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道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49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控制道路灯,涉及道路照明技术领域。该智能控制道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照明灯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形状为“凹”字形,固定盒上固定连接有集水斗,固定盒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固定盒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道。由于通过第二通道进入的雨水率先冲击转动叶片,转动叶片在雨水的冲击下开始转动,由于转动叶片位于第二通道的正下方,进而有效的使转动叶片开始转动,进而将水流的冲击力转化为动力,有效的为后续装置提供动力源,不仅节省了能源,还能够有效的利用雨水作为动力对道路灯的底部进行清洁工作。用雨水作为动力对道路灯的底部进行清洁工作。用雨水作为动力对道路灯的底部进行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控制道路灯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照明
,特别涉及智能控制道路灯。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控制道路灯是由路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所控制,路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先进电磁调压及电子感应技术,北京市博万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公共照明G

BUS系统一格智能为平台,对供电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自动平滑地调节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幅度,改善照明电路中不平衡负荷所带来的额外功耗,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灯具和线路的工作温度,达到优化供电目的的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确保灯具能够正常工作条件下,给灯具输出一个最佳照明功率,可减少由于过压所造成的照明眩光,使灯光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照明分布更加均匀,又可大幅度节省电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电率可达20%

4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它可在照明及混合电路中使用,适应性强,能在各种恶劣的电网环境和复杂的负载情况下连续稳定地工作,同时还将有效地延长灯具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
[0003]在智能控制道路灯的使用中,照明灯的亮度是由系统统一控制,但照明灯的亮度一定时,影响照明灯照明效果的还有照明灯上的附着物,特别是当雨天,由于照明灯的照明部位是在照明灯的底部,雨水不便于对其冲洗清理,容易残留泥沙灰尘等,对照明区域进行一定程度的覆盖进而阻挡照明视线,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智能控制照明灯不具备对照明灯照明区域的清理作用,又由于道路照明灯的高度比较高,人工对其清理的话需要到达照明灯的位置,清理过程繁琐对工作人员来说又不安全,进而由于无法清理照明灯的表面产生照明效果不好进而印象对道路的照明作用,对道路上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智能控制道路灯,能够解决照明灯表面由于泥沙等阻挡照明区域影响智能控制道路灯的照明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控制道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照明灯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形状为“凹”字形,固定盒上固定连接有集水斗,固定盒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固定盒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道,集水斗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道,固定盒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固定盒的内部前侧开设有滑道,固定盒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固定盒内设置有清洁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转动杆的中部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叶片,转动叶片的位置位于第二通道的正下方,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椭圆槽,圆盘的后侧圆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与转动杆固定连接,转动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在椭圆槽的内
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块,第一连接杆远离阻块一端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与第一凹槽连通,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包括长板,长板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前侧,长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的内部,长板在第二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长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在滑道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板贯穿第二凹槽的内部到达滑道的内部,连接板与固定盒活动连接,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清洁刷位于照明灯的底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智能控制道路灯,由于雨水的集聚带动转动叶片进行转动最终实现清洁刷对照明灯的泥沙灰尘等的清洁作用,有效的对照明灯的底部表面残留的污垢进行摩擦清扫,进而防止泥沙等对照明灯的照明产生阻挡,对照明灯进行清扫后有效提高了照明效果,进而提高了行人与车辆在道路上的交通安全。
[0013](2)、该智能控制道路灯,第二凹槽有效的限制了长板的活动范围,使长板只能在第二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防止长板在移动过程中上下移动,进而影响后续装置工作,保证了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防止由于长板的不规律移动导致对照明灯无法有效清理。
[0014](3)、该智能控制道路灯,阻块有效的防止第一连接杆在转动套的内部滑动时发生滑脱转动套的现象,有效的保证了对后续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0015](4)、该智能控制道路灯,由于通过第二通道进入的雨水率先冲击转动叶片,转动叶片在雨水的冲击下开始转动,由于转动叶片位于第二通道的正下方,进而有效的使转动叶片开始转动,进而将水流的冲击力转化为动力,有效的为后续装置提供动力源,进而有效的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智能控制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固定盒的内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灯杆1、固定杆2、固定盒3、照明灯4、集水斗5、第一通道6、转动杆7、第一凹槽8、转动叶片9、圆盘10、椭圆槽11、转动套12、第一连接杆13、阻块14、第二连接杆15、长板16、第二凹槽17、连接板18、清洁刷19、第二通道20、滑道21、弹簧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
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控制道路灯,包括有灯杆1,灯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固定杆2对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控制道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1),所述灯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照明灯(4)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盒(3),固定盒(3)的形状为“凹”字形,固定盒(3)上固定连接有集水斗(5),固定盒(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8),固定盒(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道(20),集水斗(5)与第二通道(20)连通,第一凹槽(8)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道(6),固定盒(3)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7),固定盒(3)的内部前侧开设有滑道(21),滑道(21)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贯穿第二凹槽(17)的内部到达滑道(21)的内部,连接板(18)与固定盒(3)活动连接,连接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9),清洁刷(19)位于照明灯(4)的底部,固定盒(3)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固定盒(3)内设置有清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杆(7),转动杆(7)转动连接在固定盒(3)的内部,转动杆(7)的中部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叶片(9),转动叶片(9)的位置位于第二通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厚煜张潇张吉永曹立平阳正波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浩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