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25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底板,底板与培养皿本体固定连接,培养皿本体设置区域划分机构,区域划分机构包括转轴、间隔板和交流孔,转轴与培养皿本体转动连接,间隔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间隔板的侧壁开设交流孔,通过将现有的整块的培养皿本体用间隔板分成两份,两个间隔板将培养皿本体表面划分成两部分,在培养皿本体表面两部分分别以不同的培养介质培养细胞,实现在同一个培养皿中以不同胶状介质培养同一种细胞,更有利于实验的控制变量,增强实验时的灵活性,可以平行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
,具体为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细胞培养皿(CN201620544718.1),包括:培养皿孔,培养待分离的细胞,套桶,在提取细胞时置于培养皿孔中,圈定目标位置的细胞提取区域,套桶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套桶、第二套桶、第三套桶;第一套桶内具有第一取样孔,与第一套桶共圆心;第二套桶内具有第二取样孔,与第二套桶的圆心相偏离;第三套桶具有第三取样孔,位于第三套桶的桶壁边缘。本技术的细胞培养皿,由于具有三个类型的套桶,每种套桶中的取样孔位置不同,以覆盖培养皿孔中不同位置的目的细胞,从而提高了取样的目的性,现有的培养皿较为单一,表面咩有分区只能用 一种介质进行细胞培养,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与培养皿本体固定连接,培养皿本体设置区域划分机构,所述区域划分机构包括转轴、间隔板和交流孔,所述转轴与培养皿本体转动连接,间隔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间隔板的侧壁开设交流孔。
[0007]优选的,所述间隔板为水平截面为C字形的弧板,间隔板的左端面与转轴的圆周面转动连接,间隔板的数量为二且两个间隔板均与转轴转动连接,间隔板的圆周面开设交流孔且交流孔贯穿间隔板。
[0008]优选的,所述区域划分机构还包括隔断板、螺栓和下滑槽,所述螺栓贯穿间隔板且螺栓与间隔板螺纹连接,间隔板的顶面开设下滑槽,所述隔断板位于下滑槽内且隔断板与下滑槽活动连接,隔断板将交流孔隔断。
[0009]优选的,所述下滑槽为弧形槽且下滑槽与间隔板同心,所述隔断板与下滑槽适配且隔断板与下滑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区域划分机构还包括竖槽一、橡胶块和弹簧,所述间隔板的顶面开设竖槽一,所述橡胶块与竖槽一滑动连接,弹簧位于竖槽一内且弹簧同时与橡胶块和间隔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为弓形块且橡胶块与竖槽一适配,橡胶块与隔断板贴合,弹簧的一端与间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橡胶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两个间隔板组成的共同体为S形,两个间隔板的外凸面均与培养皿本体的边缘相切,两个间隔板上设置相同的螺栓。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通过将现有的整块的培养皿本体用间隔板分成两份,两个间隔板将培养皿本体表面划分成两部分,在培养皿本体表面两部分分别以不同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实现在同一个培养皿中以不同胶状介质培养同一种细胞,更有利于实验的控制变量,增强实验时的灵活性,可以平行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0016]2、该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通过将转动间隔板,间隔板围绕转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再旋转螺栓,螺栓的底面固定橡胶层,利用螺栓底面与培养皿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力限制间隔板在培养皿本体顶面的位置,调整两个间隔板对培养皿本体顶面划分面积的大小,增强实验过程中的灵活性以及使用性。
[0017]3、该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通过拨动橡胶块,橡胶块在竖槽一内滑动并压缩弹簧,橡胶块与隔断板分离,向上拉动隔断板使得隔断板运动至交流孔的上方,间隔板两侧的细胞可以通过交流孔进行交流,拓展了细胞培养的研究领域,实现两种不同细胞体外联合培养。
[0018]4、该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通过设置橡胶块,在橡胶块位于下滑槽最下方时,间隔板两侧相对隔绝,可以在两个间隔板的两侧将两种细胞单独培养,同时,也可以在两个间隔板的两侧培养两种细胞的混合液,可调整的参数更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间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间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培养皿本体;11、底板;12、转轴;13、间隔板;14、交流孔;15、隔断板;16、竖槽一;17、橡胶块;18、弹簧;19、螺栓;20、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10和底板11,底板11与培养皿本体10固定连接,培养皿本体10设置区域划分机构,区域划分机构包括转轴12、间隔板13和交流孔14,转轴12与培养皿本体10转动连接,间隔板13与转轴12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侧壁开设交流孔14,通过将现有的整块的培养皿本体10用间隔板13分
成两份,两个间隔板13将培养皿本体10表面划分成两部分,在培养皿本体10表面两部分分别以不同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实现在同一个培养皿中以不同胶状介质培养同一种细胞,更有利于实验的控制变量,增强实验时的灵活性,可以平行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0026]间隔板13为水平截面为C字形的弧板,间隔板13的左端面与转轴12的圆周面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数量为二且两个间隔板13均与转轴12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圆周面开设交流孔14且交流孔14贯穿间隔板13,区域划分机构还包括隔断板15、螺栓19和下滑槽20,螺栓19贯穿间隔板13且螺栓19与间隔板13螺纹连接,间隔板13的顶面开设下滑槽20,隔断板15位于下滑槽20内且隔断板15与下滑槽20活动连接,隔断板15将交流孔14隔断,下滑槽20为弧形槽且下滑槽20与间隔板13同心,隔断板15与下滑槽20适配且隔断板15与下滑槽20滑动连接,区域划分机构还包括竖槽一16、橡胶块17和弹簧18,间隔板13的顶面开设竖槽一16,橡胶块17与竖槽一16滑动连接,弹簧18位于竖槽一16内且弹簧18同时与橡胶块17和间隔板13固定连接,橡胶块17为弓形块且橡胶块17与竖槽一16适配,橡胶块17与隔断板15贴合,弹簧18的一端与间隔板1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18的另一端与橡胶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间隔板13组成的共同体为S形,两个间隔板13的外凸面均与培养皿本体10的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10)和底板(11),所述底板(11)与培养皿本体(1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培养皿本体(10)设置区域划分机构,所述区域划分机构包括转轴(12)、间隔板(13)和交流孔(14),所述转轴(12)与培养皿本体(10)转动连接,间隔板(13)与转轴(12)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侧壁开设交流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13)为水平截面为C字形的弧板,间隔板(13)的左端面与转轴(12)的圆周面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数量为二且两个间隔板(13)均与转轴(12)转动连接,间隔板(13)的圆周面开设交流孔(14)且交流孔(14)贯穿间隔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共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机构还包括隔断板(15)、螺栓(19)和下滑槽(20),所述螺栓(19)贯穿间隔板(13)且螺栓(19)与间隔板(13)螺纹连接,间隔板(13)的顶面开设下滑槽(20),所述隔断板(15)位于下滑槽(20)内且隔断板(15)与下滑槽(20)活动连接,隔断板(15)将交流孔(14)隔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