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84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8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包括底板、预制站台板与竖墙预制块,底板上设置有底纵梁,底纵梁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排竖墙预制块,每一侧的两排竖墙预制块与底纵梁之间的顶部均设置有预制站台板,预制站台板的上侧设置有现浇层,预制站台板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桁架钢筋结构,桁架钢筋结构的上侧位于现浇层内。本申请整体采用预制装配式工艺结构建造,通过站台板及其下部竖墙结构分块预制装配、关键部位整体现浇的方式施工,能够节省大量的模板支架用量,提高施工精度,保证行车限界要求,避免质量通病,减少资源浪费,并且能够改善作业环境,缩短建设工期,契合建筑业发展趋势,为后续工序创造很好的时间及空间效益。及空间效益。及空间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车站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站内站台板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火等功能,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站台板下设两组轨底风道,通过此风道将列车制动过程中摩擦生热产生的热量及轨行区空气经过环控小室、排风道、排风井等排出室外。
[0003]站台板及其下部风道通常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后站内施工,即:二次内部结构,其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材料等通过临时预留孔吊运至车站内部)、植筋施工、站台板下竖墙、柱钢筋绑扎、站台板下竖墙、柱模板及站台板模板脚手架、站台板钢筋绑扎、端头封堵模板、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支架体系原路运出车站,对于该种现有的施工方式来说,存在以下缺陷:
[0004](1)施工滞后,通常待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后才开始站台板结构施工,导致后续砌筑、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等待时间长,如组织不利,恐影响后续工序、甚至通车等重要节点目标;
[0005](2)全现浇作业受车站内封闭空间环境制约,模板、支架及混凝土等材料均通过顶、中板临时预留孔洞吊运,运输路径长、各工序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且质量不易控制、材料浪费严重;
[0006](3)在车站近乎密闭的空间内作业粉尘大,空气污染严重,站内必须配备通风系统,对作业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0007](4)需要底板植筋,会损坏结构,难以满足耐久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包括底板、预制站台板与竖墙预制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纵梁,底纵梁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排竖墙预制块,每一侧的两排竖墙预制块与底纵梁之间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预制站台板;
[0010]所述竖墙预制块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主筋,主筋的底端延伸至竖墙预制块的下方,竖墙预制块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并且底板上配合所述主筋设置有插接固定结构;
[0011]所述预制站台板上对应主筋的位置设置有镂空空间结构,所述预制站台板的上侧设置有现浇层,现浇层将所述镂空空间结构进行填充,所述主筋的顶端穿过镂空空间结构
延伸至现浇层内;
[0012]所述预制站台板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桁架钢筋结构,桁架钢筋结构的上侧位于现浇层内。
[0013]进一步,两侧的所述预制站台板之间设置有预留拼缝,所述现浇层将预留拼缝进行填充。
[0014]进一步,所述底纵梁上设置有梁上竖墙,两侧的预制站台板搭接在梁上竖墙的两侧,所述预留拼缝位于梁上竖墙的中部。
[0015]进一步,所述竖墙预制块的顶部配合预制站台板设置有牛腿。
[0016]进一步,所述插接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竖墙主筋限位尼龙套管,所述主筋插入至竖墙主筋限位尼龙套管内,主筋与竖墙主筋限位尼龙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灌浆层。
[0017]进一步,所述竖墙预制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灌浆层。
[0018]进一步,所述竖墙预制块内通过阵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主筋,所述预制站台板上对应不同位置的主筋开设有多个镂空空间结构。
[0019]进一步,所述主筋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锚固板。
[0020]进一步,所述底板、预制站台板与竖墙预制块之间围合成下排热风道。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整体采用预制装配式工艺结构,通过站台板及其下部竖墙结构分块预制装配、关键部位整体现浇的方式施工,能够节省大量的模板支架用量,避免质量通病,减少资源浪费,并且能够改善作业环境,缩短建设工期,契合建筑业发展趋势,为后续工序创造很好的时间以及空间效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竖墙预制块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制站台板在镂空空间结构处的水平剖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制站台板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

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包括底板1、预制站台板2与竖墙预制块3,底板1上设置有底纵梁4,底纵梁4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排竖墙预制块3,每一侧的两排竖墙预制块3与底纵梁4之间的顶部均设置有预制站台板2,以图1为参照,竖墙预制块3与底纵梁4均沿着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进行延伸,具体的延伸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034]竖墙预制块3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主筋5,主筋5的底端延伸至竖墙预制块3的下方,竖墙预制块3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并且底板1上配合主筋5设置有插接固定结构,以此来实现竖墙预制块3的定位、稳定安装。
[0035]预制站台板2上上对应主筋5的位置设置有镂空空间结构201,预制站台板2的上侧设置有现浇层6,现浇层6将镂空空间结构201进行填充,主筋5的顶端穿过镂空空间结构201延伸至现浇层6内,通过设置镂空空间结构201,使得现浇层6固化后与预制站台板2形成可靠的榫卯配合结构,大大的保证了结构强度,同时主筋5将底板1、竖墙预制块3、预制站台板2以及现浇层6进行穿接,保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进一步的提高了结构的稳固性。
[0036]预制站台板2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预制站台板与竖墙预制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纵梁,底纵梁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排竖墙预制块,每一侧的两排竖墙预制块与底纵梁之间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预制站台板;所述竖墙预制块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主筋,主筋的底端延伸至竖墙预制块的下方,竖墙预制块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并且底板上配合所述主筋设置有插接固定结构;所述预制站台板上对应主筋的位置设置有镂空空间结构,所述预制站台板的上侧设置有现浇层,现浇层将所述镂空空间结构进行填充,所述主筋的顶端穿过镂空空间结构延伸至现浇层内;所述预制站台板内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桁架钢筋结构,桁架钢筋结构的上侧位于现浇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预制站台板之间设置有预留拼缝,所述现浇层将预留拼缝进行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站台板及下部竖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纵梁上设置有梁上竖墙,两侧的预制站台板搭接在梁上竖墙的两侧,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王锋吴天林权威刘运生聂善军吴群辉王龙伍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