侧设有进水口7,对应第一隔板12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6,主体1其中一侧设有对应进水口7的出气口3,另一侧设有对应出水口6的进气口2,任意纵向相邻的换热装置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依次连通。以此,水自进水口7进入,经过第一隔板12 导向穿过U形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换热装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在纵向上间隔分布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在所述主体的开口端设有壳盖;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主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壳盖之间,以将所述主体的内腔和所述壳盖的内腔隔开;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在所述壳盖的内腔,以将所述壳盖的内腔等分为两部分;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置于主体内腔的U形管,所述U形管有多个,多个所述U形管的两端穿过所述端板后伸入所述壳盖的内腔,且同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壳盖的两部分;所述壳盖对应所述第一隔板的其中一侧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主体其中一侧设有对应所述进水口的出气口,另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出水口的进气口,任意纵向相邻的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内腔设有多个第二隔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交错分布与所述主体轴线对称的两侧,并在所述主体的轴向投影上与所述壳盖由所述第一隔板等分的两部分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一侧固连在主体的内壁,另一侧过所述主体的轴线后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垃圾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林李强张文超叶灿王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辰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