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74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涉及钢丝绳弯曲疲劳测试领域,包括主体、夹持结构、间距调整结构,所述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主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夹持结构,通过将钢丝绳置于上夹块与下夹块之间,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将带动主动转轮、被动转轮转动,主动转轮转动带动履带移动,履带移动将给予连接块拉力,连接块受到外界拉力将带动上夹块移动,直到上夹块的外壁进入下夹块的内侧,此时位于上夹块与下夹块内壁的钢丝绳将被上夹块与下夹块一侧外壁的防滑锯齿夹住,使钢丝绳不易脱落,达到了对钢丝绳进行快速夹持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具体是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1834年欧洲人奥鲁勃特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根钢丝绳(光面钢丝绳),1939年建立的天津市第一钢丝绳厂是我国第一家金属制品企业。
[0003]钢丝绳在工作时,会受到各种力的影响,这些力对钢丝绳反复作用将导致钢丝绳因疲劳而断裂,在对钢丝绳进行弯曲疲劳试验时,需要将钢丝绳的两端先固定圆柱形套筒上,再将套筒固定在试验机的夹持机构内进行夹持,在更换下一组钢丝绳进行弯曲疲劳实验室,过程繁琐,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主体、夹持结构、间距调整结构,所述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主电机;
[0007]其中,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有位于主体一端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块,所述下夹块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壁位于下夹块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上夹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转轮的外壁设置有被动转轮。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距调整结构包括有位于下夹块底端的上齿条,所述上齿条的下方设置有下齿条,所述上齿条与下齿条之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工作电机,所述上齿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的外壁与上齿条、下齿条相接触的位置处相啮合,所述齿轮的一侧外壁通过转动杆、转轴、联轴器与工作电机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夹块的内壁与上夹块的外壁相契合,所述下夹块的内侧与上夹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锯齿。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联轴器、转动杆与主动转轮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轮的外壁与被动转轮的外壁相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与转盘相接触的位置处远离转盘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主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夹块与上夹块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夹块与上夹块均匀分布在连接座的上下两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了夹持结构,通过将钢丝绳置于上夹块与下夹块之间,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将带动主动转轮转动,主动转轮转动将带动被动转轮转动,此时位于主动转轮与被动转轮内侧的履带也将移动,履带移动将给予连接块拉力,连接块受到外界拉力将带动上夹块移动,直到上夹块的外壁进入下夹块的内侧,此时位于上夹块与下夹块内壁的钢丝绳将被上夹块与下夹块一侧外壁的防滑锯齿夹住,使钢丝绳不易脱落,达到了对钢丝绳进行快速夹持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2、通过设置了间距调整结构,通过启动工作电机,工作电机工作将带动与其输出端通过转轴、联轴器转动连接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将带动与其外壁啮合的上齿条与下齿条移动,上齿条与下齿条移动将带动与其一端连接的两个下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减少钢丝绳与多个转轮之间的空隙,达到了对被夹持住的两端钢丝绳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连接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主体;2、连杆;3、转盘;4、主电机;5、夹持结构;501、连接座;502、下夹块;503、上夹块;504、连接块;505、主动转轮;506、被动转轮;507、驱动电机;508、履带;6、间距调整结构;601、上齿条;602、下齿条;603、齿轮;604、工作电机;60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主体1、夹持结构5、间距调整结构6,主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2,连杆2的一端连接有转盘3,转盘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主电机4;
[0022]其中,夹持结构5包括有位于主体1一端的连接座501,连接座501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块502,下夹块502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块504,连接块504的一侧外壁位于下夹块50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上夹块503,连接块504的一端连接有履带508,履带508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转轮505,主动转轮505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驱动电机507,主动转轮505的外壁设置有被动转轮506。
[0023]该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通过此结构可将钢丝绳置于上夹块503与下夹块502之间,再通过驱动电机507与主动转轮505、履带508的作用下拉动连接块504,从而使上夹块503与下夹块502相互靠近,对钢丝绳进行夹紧。
[0024]在图2中:间距调整结构6包括有位于下夹块502底端的上齿条601,上齿条601的下方设置有下齿条602,上齿条601与下齿条602之间设置有齿轮603,齿轮603的一端连接有工作电机604,上齿条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05。
[0025]该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通过此结构可将被上下两组上夹块503与下夹块502夹住的钢丝绳在上齿条601、下齿条602与工作电机604的作用下相互靠近。
[0026]在图3中:齿轮603的外壁与上齿条601、下齿条602相接触的位置处相啮合,齿轮603的一侧外壁通过转动杆、转轴、联轴器与工作电机604转动连接。
[0027]该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通过此结构可使通过启动工作电机604,工作电机604工作将带动与其输出端通过转轴、联轴器转动连接的齿轮603转动,齿轮603转动将带动与其外壁啮合的上齿条601与下齿条602移动,上齿条601与下齿条602移动将带动与其一端连接的两个下夹块502相互靠近或远离。
[0028]在图2

3中:下夹块502的内壁与上夹块503的外壁相契合,下夹块502的内侧与上夹块50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锯齿,驱动电机507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主体(1)、夹持结构(5)、间距调整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杆(2),所述连杆(2)的一端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主电机(4);其中,所述夹持结构(5)包括有位于主体(1)一端的连接座(501),所述连接座(501)的内侧设置有下夹块(502),所述下夹块(502)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块(504),所述连接块(504)的一侧外壁位于下夹块(50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上夹块(503),所述连接块(504)的一端连接有履带(508),所述履带(508)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转轮(505),所述主动转轮(505)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驱动电机(507),所述主动转轮(505)的外壁设置有被动转轮(5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卧式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结构(6)包括有位于下夹块(502)底端的上齿条(601),所述上齿条(601)的下方设置有下齿条(602),所述上齿条(601)与下齿条(602)之间设置有齿轮(603),所述齿轮(603)的一端连接有工作电机(604),所述上齿条(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05)。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纳世吉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