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6380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辐射热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辐射热控膜不易切换模式,不具备温度反馈能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均具有柔性的可拆卸反射层、太阳热吸收层和温度自适应复合层;温度自适应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间隔层和金属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保留或分离最上层的可拆卸反射层实现辐射制冷和辐射加热模式的切换,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还具有自适应调节辐射散热强度的智能调控能力,大大提高了辐射热控系统的环境适用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辐射热控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辐射热控技术是一种无需额外能量输入的被动热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调控对太阳热量的吸收以及调控向深冷太空辐射散热的强度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发展适合实际应用的被动式辐射热控技术,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辐射热控技术功能单一,一般仅具有太阳热吸收涂层,实现辐射加热作用,或仅具有辐射制冷涂层,实现辐射制冷作用。单一功能的辐射涂层在使用上受季节限制,并且不适合在气象变化频繁和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域使用。例如,单一的辐射加热功能不适合在夏季或者温度较高的天气使用,单一的辐射制冷功能不适合在冬季或温度较低的天气使用。此外,现有的辐射热控技术缺乏温度反馈能力,只能单向的加热或降温直至与环境达到热平衡态,无法根据目标温度进行反馈调控。因此,能进行加热和制冷两种工作模式间切换,并且具有一定的反馈调节能力的智能辐射热控技术是拓展辐射热控技术应用范围的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均具有柔性的可拆卸反射层、太阳热吸收层和温度自适应复合层;所述温度自适应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间隔层和金属反射层;所述可拆卸反射层为在太阳光波段和8

13μm红外波段高透射率的材料制备的多孔结构柔性材料;所述太阳热吸收层为对太阳光高吸收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红外透明聚合物柔性基质材料中制备的柔性薄层;所述热致变色层中的热致变色材料包括VO2;所述红外透明间隔层为在8

13μm波段具有高透射率的聚合物材料制备的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柔性材料包括由聚乙烯PE经熔融纺丝得到的聚乙烯纤维通过纺织工艺编织得到的多孔聚乙烯纤维织物PET;所述可拆卸反射层的厚度为1μm~2mm,孔隙率为8%~15%,孔径大小为100nm~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粒径为5nm~200nm的Au、Ag、Al、Ni、Fe或Cu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红外透明聚合物柔性基质材料为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在太阳热吸收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20%;所述太阳热吸收层的厚度为1μm~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变色层中的热致变色材料还包括与VO2掺杂的W
6+
、Mo
6+
、Mg
2+
、Nb
5+
、F

、Ge
4+
、Fe
2+
、Au
+
、Cu
2+
、Ga
4+
、Ta
5+
、Ru
4+
、Al
3+
、Fe
3+
或Cr
3+
中的一种或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银模谭建宇孙克伟张晓月来庆志王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