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电动机防锈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05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电动机防锈外壳,它由上盖、底盖等组成,其特点是:上盖的周缘均布凸座与导槽,上盖下端开口部周缘形成下卡缘,底盖周缘形成与底盖间呈通槽的凸缘,并以卡座与底盖相接,底盖上端开口部周缘形成上卡缘,定子位于上下卡缘间,在上盖外周缘设置一将各构件包覆的其顶端形成气孔的内风罩,其外周缘再包覆一与内风罩保持适当间隙的外风罩,使空气自该间隙中进入,以此提供散热防锈易修的壳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锈外壳,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电动机防锈外壳。大多数的电气设备均须依赖电动电动机来维持正常运转,甚至在汽车上,电动机已逐渐取代内燃机的地位,因此在现今生活中,电动机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动电动机是能量转换最有效的一种装置,它在运转中不仅能量损失很小,且也不会制造其他具有危险性的副产品,而具极佳的安全性。目前所见的电动机型式相当多,可依不同的需求而装设不同型式的电动机,但不论何种型式的电动机,均具有外壳,使内部的转子、定子等构件得以定位,并根据其他散热结构的设计,使电动机运转中的高温得以散除。目前传统的外壳结构,如图4所示,由上盖80、中座81及底盖82所组成,上盖80、中座81及底盖82均由铸铁一体制成,其中上盖80周缘形成数个通孔803,中央底部形成凹槽802,凹槽802顶端形成贯穿孔801,凹槽802中得以容置一轴承804;中座81为中央贯通的设计,外周缘均布散热片,其上下周缘面对应通孔803的位置各形成上螺孔811及下螺孔812;底盖82呈片状型态,其对应下螺孔812处形成穿孔821,而于中央顶端形成凹槽822,凹槽822底端为贯通孔823,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电动机防锈外壳,该外壳在上盖与底盖间设有定子、转子及传动轴,并在上盖与传动轴间设有轴承,底盖与传动轴间也设有轴承,传动轴穿出上盖后与一扇叶固设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的周缘均布凸座,凸座间形成导槽,而上盖下端开口部的周缘形 成下卡缘,另底盖的周缘形成凸缘,凸缘与底盖间形成通槽,并以卡座与底盖衔接一起,而底盖上端开口部的周缘形成上卡缘,定子即位于上卡缘与下卡缘之间,并锁固一起,另在上盖的外周缘设置一将各构件包覆的内风罩,内风罩顶端形成气孔,内风罩外周缘再包覆一与内风罩保持适当间隙的外风罩,使空气自内风罩与外风罩的间隙中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见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