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检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55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质检测笔,包括检测笔本体,所述检测笔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端,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第一检测探头,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第一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一接水槽,第一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一接水腔且第一检测探头位于第一接水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质检测笔无需借用杯体或者笔盖等其他容器进行接水,有效解决检测水体时找不到接水容器的麻烦,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免去了把水质测试笔检测探头浸泡在容器内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大大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无需设置笔盖接水,因而简化了水质检测笔的结构,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检测方便、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检测笔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笔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笔。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申请,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现有进行水质监测时,有部分数据需要投放测试试剂才能检测得到,如此,获取需要投放测试试剂才能进行检测的水质数据时,水质测试笔具有如下使用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过杯体装取待测液体,然后往杯体内添加测试试剂,其后通过开关按键打开水质测试笔,再把水质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浸泡在杯体内的待测液体中,进而获取检测数据;第二种方法,拔取专门配备在水质测试笔上用于接水的笔盖,利用笔盖装取待测液体,然后往笔盖内添加测试试剂,其后通过开关按键打开水质测试笔,再把水质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浸泡在笔盖内的待测液体中,进而获取检测数据。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需借助外部的容器,例如杯体盛装待测液体,如此,使用时需要配备杯体,因而使用较为麻烦,另外,水质检测的操作步骤不够快捷方便。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虽然专门配备了用于接水的笔盖,较上述第一种方法中需借助外部容器使用会较为方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时需借助笔盖盛装待测液体,笔盖存在丢失的可能,因此当笔盖丢失后,仍需使用杯体等容器,所以仍然具有不足之处;2、水质检测的操作步骤不够快捷方便;3、由于需要设置笔盖,因而结构更为复杂,而且还增加了笔盖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质检测笔,具有检测方便、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的优点。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质检测笔,包括检测笔本体,所述检测笔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端,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第一检测探头,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第一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一接水槽,第一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一接水腔且第一检测探头位于第一接水腔内。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为用于水质硬度检测的探头或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时,第一接水腔的体积为V1,3ml<V1<20ml。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用于水质硬度检测和用于水质碱度检测时,在此范围内的体积,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接水腔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有第一接水口,第一盖体可拆卸式的盖合在第一接水口上。如此,可通过设置的第一盖体盖合在第一接水口上,保护第一检测探头,避免受到损坏,使用时则拆卸第一盖体即可,使用方便。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呈板状,且第一盖体与第一接水槽铰接,以使第一盖体可通过翻转盖合在第一接水口上或打开第一接水口。如此,只需通过转动动作,即可实
现第一接水口的盖合或打开,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第一盖体与第一接水槽转动连接,避免第一盖体容易丢失,保障使用的可靠性。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还设有第二检测探头,第一检测端上还设有环绕设置在第二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二接水槽,第二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二接水腔且第二检测探头位于第二接水腔内。通过在同一端上设置的第二检测探头和第二接水槽,以使水质检测笔可以利用第一检测端检测两种水质数据,进一步方便使用。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的其中之一为用于水质硬度检测的探头,则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的其中另一为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第一接水腔的体积为V1,第二接水腔的体积为V2,V1和V2的和为V4,6ml<V4<40ml。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和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中,在此范围内的体积,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腔的体积为V1,第二接水腔的体积为V2,V1和V2之比为λ,1≤λ<6。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和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中,在此范围内之比,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笔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检测端,第二检测端上设有第三检测探头,第三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第三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三接水槽,第三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三接水腔且第三检测探头位于第三接水腔内。通过在检测笔本体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三检测探头和第三接水槽,以使水质检测笔可以利用分别设在检测笔本体两头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去检测两种水质数据,方便使用。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三检测探头的其中之一为用于水质硬度检测的探头探头,则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三检测探头的其中另一为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第一接水腔的体积为V1,第三接水腔的体积为V3,V1和V3的和为V5,6ml<V5<40ml。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和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中,在此范围内的体积,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笔本体内设有供电模块、数据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为数据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供电;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电连接。如此,即可实现水质检测笔的无线功能,由此可随时把水质检测笔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往外输送信号,与其他家电建立互联网智能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环绕在第一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一接水槽,以使第一检测探头位于第一接水槽所形成的第一接水腔内,如此,只需通过第一接水腔装入待测液体,并往第一接水腔内投放对应的检测试剂,即可满足水质检测时所需的检测条件,进而可进行水质检测。这样通过本技术的水质检测笔就可以不再需要借用杯体或者笔盖等其他容器进行接水,有效解决检测水体时找不到接水容器的麻烦,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免去了把水质测试笔检测探头浸泡在容器内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大大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无需设置笔盖接水,因而简化了水质
检测笔的结构,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本技术检测方便、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水质检测笔设有第一检测探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水质检测笔一端设有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不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水质检测笔两端分设有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的不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笔本体,所述检测笔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第一检测探头,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一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一接水腔且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一接水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为用于水质硬度检测的探头或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头时,第一接水腔的体积为V1,3ml<V1<20ml。3.根据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接水腔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有第一接水口,所述第一盖体可拆卸式的盖合在所述第一接水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呈板状,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接水槽铰接,以使第一盖体可通过翻转盖合在第一接水口上或打开第一接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还设有第二检测探头,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还设有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外侧的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槽内形成有用于接水的第二接水腔且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二接水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的其中之一为用于水质硬度检测的探头,则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的其中另一为用于水质碱度检测的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龚鑫晏博肖杰于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