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波专利>正文

便携式多功能稀土节能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03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转子、定子、机架组成的便携式多功能稀土节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供给充电机和焊接机的电源用发电机主线圈绕组进行抽头或在定子铁芯内嵌完发电机主绕组线圈剩余的空槽中嵌入焊接机和充电机线圈完成。(*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稀土发电机组现行的传统发电机组主要都作单一的发电机用,它与其他用电设备如焊接机、充电机等都是各自独立的,如果放在一起使用不仅体积大而且笨重,若后者要独立使用则往往只能在有电地区应用,所以不但应用地区受限制,而且增加操作上的麻烦。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与加工工艺上都采取了一些较好的措施,从而实现发电机与焊接机、充电机做到三位一体化,进而达到减小体积与重量,节约能源,动态性能好,安全可靠,使用简便,携带方便等。本技术的解决办法是将焊接机、充电机铁芯与发电机定子铁芯共用,即将焊接机、充电机的供电线圈单独绕制在发电机定子铁芯上或者从发电机主绕组供电线圈抽头弓出,为改善额定运行时功率因素,在发电机输出端或线圈绕组上连接有电容器;本技术同时采用“定比分磁”调压技术与性能优良的稀土磁性材料制成新的磁电系统取代现行传统的发电机励磁系统,进而去除传统发电机的电刷、集电环、旋转整流器等易损件,提高可靠性;还利用制成不同结构的稀土永磁发电机转子的发电机的高效率,低能耗及过载,抗冲击、短路能力强的性能,提供焊接机和充电机所需电能。本技术的发电机的转子铁芯为园形或多边形,其上开有一对以上多边形孔,孔内嵌有矩形或梯形稀土磁钢。转子铁芯中心孔内紧紧压入一端加工成阶梯形而另一端开有锥形孔的转轴。转子铁芯两侧端面上有用螺栓固定的硬质压块,使其转子铁芯,稀土磁钢与轴紧固为一体,制成稀土永磁转子;也可用钢件将转子芯与转轴加工而成,但转轴应加工为一端阶梯形,另一端开有锥形孔。加工而成的转子芯两侧端面有用螺栓紧密固定的硬质压块压紧的稀土瓦形磁钢与转子芯组成的稀土永磁转子。本技术的定子铁芯为圆形或多边形,在它的外缘或轭部上开有一对以上多边形槽口或孔,在槽口或孔内嵌有带铁芯的控磁线圈,该控磁线圈上的电压、铁芯截面积、线圈的线径与匝数由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大小而确定。通常是控磁线圈铁芯的磁通φB与定子铁芯轭部通入的磁通φA所成比值(φB/φA×100%=K,K为磁通调整率)能反映出发电机组从空载到额定负载时的所有负载变化时对应的输出电压值。在发电机主绕组供电线圈上或副绕组线圈上取出反映发电机输出变化电压,经整流或经取样,比较放大与整流后,加至控磁线圈上解决用定比分磁技术调控稀土永磁发电机“稳态电压的调整”的问题。本技术除解决发电机、焊接机、充电机一体化外,还在结构设计上做到了可靠、紧凑且便于操作,其作法是将发电机的开关、插座、显示器及控制装置和焊接机与充电机的开关、插座、指示器、操作键钮与控制装置等全部设置在同一操作控制盒的表板上,使电机、焊接机、充电机三机一体,成为多功能便携式,可移动安全可靠寿命长操作方便的机组。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定子铁芯冲片边缘开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定子铁芯冲片轭部开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采用瓦形稀土磁极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右视图;图9采用1对瓦形稀土磁极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10采用1对瓦形稀土磁极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11为采用2对矩形稀土磁极的转子结构示意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图13为采用2对矩形稀土磁极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右视图;图15为本技术操作控制结构布置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单相发电机功率因数补偿电路连接方式;图17为本技术三相发电机功率因数补偿电路连接方式;图18为本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与一对稀土磁钢布置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与二对稀土磁钢布置示意图。图中1为动力机,2为转子,3为定子,4为风叶轮,5为发电机内端盖,6为发电机外端盖,7为发电机外端盖连接件,8为转动轴承,9为螺栓,10为控制盒,11为机架,12为连接螺钉,13为减震垫2-1为稀土磁钢,2-2为转轴,2-3为螺钉,2-4为压块,2-5为螺母,2-6为螺钉,2-7为转子铁芯冲片3-1为定子线圈,3-2为定子铁芯冲片,3-3带铁芯控磁线圈10为控制盒,10-1为发电机电源输出开关及停机键,10-2为发电机电源输出插座,10-3为焊接-充电机电流输出指示,10-4为交流焊接机电流输出插座,即焊枪插座,10-5为直流焊接机与充电机电流输出插座,10-6为发电机电源输出指示,10-7为发电机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10-8为焊接-充电机电流输出调节器,10-9为控制器,10-10为整流器。本技术的园形或多边形转子有一对以上多边形孔在其多边形孔内嵌有矩形或梯形稀土磁钢。在园形或多边形转子铁芯中心孔内紧压入一端加工成阶梯形而另一端开有锥孔形的转轴。并在转子铁芯两侧端面上用螺栓紧固有硬质压块,使其转子铁芯稀土磁钢与转轴紧固为一体,制成稀土永磁转子。或用钢件将转子芯与转轴加工成一体,转轴一端加工成阶梯形而另一端开有锥孔形。在加工成形的转子芯两侧端面上用螺栓将两侧端面上的硬质压块压牢稀土瓦形磁钢两侧的斜端面,将稀土瓦形磁钢固牢在转子芯上,制成稀土永磁转子。本技术用多种结构方式的稀土永磁转子组装便携式多功能稀土节能发电机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图5中,将含铁芯的控磁线圈嵌入定子外缘上的多边形槽口。在图6中,将含铁芯的控磁线圈嵌入定子轭部的多边形孔中。在图9-图10中,在加工成形的转子两侧端面上用螺栓紧固两侧端面上的压块压牢稀土瓦形磁钢两侧斜端面,将稀土瓦形磁钢固牢在转子上制成稀土永磁转子。在图11-图12中,将矩形或梯形稀土磁钢嵌入园形或多边形转子铁芯上的多边形孔内,在园形或多边形转子铁芯两侧端面上压入含止口的压块,用螺栓固牢压块,转子铁芯及稀土磁钢。再把一端加工成阶梯形而另一端开有锥孔形的转轴紧配合穿过压块与转子铁芯中心空间,将转子铁芯,稀土磁钢与转轴紧固为一体,制成稀土永磁转子。在图13-图14中,将矩形或梯形稀土磁钢嵌入转子上的多边形孔内,在园形或多边形转子中心孔内紧压入一端加工成阶梯形而另一端开有锥孔形的转轴,用螺栓固牢在转子两侧端面上的压块,使其转子两侧端面上的压块,将转子稀土磁钢与转轴紧固为一体,制成稀土永磁转子。在图1中,用螺栓把电机内端盖固牢在动力(内然)机功率输出轴的端面上。把稀土永磁转子事先装入绕有线圈的定子内。再将绕有线圈的定子和稀土磁转子装入外端盖和内端盖中,用专用螺栓固牢。在稀土永磁转子的一端或两端装设风叶轮,把开有锥孔形的转轴端装在动力机输出轴上。其开有阶梯形的另一端装上轴承,装入外端盖内,用长螺栓将稀土永磁转子与动力机输出轴固牢。最后在机组底座上装入柔性橡胶减振垫,再把柔性橡胶减振垫固牢在机架的底座上即可。在图2,图3及图4中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稀土永磁转子内部结构,把稀土永磁转子作为一个整件在组装图中与图1的组装方法一样,故图2、图3及图4的组装方法与图1的叙述雷同,不再重复。下面以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连接螺钉将动力机(如柴油机等内燃机)与发电机紧紧固牢,保证动力机输出轴紧紧地卡入发电机转轴锥形孔内并用螺栓连接牢靠。本技术为保证散热,在其转子轴两端均安装有风叶轮,转子采用图7结构,在转轴上用螺钉2只或4只将一对以上稀土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于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