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55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包括检测笔本体,检测笔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检测端,检测笔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检测端;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硬度的第一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第一检测探头上的第一接水盖,第二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碱度的第二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第二检测探头上的第二接水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对应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单独设置第一接水盖和第二接水盖以分别接水,满足硬度和碱度检测中需投放不同试剂的操作要求;使用时,只需先利用水质检测笔的其中一端进行硬度检测,然后只需调转水质检测笔,再利用水质检测笔的另外一端进行碱度检测,有效提高检测操作的便捷性,因而具有检测方便的优点。测方便的优点。测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笔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申请,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现有的水质测试笔用于检测不同水质数据的时候,需要分别取样,并分别使用不同的水质测试笔检测。例如检测水质的硬度和碱度的时候,需要分别使用一支用于检测水质硬度的水质测试笔和一支用于检测水质碱度的水质测试笔,然后通过两只杯体取样,并分别在一只杯体内投放硬度检测试剂,在另一只杯体内投放碱度检测试剂,然后用于检测水质硬度的水质测试笔对应投放了硬度检测试剂的杯体进行检测,用于检测水质碱度的水质测试笔对应投放了碱度检测试剂的杯体进行检测,如此操作比较麻烦,存在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具有检测方便的优点。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包括检测笔本体,检测笔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检测端,检测笔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检测端;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硬度的第一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第一检测探头上的第一接水盖,第二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碱度的第二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第二检测探头上的第二接水盖。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盖的容积为V1,第二接水盖的容积为V2,V1和V2的和为V3,5ml<V3<40ml。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液体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中,在此范围内的容积,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盖的容积为V1,第二接水盖的容积为V2,V1和V2之比为λ,1≤λ<6。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液体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中,在此范围内的容积比,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盖和第二接水盖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即第一接水盖和第二接水盖为相同构件,具有相同容量。如此,第一接水盖和第二接水盖为通用构件,可减少其中一个的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第一检测探头外侧且用于与第一接水盖相连接的第一槽体以及环绕设置在第二检测探头外侧且用于与第二接水盖相连接的第二槽体。如此即可通过第一接水盖与第一槽体连接固定实现装接,通过第二接水盖与第二槽体连接固定实现装接,结构简单。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槽体内形成有第三接水腔,第二槽体内形成有第四接水腔。这样即使不使用第一接水盖,或者第一接水盖丢失了,也可通过设置的第一槽体接水,保障水质检测笔的使用便捷性。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接水腔的体积为V4,第四接水腔的体积为V5,V4和V5的和为V6,7ml<V6<35ml。由于不同的检测探头具有不同的最低检测容量要求,专利技术人通过测试确定,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中,在此范围内的体积,既能保障有效检测的同时又能实现较小的体积,优点明显。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槽体与第一接水盖之间通过第一卡接结构连接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筋和卡槽,卡筋和卡槽的其中之一设在第一槽体上,则卡筋和卡槽的其中另一设在第一接水盖上,利用第一卡接结构固定以防止第一接水盖容易从第一槽体上脱落,提高装接的稳固性。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槽体与第二接水盖之间通过第二卡接结构连接固定,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卡筋和卡槽,卡筋和卡槽的其中之一设在第二槽体上,则卡筋和卡槽的其中另一设在第二接水盖上。利用第二卡接结构固定以防止第二接水盖容易从第二槽体上脱落,提高装接的稳固性。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笔本体内设有供电模块、数据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为数据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供电;数据处理单元与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电连接。如此,即可实现水质检测笔的无线功能,由此可随时把水质检测笔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往外输送信号,与其他家电建立互联网智能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水质检测笔的两头分别设置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以实现同一支水质检测笔具有检测硬度和碱度水质数据的功能,并分别对应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单独设置第一接水盖和第二接水盖以分别接水,满足硬度和碱度检测中需投放不同试剂的操作要求;使用时,只需先利用水质检测笔的其中一端进行硬度检测,然后只需调转水质检测笔,再利用水质检测笔的另外一端进行碱度检测,有效提高检测操作的便捷性,因而具有检测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双头水质检测笔的爆炸结构的第一角度示意图(从一侧看过去)。
[0017]图2为本技术双头水质检测笔的爆炸结构的第二角度示意图(从另一侧看过去)。
[0018]图中各标号代表如下含义:检测笔本体1000;开关按键2;显示模块3;温度检测探头4;第一检测探头5;第一接水盖6;第一接水腔61;第二检测探头7;第二接水盖8;第二接水腔81;第一槽体9;第二槽体10;第三接水腔 91;第四接水腔101;卡筋11;卡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
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包括检测笔本体 1000,检测笔本体1000上设有开关按键2以及显示模块3,检测笔本体1000 的两头均设有检测端,其中,检测笔本体10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检测端,检测笔本体1000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检测端,通过在检测笔本体1000上同时设置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以实现同一支水质检测笔具有检测两种水质数据的功能。
[0021]其中,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硬度的第一检测探头5以及盖合在第一检测探头5上的第一接水盖6,第一接水盖6内形成有第一接水腔61,如此,用户即可通过检测笔本体1000的一端设置的第一检测探头5进行水质硬度检测,以获取水质硬度数据;进一步的,第二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碱度的第二检测探头7以及盖合在第二检测探头7上的第二接水盖8,第二接水盖8 内形成有第二接水腔81,如此,用户即可通过检测笔本体1000的另一端设置的第二检测探头7进行水质碱度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笔本体,所述检测笔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检测端,所述检测笔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硬度的第一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上的第一接水盖,所述第二检测端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体碱度的第二检测探头以及盖合在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上的第二接水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盖的容积为V1,所述第二接水盖的容积为V2,V1和V2的和为V3,5ml<V3<4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盖的容积为V1,所述第二接水盖的容积为V2,V1和V2之比为λ,1≤λ<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盖和所述第二接水盖的形状和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上设有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外侧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接水盖相连接的第一槽体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外侧且用于与所述第二接水盖相连接的第二槽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质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内形成有第三接水腔,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龚鑫晏博肖杰于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