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32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包括藻液培养箱(1),培养箱底部通过管道(2)连接压力调节阀(3)和增压泵(4),增压泵(4)通过管道(2)分别连通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增压泵(4)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分流开关,中空纤维超滤膜设置无藻液体流出管道(9)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与藻液培养箱(1)连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流出管道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压力表(6)。本装置可高效、便捷浓缩微藻液,能可循环使用,内压法和外压法的联用增加了装置的普适性。法和外压法的联用增加了装置的普适性。法和外压法的联用增加了装置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浓缩装置,特别涉及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与陆生植物相比,微藻的提取物中含有Ca、Mg、Fe等多种矿物元素,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类营养物质,在农业、土壤修复、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吸附重金属、降解有机污染物、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辐射、美白抗氧化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0003]微藻的培养一般为淡水或海水养殖,由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出现,而且微藻液的高运输成本也限制了它的发展。微藻的浓缩方法主要有自然沉降法、絮凝沉降法、絮凝气浮法、离心浓缩法和膜过滤法。自然沉降法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絮凝沉降法能耗低,但会造成化学试剂污染;离心法和气浮法操作简单但其能耗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高效的微藻液浓缩装置。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包括藻液培养箱,培养箱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压力调节阀和增压泵,增压泵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增压泵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分流开关,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无藻液体流出管道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浓缩藻液流出管道与藻液培养箱连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流出管道分别连接流量计和压力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无藻液体流出管道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为透明PVC管道或不锈钢软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有机型卷式超滤膜,孔径为6000

100000道尔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有机型卷式超滤膜,孔径为6000

100000道尔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外壳为透明高分子材质或不锈钢材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外壳为透明高分子材质或不锈钢材质。
[0011]本装置原理及工作过程:
[0012]本装置培养和浓缩一体联用,藻类培养完成之后即可进行浓缩,增压泵通过管道连接压力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改变管道内工作压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微藻液的浓缩速度。超滤膜之间有分流开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内压式或者外压式的超滤膜,超滤膜外壳可更换为透明高分子材质,符合高耐压的工作条件,并方便观察藻液浓缩过程。增压泵通过管道连接压力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改变管道内工作压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微藻液的浓缩速度。中空纤维超滤膜后连接流量计和压力表,通过调节流量计控制浓缩藻液和过滤之后无藻液体的流出速度。浓缩藻液通过管道流入最初的微藻液培养箱,通过多次浓缩得到高
浓度的藻液。浓缩的藻液根据藻体的大小选择不同孔径的超滤膜,也可以更换内压式和外压式的超滤膜达到理想的浓缩效果。过滤之后得到的无藻液体用干净容器接取,可再次当做藻类的液体培养基重复回收利用。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0014]本装置可高效、便捷浓缩微藻液,浓缩率高(达80%以上),优选耐高压、抗污染的有机卷式超滤膜,可根据藻的种类调控滤孔孔径,过滤之后的藻液无污染,可循环使用,且内压法和外压法的联用增加了装置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装置正视图;
[0016]图2为本装置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的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包括藻液培养箱1,培养箱底部通过管道2连接压力调节阀3和增压泵4,增压泵4通过管道2分别连通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增压泵4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分流开关,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无藻液体流出管道9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与藻液培养箱1连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流出管道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压力表6。所述管道2、无藻液体流出管道9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为透明PVC管道或不锈钢软管。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为有机型卷式超滤膜,孔径为6000

100000道尔顿。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为有机型卷式超滤膜,孔径为6000

100000道尔顿。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外壳为透明高分子材质。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外壳为透明高分子材质。
[0018]实施例1
[0019]步骤1:将10L的小球藻培养液注入藻液培养箱1中,开启电源工作使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工作10min,作业过程中保持藻液培养箱1顶部密封,维持作业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小球藻液被污染。
[0020]步骤2:收集并计算收集的浓缩藻液2L,过滤无藻液体8L,浓缩效率为80%。
[0021]实施例2
[0022]步骤1:将10L的小球藻培养液注入藻液培养箱1中,开启电源使用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工作10min,作业过程中保持藻液培养箱1部密封,维持作业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小球藻液被污染。
[0023]步骤2:收集并计算收集的浓缩藻液A3.4L,过滤无藻液体B6.6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包括藻液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培养箱底部通过管道(2)连接压力调节阀(3)和增压泵(4),增压泵(4)通过管道(2)分别连通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8)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7),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增压泵(4)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分流开关,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无藻液体流出管道(9)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与藻液培养箱(1)连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流出管道分别连接流量计(5)和压力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液高效浓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无藻液体流出管道(9)和浓缩藻液流出管道(10)为透明PVC管道或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华房世豪李敬霖刘玲戴思远方铭琛马金戈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