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64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包括集水槽、蓄水槽、支撑框、支撑腿,至少两层的支撑框分别固定连接于集水槽和蓄水槽内,集水槽处于蓄水槽的上部,集水槽内设置有托辊,集水槽内部通过管状的支撑腿与下部的蓄水槽内部连通,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与排水管连接供沥水排出,排水孔设置有堵塞进行沥水蓄积,需要排出沥水时再将堵塞打开排出沥水,排水管出水端设置有挂钩用于挂接到集水槽侧面设置的把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次转运容量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排水方向适应性强,卸料省力的优点,且能方便收集食材沥水,降低沥水滴落地面几率,从而提高生产环境和作业安全性。从而提高生产环境和作业安全性。从而提高生产环境和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


[0001]本技术涉及食材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

技术介绍

[0002]加工过程中,淋洗过的食材料框转运架会产生沥水淋湿地面,造成生产现场安全隐患和现场卫生环境破坏,公开号为CN21242395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其结构为矩形状的支撑外框、沿支撑外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支撑内框,支撑外框的四个顶角处底壁分别焊接有支撑腿,支撑外框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淋洗后食材沥水的集水槽,集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位于出水口方向的管道设置有控制阀,集水槽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与支撑腿焊接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排水泵,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排水泵的出水管设置有排水阀,虽然此技术解决了食材沥水淋湿地面的问题,但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一次转运量少,矩形框架和集水槽尖角易刮破衣服或刮伤人员,排水方向固定,从而需要将转运架转到特定朝向,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可转运量大,结构简单,卸料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安全舒适稳定,排水方向适应性强,可防止食材沥水淋湿地面的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如下:
[0005]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包括集水槽、蓄水槽、支撑框、支撑腿,所述集水槽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蓄水槽位于集水槽的下部,所述集水槽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两长边条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上转动连接有托辊,所述托辊的两端上部设置有限位扣板,所述限位扣板固定连接于集水槽的长侧板内侧,所述集水槽的一个短侧板包括下短板和上挡板,所述下短板与集水槽的两长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短板的上端与支撑框的上面对齐,所述上挡板转动连接在下短板上方,所述上挡板的两端设置有锁扣鼻,所述集水槽的两个长侧板上设置有锁扣把,所述锁扣把和锁扣鼻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四角固定连接于支撑腿的上端,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在蓄水箱上,且支撑腿设有中空的内腔,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腿上端设置有收集口,下端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与蓄水槽相连通,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框,且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孔上设置有堵塞,所述蓄水槽的底面外侧四角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集水槽与蓄水槽之间的间距高于料框的高度。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淋洗过的料框放置于托辊上,并处于集水槽内,经过转运和放置,集水槽内由淋洗过的食材滴下的沥水经集水槽收集,并受重力作用经过支撑腿上端的收集口流入蓄水槽内,从而避免了沥水直接滴落和淋湿地面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多
个集水槽和支撑框,可扩大一次转运容量,增强了转运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利用支撑腿作为沥水通道简化了整体结构,采用多个支撑腿上端开口与集水槽内部连通,为集水槽收集到的沥水提供了多个流出通道,提高了集水槽中的沥水通过支撑腿进入蓄水槽的收集速度,当需要取下料框时,可通过打开集水槽上的上挡板,直接将料框推下托辊,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向支撑腿的收集口处倾斜。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的底面向支撑腿的收集口处倾斜,沥水可沿倾斜面快速汇集于支撑腿的收集口处,提高了沥水收集速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的底面呈凹面,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凹面的最低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处于蓄水槽的底面凹面的最低点,沥水可沿凹面快速汇集于排水孔处,提高了沥水排出速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的深度是集水槽的深度的2倍以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槽的深度是集水槽的深度的2倍以上,提高了沥水的收集总量。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和蓄水槽的外侧四角边圆弧过渡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和蓄水槽的外侧四角边圆弧过渡连接,可直接通过钣金等方式加工成型实现,相对直接焊接减少了加工步骤,避免了其尖角刮破衣服或刮伤人员,增加了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为软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挂钩,所述集水槽的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挂钩可挂接到把手上或集水槽的侧面板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出水端设置有挂钩,可挂接到把手或集水槽侧面板上,从而实现排水管的规整收纳,也便于排水方向的调整,提高了其排水方向的适应性,设置把手提高了转运操作的舒适性。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多层支撑框架结构和集水槽,提高了一次转运容量和稳定性,通过集水槽内设置可转动的托辊,使工作人员在卸下料框时可打开集水槽上的上挡板直接推下托辊,从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了沥水淋湿地面造成生产现场污染,提高了工作环境卫生和作业安全性。
[0019]2、通过设置集水槽底面倾斜度,食材沥水通过重力作用下快速于收集口聚集,流入支撑腿进入蓄水槽,并向蓄水槽排水口聚集,当沥水在蓄水槽内积聚一定量时将堵塞打开,通过压力作用将沥水由排水管排出,提高了集水效率,排水管采用软管提高了排水方向的适应性,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0]3、通过集水槽和蓄水槽侧面边角圆角过渡,提高了作业安全性,通过设置把手,提高了工作人员转运作业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的主视图;
[0024]图3是图2中A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集水槽;111、支撑框;112、弧形凹槽;113、托辊;114、限位扣板;115、下短板;116、上挡板;117、锁扣鼻;118、锁扣把;2、蓄水槽; 21、底部支撑框;22、排水孔;3、支撑腿;31、收集口;32、排泄口;4、排水管;5、堵塞;6、支腿;7、移动轮;8、把手;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集水槽1、蓄水槽2、支撑框111、支撑腿3,集水槽1设置为一个,蓄水槽2位于集水槽1的下部,集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支撑框111,支撑框111的两长边条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112,弧形凹槽112上转动连接有托辊113,托辊113的两端上部设置有限位扣板114,限位扣板114固定连接于集水槽1的长侧板内侧,集水槽1的一个短侧板包括下短板115和上挡板116,下短板115与集水槽1的两长侧板和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材加工用料框转运架,包括集水槽、蓄水槽、支撑框、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蓄水槽位于集水槽的下部,所述集水槽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两长边条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上转动连接有托辊,所述托辊的两端上部设置有限位扣板,所述限位扣板固定连接于集水槽的长侧板内侧,所述集水槽的一个短侧板包括下短板和上挡板,所述下短板与集水槽的两长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短板的上端与支撑框的上面对齐,所述上挡板转动连接在下短板上方,所述上挡板的两端设置有锁扣鼻,所述集水槽的两个长侧板上设置有锁扣把,所述锁扣把和锁扣鼻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四角固定连接于支撑腿的上端,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在蓄水箱上,且支撑腿设有中空的内腔,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腿上端设置有收集口,下端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与蓄水槽相连通,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框,且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排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利恒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