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电池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658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电池装配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装配结构包括壳体、电芯、转接片、下塑胶、绝缘密封件及电极组件,壳体围成容置腔,电芯与转接片及下塑胶容置于容置腔内,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焊接,转接片上凸设有转接柱,绝缘密封件与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的外部,且绝缘密封件设置于壳体与电极组件之间,转接片通过转接柱与下塑胶、壳体及绝缘密封件可活动的配合,转接柱依次穿过下塑胶、壳体及绝缘密封件与电极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装配结构能够降低超声波焊接难度、提升装配效率,并能够提升电池良品率。并能够提升电池良品率。并能够提升电池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电池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电池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在进行电芯入壳处理时,通常先将转接片焊接固定在壳体上,之后再将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进行超声波焊接。
[0003]在进行极耳与转接片的超声波焊接时,受限于壳体内部空间狭小,导致焊接难度大,焊接效率低。并且,受超声波振动作用,转接片与壳体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振动幅度大,振动剧烈,易导致极耳与转接片的焊接位置断裂,影响产品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其能够降低超声波焊接难度、提升焊接效率,并能够提升产品良品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其能够降低超声波焊接难度、提升焊接效率,并能够提升产品良品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包括壳体、电芯、转接片、下塑胶、绝缘密封件及电极组件,所述壳体围成容置腔,所述电芯与所述转接片及所述下塑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转接片、下塑胶、绝缘密封件及电极组件,所述壳体围成容置腔,所述电芯与所述转接片及所述下塑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转接片焊接,所述转接片上凸设有转接柱,所述绝缘密封件与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绝缘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转接片通过所述转接柱与所述下塑胶、所述壳体及所述绝缘密封件可活动的配合,所述转接柱依次穿过所述下塑胶、所述壳体及所述绝缘密封件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塑胶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密封件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转接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相对的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绝缘筒及第二绝缘筒,所述第一绝缘筒及所述第二绝缘筒均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绝缘筒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绝缘筒伸入所述电极组件内,所述转接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筒、第三通孔及所述第二绝缘筒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上塑胶及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的一端由所述上塑胶的一侧嵌入所述上塑胶,所述上塑胶背离所述电极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延伸至所述电极本体,所述第二绝缘筒伸入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转接柱与所述电极本体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辉张亚儒陈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