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3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加载钢架和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加载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钢柱,钢柱之间通过反力架连接;反力架的下端面设置一加载单元;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工字钢,一对第一工字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钢柱的间隙,一对第一工字钢之间通过第二工字钢连接;一对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内还设置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钢板和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螺纹钢筋,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一封闭的定位空间;第一螺纹钢筋依次穿过一对第一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试验中柱进行限位,以此避免中柱节点在试件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大转动,且适用于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限位加载。件下的限位加载。件下的限位加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建筑物承受意外极端荷载,如爆炸,撞击,火灾或遭遇强震,发生局部损坏(例如缺柱)时,易发生与初始损伤不成比例的大范围坍塌或整体结构倒塌。许多学者通过试验研究了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但对整体结构开展试验研究却较少。针对结构中某一子结构进行倒塌试验是目前比较多的研究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梁柱子结构进行抗倒塌试验的静力实验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中柱节点在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大转动,使得柱头平面内、外方向扭转过大导致荷载不能传至下部结构;2)大变形条件下加载时限位效果不佳;3)待试验中柱节点与限位装置接触不紧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该装置中的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将包含中柱节点的试验中柱卡设于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的定位空间内,且中柱节点和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同步移动,因此该装置可对中柱节点进行限位,以此避免中柱节点在试件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大转动,且适用于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限位加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包括:
[0006]加载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钢柱,钢柱之间通过反力架连接;所述反力架的下端面设置一加载单元;
[0007]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工字钢,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钢柱的间隙,所述第一工字钢可沿所述钢柱移动;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之间通过第二工字钢连接;
[0008]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内还设置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钢板和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螺纹钢筋,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一封闭的定位空间;一对所述第一钢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螺纹钢筋依次穿过一对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一螺纹钢筋的一端穿过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并与其中一第一工字钢连接,另一端穿过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并与另一第一工字钢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缘板。
[0010]优选地,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正交布置,所述第二工字钢靠近第一工字钢端部设置。
[0011]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二钢板和第二螺纹钢筋;所述第二钢板设置于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之间,所述第二钢板焊接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端面,所述第二螺纹钢筋设置
于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之间;所述第二螺纹钢筋穿过所述第二钢板。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工字钢和钢柱之间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钢柱之间形成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一滚轴上,所述滚轴固定于一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缘板上。
[0013]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三螺纹钢筋,所述第三螺纹钢筋设置于第二工字钢的翼缘板,所述第三螺纹钢筋朝向所述钢柱延伸,所述第三螺纹钢筋的末端与所述钢柱的腹板之间形成滚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滚动连接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一滚轴上,所述滚轴固定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三螺纹钢筋。
[0015]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所述的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试验中柱放置于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的定位空间内,通过起吊装置将中柱节点限位单元抬升至加载单元的加载端高度;
[0017](2)根据中柱尺寸调节一对第一钢板之间的间隔,与试验中柱的中柱节点接触后,由螺母固定;
[0018](3)添加中柱支撑平台,外部支撑平台抵在试验中柱和地面之间,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固定在试验中柱的中柱外壁,之后松开起吊装置;
[0019](4)启动加载单元,加载单元施加压力至中柱节点的上端面;在加载过程中,试验中柱产生轴向变形,中柱节点及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发生位移,加载单元加载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加载单元加载端随着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向下移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21](1)该装置将包含中柱节点的试验中柱卡设于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的定位空间内,因此该定位空间可对中柱节点进行限位,对中柱平面内外的扭转进行有效的约束,以此避免中柱节点在试件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大转动,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柱头平面内、外方向扭转过大导致荷载不能传至下部结构的问题。此外,中柱安装在两片第一钢板之间,可以调节第一钢板的位置,使中柱节点限位单元的第一钢板与中柱紧密接触。
[0022](2)包含中柱节点的试验中柱安装于定位空间内以实现中柱节点与中柱节点限位单元之间的连接。因此,中柱节点可随着中柱节点限位单元沿钢柱上下自由移动中柱节点可与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实现同步移动,确保位移加载的过程中中柱节点的位移保持在竖直方向上。
[0023](3)中柱节点限位单元跟随中柱节点而动,适用于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限位加载,与常规限位装置相比,更有利于大变形条件下的限位加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的自移动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2为图1中中柱节点限位单元的立体图;
[0026]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7]图4为图2中第一工字钢的侧视图。
[0028]其中,100

中柱节点限位单元,11

第一工字钢,12

第二工字钢,21

第一钢板,22

第二钢板,23

连接钢板,200

试验中柱,30

钢柱,31

支座,40

反力架,50

液压伺服作动器,1

螺母,2

第一螺纹钢筋,3

第一轴承,4

第二螺纹钢筋,5

第三螺纹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4所示,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加载钢架和中柱节点限位单元100。
[0031]加载钢架,包括钢柱30、钢柱底座31、反力架40、连接钢板23及液压伺服作动器50。具体的,一对钢柱30相对设置的,钢柱30之间通过反力架40连接;反力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钢柱,钢柱之间通过反力架连接;所述反力架的下端面设置一加载单元;中柱节点限位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工字钢,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钢柱的间隙,所述第一工字钢可沿所述钢柱移动;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之间通过第二工字钢连接;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内还设置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钢板和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螺纹钢筋,一对第一钢板和一对第一螺纹钢筋围成一封闭的定位空间;一对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一工字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螺纹钢筋依次穿过一对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一螺纹钢筋穿过一对所述第一工字钢形成的间隙,一端与其中一第一工字钢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第一工字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翼缘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用自移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正交布置,所述第二工字钢靠近第一工字钢端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以华袁由军王钞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