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瑞华专利>正文

无电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240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电刷电机,它由前后端盖、前后轴承、转子、定子、机座、接线盒、风叶、风罩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由外层定子和内层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在内外层定子中间转动,其转距是通过转子两端短路环的内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轴齿轮及电机主轴旋转。双层定子的绕组为环形螺旋管状,通电后磁力线密封在环形螺旋管内,转子在其中充分切割磁力线,从而感应出更高的电动势,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一种无电刷电机。目前所用的电动机按转子绕组可分为绕线式和鼠笼式两大类,绕线式转子必须有电刷、滑环接入电源,而鼠笼式转子则是一种无电刷电机,它是通过鼠笼导体切割定子的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通过鼠笼两端的短路环形成电流,此电流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力矩而使转子转动,其力矩的大小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也就是与切割磁力线的多少成正比,但目前的电动机其磁力线并没充分利用,其一,定子的旋转磁场在定子轭部和齿部均存在较大的漏磁,其二,磁力线回路是发散的,各部受导磁体的影响,磁力线被歪曲,不够集中,其三,通电导体并不能垂直地切割磁力线,单位面积的磁通密度不一致,因此,电机的输出功率较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电刷电机,它能将磁力线密封在一个螺旋管环形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减少漏磁,提高单位面积的磁通密度,并使转子的通电导体垂直切割磁力线,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从而在额定电流下输出更大的功率,也就是说输出同等功率的情况下节省更多的电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达到在鼠笼式异步电机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前后端盖、前后轴承、接线盒、机座及风叶、风罩等结构,改变其定子及绕组和转子及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定子分为外层定子及内层定子,同样是用矽钢片冲压叠合而成,两端有盖板连接,保持双层定子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双层定子槽数相等,其绕组的每一匝是嵌放在内外定子槽上,每匝相连使整个绕组形成螺旋管状,通入三相平衡电流后,磁力线则被密封在环状螺旋管内。无电刷电机的转子为圆筒状,安装在外层定子与内层定子之间,也就是在环形螺旋管内转动,转子由三层不同材料卷制而成,外层及内层为导电铜材,中层为导磁的铁钴相合金,转子两端的短路环由钢制成,环的外周有滚珠槽,内装滚珠轴承以保持转子与定子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同时转子与内外层定子均有一定的气隙,使转子能灵活转动,短路环的内周还铣有齿轮,它通过行星齿轮将转矩传递给转动轴齿轮而使电机主轴转动。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双层定子结构示意图;图2-鼠笼式转子结构示意图;图3-图1的A-A剖面图;图4-图1的B-B剖面图;图5-圆筒形转子结构示意图;图6-双层定子绕组示意图。附图标号如下1-滚珠槽、2-外层定子、3-转子、4-内层定子、5-电机主轴、6-短路环齿轮、7-转动轴齿轮、8-行星齿轮、9-圆筒形转子外层、10-圆筒形转子中层、11-圆筒形转子内层、12-短路环、13-盖板。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前后端盖、前后轴承、接线盒、机座、风叶、风罩等结构,将定子改为双层定子,如图1-双层定子结构示意图所示,转子(3)处于外层定子(2)和内层定子(4)的中间转动,内外层定子均用矽钢片冲压叠合而成,两端有盖板(13)连接,保持两定子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图3为图1的A-A剖面,内层定子(4)与外层定子(2)槽数相等,其绕组的每一匝是嵌放在内外定子槽内,各匝线圈相连,使整个定子绕组形成环形螺旋管状。图6为双层定子绕组的绕线方式,接通三相平衡电流后,磁力线被密封在螺旋管内。无电刷电机的转子(3)为圆筒形,它由三层不同材料卷制而成,如图5所示,外层(9)及内层(11)为导电铜材,中层(10)为导磁的铁钴相合金。无电刷电机的转子(3)也可采用鼠笼转子,为改善起动特征应采用双层斜条鼠笼式转子,导电体一般采用铜材或铸铝,图2为鼠笼式转子结构示意图,图中鼠笼两端的短路环(12)由钢制成,其外周有滚珠槽(1),内装滚珠轴承,使转子与定子处于同一中心轴上,同时又保持转子与内外层定子有一定的气隙。在短路环(12)的内周铣有齿轮(6),起传动作用。图4为图1的B-B剖面,短路环(12)内周的齿轮(6)连接有三个120°的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8)的转轴固定在内层定子(4)上,转子转动时其力矩通过行齿轮传递到转动轴齿轮(7)上,带动电机主轴(5)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无电刷电机,它由前后端盖、前后轴承、机座、接线盒、转子、定子、风叶、风罩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由外层定子(2)及内层定子(4)所组成,转子(3)可在内外层定子之间转动,其转距是通过转子两端短路环(12)的内周齿轮(6)、行星齿轮(8)、转动轴齿轮(7)传递给电机主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3)由三层不同材料卷制成圆筒形,外层(9)及内层(11)为铜材,中层(10)为铁钴相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3)也可以采用双层斜条鼠笼式转子,其两端的短路环(12)由钢制成,短路环的外周有滚珠槽(1),内周有齿轮(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外层定子(2)、内层定子(4)槽数相等,其绕组的每一匝是嵌放在内外定子槽上,整个绕组为螺旋管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电刷电机,它由前后端盖、前后轴承、转子、定子、机座、接线盒、风叶、风罩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由外层定子和内层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在内外层定子中间转动,其转距是通过转子两端短路环的内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轴齿轮及电机主轴旋转。双层定子的绕组为环形螺旋管状,通电后磁力线密封在环形螺旋管内,转子在其中充分切割磁力线,从而感应出更高的电动势,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文档编号H02K3/12GK1100573SQ9410041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贺瑞华 申请人:贺瑞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电刷电机,它由前后端盖、前后轴承、机座、接线盒、转子、定子、风叶、风罩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由外层定子(2)及内层定子(4)所组成,转子(3)可在内外层定子之间转动,其转距是通过转子两端短路环(12)的内周齿轮(6)、行星齿轮(8)、转动轴齿轮(7)传递给电机主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贺瑞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