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515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鲤科鱼养殖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鲤科是鱼类中最大的一科,约有200多属,2000多种,属于淡水鱼类,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中国、印尼、越南、孟加拉等,形态与生态习性富于变化,多数为重要的养殖经济性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等。随着渔业行业的持续发展及消费市场的需求增加,养殖问题愈加受到关注。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优质饲料在满足鱼体各种营养物质需求前提下,还需具有良好适口性、促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功能,且在高效养殖模式配合下,提高鱼类养殖效率,减少氨氮排放。终端养殖户为追求高效益,往往会不断提高密度、提高投喂率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而一般的养殖土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养殖环境,大量投喂饲料下粪便及未进食的饲料沉积导致水质恶化,导致病菌滋生,往往伴随着存活率较低、患病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依靠大量使用药品、调水产品的方案也很难解决这些难题,导致夏季高温季节鲫鱼鳃出血病、草鱼出血病等频发而导致大量死亡,养殖户损失大且效益差。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提升鲤科鱼免疫力的饲料,同时开发匹配一种绿色高效的养殖系统和模式来提升养殖效率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在加快鱼体生长速度的同时,解决存活率较低、患病率偏高、水质污染排放等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鲤科鱼饲料,并配合相应的养殖系统、养殖模式,可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鱼类免疫力,减少水体自净压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5

8份、鸡肉粉4

7份、豆粕24

28份,菜粕20

25份、DDGS 4

7份、小麦12

15份、豆油4

5份、米糠12

14份、磷酸二氢钙2

2.5份、98.5%赖氨酸0.3份、蛋氨酸0.1份、杂食性预混料0.2份、免疫增强剂0.1

0.2份、中药添加剂0.1

0.2份、复合酶制剂0.1

0.2份。
[0006]进一步地,所述杂食性预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VA 0.02份、VB10.02份、VB20.03份、VB60.03份、VB
12
0.04份、VC 0.3份、VD30.02份、VE 0.1份、VK30.01份、烟酸0.08份、泛酸钙0.04份、叶酸0.01份、生物素0.5份;所述免疫增强剂为甲壳素0.25份、低聚果糖0.25份、异麦芽糖0.25份和半乳寡糖0.25份,所述中药添加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板蓝根0.2份、黄芪0.2份、黄连0.2份、白术0.2份、甘草0.2份,所述复合酶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淀粉酶0.25份、蛋白酶0.25份、果胶酶0.25份、植酸酶0.25份。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鱼粉、鸡肉粉、豆粕、菜粕、小麦和米糠粉碎,然后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制粒,冷却并烘干,最终得到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鱼饲料。
[0009]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为粉碎至60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制粒为在85

90℃下制成颗粒。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在养殖池中设置锥底圆桶2个/亩,锥底圆桶上口直径10m,底部直径8m,总高1.5m,厚度15mm,各锥底圆桶之间间隔0.5m,锥底圆桶边缘高出水面10cm,锥底圆桶底部连接污泥抽取泵,具有过滤装置;
[0013](2)水质要求:溶氧量5

8mg/L,二氧化氮含量小于0.08mg/L、氨气含量小于0.08mg/L,pH值7

8.5,水温22

30℃;
[0014](3)鱼苗选择:选择健康、品种优良、大小均一的鱼苗,鱼苗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
[0015](4)鱼苗放养:3

4月份,在锥底圆桶中放苗1400

1600尾,每尾50g左右;锥底圆桶外围放养50

100尾滤食型鱼种(如花白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0016](5)饲料投喂:投喂所述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投喂量根据水温和鱼体规格调整投喂率,每半个月称重一次,打捞不低于20尾鲫鱼,计算体重的平均值及肥满度,确定饲料投放量;颗粒料从料仓经过管道到达固定于养殖桶中间的小型自动投喂机,呈360
°
均匀投料;
[0017](6)水质管理:在每日最后一次投喂完成1小时,开启电泵自动吸取并分离出锥底圆桶底部的粪便及饲料残渣,同时循环换水10

20%,补充养殖池的水到锥底圆桶中,pH值保持在7

8.5,使用微孔增氧来保证每个锥底圆桶的溶氧量保持在5

8mg/L,每月给池塘换水10

20%;
[0018](7)疾病防治:及时清理病鱼、死鱼,定期消毒。
[0019]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消毒处理采用3wt%的食盐水浸泡鱼苗3~5min。
[0020]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饲料采用自动投饵机每天投喂2

4次。
[0021]进一步地,步骤(6)所述污泥用于沉水植物的养殖,沉水植物养殖在锥底圆桶外侧池塘底部,沉水植物为海菜花、苦草、金鱼藻、水车前、穗花狐尾藻、黑藻中的至少一种。在池塘固定区域用固定浮排种植植物,植物可以为蕹菜、油麦菜、茼蒿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0022]进一步地,步骤(7)所述消毒的药物选用二氧化氯、碘制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0024]1)鱼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时,有害微生物会占优势,导致鱼类生病。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甲壳素、低聚果糖、异麦芽糖和半乳寡糖,在动物肠道内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可以帮助鱼体建立有益微生物占稳定优势的微生物区系,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0025]2)中药添加剂的使用可补充鱼体饲料营养组分的不足,改善饲料性能,防止饲料品质的劣化。还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增强抗病能力,促进鱼体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0026]3)添加复合酶制剂既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量,又可以提高鱼体对酶作用物质的消化率。通常对于幼鱼,由于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某些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此时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5

8份、鸡肉粉4

7份、豆粕24

28份,菜粕20

25份、DDGS 4

7份、小麦12

15份、豆油4

5份、米糠12

14份、磷酸二氢钙2

2.5份、98.5%赖氨酸0.3份、蛋氨酸0.1份、杂食性预混料0.2份、免疫增强剂0.1

0.2份、中药添加剂0.1

0.2份、复合酶制剂0.1

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食性预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VA 0.02份、VB10.02份、VB20.03份、VB60.03份、VB
12
0.04份、VC 0.3份、VD30.02份、VE 0.1份、VK30.01份、烟酸0.08份、泛酸钙0.04份、叶酸0.01份、生物素0.5份;所述免疫增强剂为甲壳素0.25份、低聚果糖0.25份、异麦芽糖0.25份和半乳寡糖0.25份,所述中药添加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板蓝根0.2份、黄芪0.2份、黄连0.2份、白术0.2份、甘草0.2份,所述复合酶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淀粉酶0.25份、蛋白酶0.25份、果胶酶0.25份、植酸酶0.25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鱼粉、鸡肉粉、豆粕、菜粕、小麦和米糠粉碎,然后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制粒,冷却并烘干,最终得到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涛张璐米海峰任鸣春廖盛臣薛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