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玉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14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可进行调节,康复速度较快,康复效果较好的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支撑脚、底板、第一挡板、套筒等;支撑脚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脚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顶部左侧连接有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人们将小儿抱起并放置于座椅上,人们启动气缸,小儿双手握住握杆,人们将小儿将双腿分别放置于踏板上,小儿左右腿交替蹬动踏板,小儿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便捷高效的进行康复训练,加快了小儿的康复速度。加快了小儿的康复速度。加快了小儿的康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肢体创伤主要为:意外事故导致肢体骨折、皮肤软组织受损等肢体损伤,以及由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肢体无法正常行动。
[000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3666568U的一种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摆动臂一,所述摆动臂一的后端面设置有摆动臂二,且所述摆动臂一与摆动臂二之间通过销轴一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和摆动臂二之间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摆动臂一和摆动臂二上均设置有肢体固定装置,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板,且所述电动伸缩杆与两组端部板之间均通过销轴二转动连接,且两组所述端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一和摆动臂二的侧壁上,该装置虽然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摆动臂一和摆动臂二进行转动,再通过摆动臂一和摆动臂二带动两组底座运动,以此对患者肢体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达到了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发生,但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容易导致患肢固定不稳,从而使得患肢受到二次伤害,安全性较差,且在康复后期无法进行调节训练强度,从而导致康复速度较慢,康复效果较差。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较高,可进行调节,康复速度较快,康复效果较好的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安全性较差,无法进行调节训练强度,康复速度较慢,康复效果较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可进行调节,康复速度较快,康复效果较好的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支撑脚、底板、第一挡板、套筒、康复机构和辅助使用机构,支撑脚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脚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顶部左侧连接有套筒,底板的内部连接有辅助使用机构,辅助使用机构的顶部连接有康复机构。
[0007]优选地,辅助使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柱、第一固定板、握杆、座椅、气缸、滑块、齿条、齿轮和传动轴,底板的内底部左侧安装有气缸,底板的内底部右侧滑动式地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滑块的顶部左侧连接有齿条,套筒的内部转动式地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贯穿于第一挡板,传动轴的顶部连接有座椅,传动轴的外壁下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滑块的顶部左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柱,固定柱位于齿条的右侧,滑块的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固定柱相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左侧上部连接有握杆。
[0008]优选地,康复机构包括有第一转动轴、转盘、刹车片、第二固定板、螺栓、第二挡板、
第一连接板、踏板、绑带、固定块、第一磁块、隔板和固定杆,两个固定柱的上部之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外壁中部连接有转盘,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前侧连接有刹车片,前侧固定柱的外壁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第一转动轴转动式连接,固定杆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刹车片与第二固定板接触配合,第二固定板的上部后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刹车片接触配合,第二固定板的前侧上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与第二挡板接触配合,第一转动轴外壁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前侧第一连接板的左前侧与后侧第一连接板的右后侧均连接有踏板,踏板与第一连接板转动配合,两个踏板的顶部均连接有隔板,两个踏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与固定块接触配合,第一磁块与固定块相吸,两个第一磁块的顶部与两个隔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绑带。
[0009]优选地,还包括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环、拉绳、第三固定板、第一滑轮、第四固定板、第二滑轮、第三滑轮、扶手、导向杆和第二连接板,套筒的外壁上部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壁后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内部后侧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滑轮,座椅的后侧下部连接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第二滑轮位于第四固定板的上部,第三滑轮位于第四固定板的下部,座椅底部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的外壁下部之间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扶手,第二连接板顶部的后侧与固定环外壁的后侧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绕接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第三滑轮的外壁之间。
[0010]优选地,还包括有手摇机构,手摇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板、第二转动轴、手轮、手柄和皮带,滑块的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第五固定板的上部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后侧连接有手轮,手轮的后侧上部连接有手柄,手轮的外壁与转盘的外壁之间绕接有皮带。
[0011]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三连接板、挡杆和第二磁块,右侧扶手的右前侧上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内部上侧铰接式地连接有挡杆,左侧扶手的顶部前侧连接有两个第二磁块,挡杆与第二磁块接触配合,第二磁块与挡杆相吸。
[0012]优选地,还包括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有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卡板,滑块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铰接式地连接有第五连接板,两个第五连接板的内部上侧均滑动式地连接有卡板,卡板与第一连接板接触配合。
[0013]优选地,手柄的外壁连接有胶套。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人们将小儿抱起并放置于座椅上,人们启动气缸,小儿双手握住握杆,人们将小儿将双腿分别放置于踏板上,小儿左右腿交替蹬动踏板,如此,小儿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便捷高效的进行康复训练,加快了小儿的康复速度。
[0015]2、通过座椅带动第四固定板运动,第四固定板带动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运动,第三滑轮会通过拉绳将第二连接板带动向上运动,第二连接板带动扶手运动,如此,在扶手的作用下,使得小儿在康复训练时不会掉落下来,提高了安全性。
[0016]3、人们可根据小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摇动手柄,手柄带动手轮转动,第二转动轴随之转动,手轮通过皮带将转盘带动转动,如此,人们只需摇动手柄,即可在小儿康复初期进行辅助训练,提高了小儿的康复速度。
[0017]4、通过人们向上转动挡杆,当挡杆运动至极限距离时,挡杆会与第二磁块接触,如此,在挡杆的作用下,避免了小儿在训练过程中从座椅上滑落下来,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性。
[0018]5、通过人们将小儿将双腿分别放置于踏板上,随后,人们拉动第一磁块,第一磁块带动绑带运动,在此过程中,卡板始终处于卡住第一连接板的状态,如此,在卡板的作用下,使得人们在进行固定小儿脚掌时,第一连接板不会运动发生位移,避免对小儿的肢体造成二次伤害,使得整个装置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康复机构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脚(1)、底板(2)、第一挡板(3)、套筒(7)、康复机构(9)和辅助使用机构(10),支撑脚(1)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脚(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挡板(3),第一挡板(3)的顶部左侧连接有套筒(7),底板(2)的内部连接有将康复机构(9)带动靠近小儿的辅助使用机构(10),辅助使用机构(10)的顶部连接有辅助小儿康复训练的康复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使用机构(10)包括有固定柱(4)、第一固定板(5)、握杆(6)、座椅(8)、气缸(101)、滑块(102)、齿条(103)、齿轮(104)和传动轴(105),底板(2)的内底部左侧安装有气缸(101),底板(2)的内底部右侧滑动式地连接有滑块(102),滑块(102)与气缸(101)的活塞杆相连接,滑块(102)的顶部左侧连接有齿条(103),套筒(7)的内部转动式地连接有传动轴(105),传动轴(105)贯穿于第一挡板(3),传动轴(105)的顶部连接有座椅(8),传动轴(105)的外壁下部连接有齿轮(104),齿轮(104)与齿条(103)相互啮合,滑块(102)的顶部左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柱(4),固定柱(4)位于齿条(103)的右侧,滑块(102)的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与固定柱(4)相连接,第一固定板(5)的左侧上部连接有握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肢体创伤的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康复机构(9)包括有第一转动轴(91)、转盘(92)、刹车片(93)、第二固定板(94)、螺栓(95)、第二挡板(96)、第一连接板(97)、踏板(98)、绑带(99)、固定块(910)、第一磁块(911)、隔板(912)和固定杆(913),两个固定柱(4)的上部之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转动轴(91),第一转动轴(91)的外壁中部连接有转盘(92),第一转动轴(91)的外壁前侧连接有刹车片(93),前侧固定柱(4)的外壁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杆(913),固定杆(913)与第一转动轴(91)转动式连接,固定杆(913)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4),刹车片(93)与第二固定板(94)接触配合,第二固定板(94)的上部后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挡板(96),第二挡板(96)与刹车片(93)接触配合,第二固定板(94)的前侧上部螺纹连接有螺栓(95),螺栓(95)与第二挡板(96)接触配合,第一转动轴(91)外壁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7),前侧第一连接板(97)的左前侧与后侧第一连接板(97)的右后侧均连接有踏板(98),踏板(98)与第一连接板(97)转动配合,两个踏板(98)的顶部均连接有隔板(912),两个踏板(9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块(910),两个固定块(910)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一磁块(911),第一磁块(911)与固定块(910)接触配合,第一磁块(911)与固定块(910)相吸,两个第一磁块(911)的顶部与两个隔板(912)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邱玉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