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化合物、混合物和发光器件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混合物和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s,OLEDs)以其主动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发光效率高、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温度适应范围大、生产加工工艺相对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小,更轻更薄,柔性显示等优点以及巨大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现已经被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应用在各类显示产品中。然而,除了发光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外,困扰OLED产品的一大痛点便是由于老化引起的“烧屏”问题。通常OLED器件电极附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SPP)被认为是一种损耗,因为激子能量通过非辐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以热的形式耗散。效率及稳定性的提高已是OLED技术的重要前进方向。
[000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器件内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的荧光化合物,以提升器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其中,X1、X2分别独立地选自N
‑
R1、CR2R3、O、S、SiR4R5中的任意一种;R1‑
R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A1、A2分别独立地选自N、CR6、SiR7、GeR8、PR
9 R
10
中的任意一种;R6‑
R
10
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Y含手性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Z选自B或P=O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Y选自下列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为连接位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化合物选自下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烨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