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3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包括隔热注塑机座,隔热注塑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双层注塑机箱,双层注塑机箱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投料箱盖,双层注塑机箱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智能温控器。上述方案,电磁加热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呈层叠式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的外部,且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分别通过多支线接电座配合集束线缆管以及多触点红外测温器与智能终端为独立性电性连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多触点红外测温器分别实时检测若干个电磁加热器所在位置的熔料温度,智能终端根据检测数据来分别控制若干个电磁加热器的电路通断,采用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分体控制系统,降低了装置的能源消耗,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箱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三种,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箱是注塑机用以加热塑料的组成构件。
[0003]现有的注塑机箱在加热塑料过程中,需要温控装置来保证注塑机箱的温度恒定,以避免塑料凝结粘附于箱体内腔难以清理的问题,但现有的注塑机箱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简单,能源消耗较大,实用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机箱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简单,能源消耗较大,实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包括隔热注塑机座,所述隔热注塑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双层注塑机箱,所述双层注塑机箱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投料箱盖,所述双层注塑机箱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智能温控器。
[0006]优选地,所述双层注塑机箱包括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正面的左侧开设有红外测温窗,所述保温外壳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所述红外测温窗正左右对称设置的接电窗口,所述保温外壳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注塑熔料内胆。
[0007]优选地,所述保温外壳的内壁与所述注塑熔料内胆的外壁之间设有与所述智能温控器相适配的套接夹腔,所述保温外壳为一体形成的改性玻纤隔热箱体,所述投料箱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
[0008]优选地,所述智能温控器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触点红外测温器,所述多触点红外测温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智能终端上方的集束线缆管,所述多触点红外测温器的感温端通过所述红外测温窗内置于所述保温外壳的内腔。
[0009]优选地,所述多触点红外测温器通过所述集束线缆管电性连接有位于所述智能终端右侧的多支线接电座,所述多支线接电座的接电端电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固定套接于所述注塑熔料内胆的外部。
[0010]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呈层叠式套接于所述注塑熔料内胆的外部,且若干个所述电磁加热器均通过所述多支线接电座与多触点红外测温器为电性连接,所述多触点红外测温器与所述智能终端为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温外壳配合注塑熔料内胆组合构成一个双层夹腔箱体,智能
终端和集束线缆管固定安装于保温外壳的外部,电磁加热器固定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的外部,电磁加热器通过红外测温窗和接电窗口内部安装的多触点红外测温器和多支线接电座配合集束线缆管与智能终端为电性连接,通过改性玻纤材质的保温外壳阻隔热量的向外辐射,既降低了注塑熔料内胆的热能流失,也避免了智能终端受热损坏的问题;所述电磁加热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呈层叠式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的外部,且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分别通过多支线接电座配合集束线缆管以及多触点红外测温器与智能终端为独立性电性连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多触点红外测温器分别实时检测若干个电磁加热器所在位置的熔料温度,智能终端根据检测数据来分别控制若干个电磁加热器的电路通断,采用若干个电磁加热器分体控制系统,降低了装置的能源消耗,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双层注塑机箱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温控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多触点红外测温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隔热注塑机座;2、双层注塑机箱;3、投料箱盖;4、智能温控器;21、保温外壳;22、红外测温窗;23、接电窗口;24、注塑熔料内胆;41、智能终端;42、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3、集束线缆管;44、多支线接电座;45、电磁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包括隔热注塑机座1,隔热注塑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双层注塑机箱2,双层注塑机箱2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投料箱盖3,双层注塑机箱2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智能温控器4。
[0021]如附图2和附图3,双层注塑机箱2包括保温外壳21,保温外壳21正面的左侧开设有红外测温窗22,保温外壳21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红外测温窗22正左右对称设置的接电窗口23,保温外壳2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注塑熔料内胆24;保温外壳21的内壁与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壁之间设有与智能温控器4相适配的套接夹腔,保温外壳21为一体形成的改性玻纤隔热箱体,投料箱盖3可拆卸安装于保温外壳21的顶部;智能温控器4包括智能终端41,智能终端4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智能终端41上方的集束线缆管43,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的感温端通过红外测温窗22内置于保温外壳21的内腔;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通过集束线缆管43电性连接有位于智能终端41右侧的多支线接电座44,多支线接电座44的接电端电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45,电磁加热器45固定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部。
[0022]具体的,保温外壳21配合注塑熔料内胆24组合构成一个双层夹腔箱体,智能终端41和集束线缆管43固定安装于保温外壳21的外部,电磁加热器45固定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部,电磁加热器45通过红外测温窗22和接电窗口23内部安装的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
和多支线接电座44配合集束线缆管43与智能终端41为电性连接,通过改性玻纤材质的保温外壳21阻隔热量的向外辐射,既降低了注塑熔料内胆24的热能流失,也避免了智能终端41受热损坏的问题。
[0023]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智能温控器4包括智能终端41,智能终端4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智能终端41上方的集束线缆管43,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的感温端通过红外测温窗22内置于保温外壳21的内腔;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通过集束线缆管43电性连接有位于智能终端41右侧的多支线接电座44,多支线接电座44的接电端电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45,电磁加热器45固定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部;电磁加热器4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电磁加热器45呈层叠式套接于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部,且若干个电磁加热器45均通过多支线接电座44与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为电性连接,多触点红外测温器42与智能终端41为电性连接。
[0024]具体的,电磁加热器45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包括隔热注塑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注塑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双层注塑机箱(2),所述双层注塑机箱(2)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投料箱盖(3),所述双层注塑机箱(2)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智能温控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注塑机箱(2)包括保温外壳(21),所述保温外壳(21)正面的左侧开设有红外测温窗(22),所述保温外壳(21)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所述红外测温窗(22)正左右对称设置的接电窗口(23),所述保温外壳(2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注塑熔料内胆(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21)的内壁与所述注塑熔料内胆(24)的外壁之间设有与所述智能温控器(4)相适配的套接夹腔,所述保温外壳(21)为一体形成的改性玻纤隔热箱体,所述投料箱盖(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保温外壳(2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箱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器(4)包括智能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君宋宝芬苏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上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