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598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具体涉及根土复合体运动学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外力与土壤波动特性的映射关系,属于农业工程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我国植物蓝莓采收机作业时使土壤松动的问题,步骤为:确定果树受外界激振与土壤内部振动关系,建立果树三维模型,导入EDEM建立根土复合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使用Origin拟合出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最终通过果树激振试验确定仿真曲线是否可靠准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振动式蓝莓采收机振动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使采收机具有普适性,实现农机与农艺相匹配。匹配。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具体涉及根土复合体运动学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外力与土壤波动特性的映射关系,属于农业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以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尽管国内对其机械化采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但其机械采收技术水平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现有的蓝莓采摘手段为振动采摘,但果树受到激振后,根系及土壤也随之发生振动,蓝莓根系作为其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对植物的生长、成熟以及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根系被断裂破坏,对果树的生长、果实的成熟及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土壤松动严重,则带来果树倒伏等潜在危害;同时,根系的加筋作用和锚固作用对植被护坡也至关重要,若松动的土壤会从垄滑落至垄沟中,严重影响采收机的行驶性能,带来作业安全等系列问题。所以,农机与农艺无法有效匹配一直是制约中国蓝莓采收机普及的主要原因。
[0003]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仿真与激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定量的确定出植物受到的外力与土壤波动的映射关系,为最终确定果树倾覆的阈值提供依据,对于振动式蓝莓采收机振动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农机与农艺相匹配。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的测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机农艺不匹配、振动式蓝莓采收机作业导致土壤松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通过Soildwords与EDEM完成果树与根土复合体三维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进行果树受力仿真分析,得到在不同作用外力条件下外力与土壤颗粒波动的理想曲线,根据仿真条件进行激振试验确定仿真结论是否可靠准确。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1)确定果树受外界激振与土壤内部振动关系;
[0009](2)建立果树三维模型;
[0010](3)建立根土复合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获取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
[0011](4)对果树进行激振试验,激振试验输出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将其求解为合加速度;
[0012](5)将激振力于合加速度的散点放入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中,
[0013](6)评价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的可靠性。
[0014]具体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通过蓝莓果树整体的受力分析得出蓝莓果树整株受力模型,并将根土复合体等效为弹簧系统,通过振动能量的传递以及对土壤储存势能的分
析得到土壤振动加速度,分析其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出果树受外界激振与土壤内部振动关系。
[0015]具体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通过果树生物特性的确定,使用Soildwords建立果树的三维模型,其中模型包含主枝、主根、二级根和三级根。
[0016]具体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

:将果树的三维模型在EDEM软件中进行颗粒填充形成根土复合体,填充颗粒的土槽为400mm
×
400mm
×
400mm的正方体;
[0018]步骤

:分别对树干的50mm、200mm、350mm、500mm高度处施加50N

500N、间距为50的作用力,以及对应的力矩共10次;
[0019]步骤

:输出平均速度作为仿真结果,通过单位时间节点内的时间变化量与速度变化量求解出土壤颗粒加速度;
[0020]步骤

:使用Origin拟合出4种不同高度下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
[0021]a=0.04044F+32.86635
[0022]a=0.02699F+19.74358
[0023]a=0.03974F+11.05303
[0024]a=0.02934F+6.15833。
[0025]EDEM软件无法直接输出加速度,因此通过输出平均速度代表整个根土复合体波动的平均水平,输出平均速度后,再取施加激振前后时间节点以及对应的速度值,利用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求解瞬时加速度,该加速度代表施加外力时根土复合体波动的瞬时平均水平;具体公式如下:
[0026][0027]式中:a0为根土复合体瞬时加速度;v2为施加激振力后根土复合体平均速度;v1为施加激振力前根土复合体平均速度;t2为施加激振力后的时间节点;t1为施加激振力前的时间节点。
[0028]具体的,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i:将DH5922采集箱、PCB加速度传感器、冲击力锤以及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作为实验装置;
[0030]步骤ii:使用冲击力锤对树干高度为50mm、200mm、350mm、500mm处多次敲击,取激振力大小在50N~500N范围内的有效测试值共4次,并在每种高度下将PCB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深度为200mm、100mm的根系及0mm的土壤表面处;
[0031]步骤iii:激振试验输出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将其求解为合加速度。
[0032]具体的,所述步骤(6)具体为:若试验数据与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相吻合,则得出合理果树受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确定外力对土壤波动的映射关系。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给出果树及其根土复合体模型建立以及土壤颗粒运动学分析过程,得到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将根土复合体的锚固特性数据化,为振动式蓝莓采收机振动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使采收机具有普适性,实现农机与农艺相匹配。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的技术流程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根果树三维模型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散元根土复合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

3中:1

树干,2

主根,3

二级根,4

三级根,5

根土复合体。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果树整株受力模型。
[0039]图4中:h0为根系深埋深度;h1为F
a
到土壤表面距离;h2为F
b
到土壤表面距离;b0为根土复合体末端到中心线距离;ρ0为果树偏转中心到土壤表面距离;λ为根系间夹角;α0为主枝偏转角;F
f1
为土壤对果树摩擦力;F
f2
为土壤对左侧根系摩擦力;F
f3
为土壤对右侧根系摩擦力;P
v1
为土壤对左侧根系压力;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果树受外界激振与土壤内部振动关系;(2)建立果树三维模型;(3)建立根土复合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获取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4)对果树进行激振试验,激振试验输出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将其求解为合加速度;(5)将激振力于合加速度的散点放入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中,(6)评价外力与土壤波动加速度曲线的可靠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所述步骤(1)具体为:通过蓝莓果树整体的受力分析得出蓝莓果树整株受力模型,并将根土复合体等效为弹簧系统,通过振动能量的传递以及对土壤储存势能的分析得到土壤振动加速度,分析其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出果树受外界激振与土壤内部振动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所述步骤(2)具体为:通过果树生物特性的确定,使用Soildwords建立果树的三维模型,其中模型包含主枝、主根、二级根和三级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蓝莓采摘的果树受迫振动土壤波动测量方法,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将果树的三维模型在EDEM软件中进行颗粒填充形成根土复合体,填充颗粒的土槽为400mm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玉冬原乃峰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